裂冠毀冕,拔本塞源的意思 裂冠毀冕,拔本塞源的讀音和出處
- 裂
- 冠
- 毀
- 冕
- 拔
- 本
- 塞
- 源
- 成語名稱:
- 裂冠毀冕,拔本塞源
- 成語拼音:
- [liè guān huǐ miǎn,bá běn sāi yuán]
- 成語解釋:
- 冕:古代王侯卿大夫所戴的禮帽;本:樹根。原比喻諸侯背棄禮法,侵犯天子的直接領地。后用作臣下推翻國君,奪取王位的代稱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左傳·昭公九年》:“伯父若裂冠毀冕,拔本塞源,專棄謀主,雖戎狄其何有余一人?”
- 成語例句:
- 桂陽負眾,輕問九鼎,裂冠毀冕,拔本塞源。(《南齊書 高帝記》)
- 是否常用:
- 感情褒貶:
- 中性成語
- 成語詞性:
- 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
- 結構類型:
- 復句式成語
- 形成年代:
- 古代成語
- 標準拼音:
- 繁體字形:
- 裂冠毀冕,拔本僿源
- 英文翻譯:
- Break the crown and destroy the crown
- 成語故事:
- 成語接龍:
- “裂冠毀冕,拔本塞源”成語接龍
- 成語分類:
- 復句式成語 八字成語 上下句成語 左傳的成語 L開頭的成語
- 成語關注:
- 禮帽 樹根 比喻 諸侯背棄 禮法 侵犯 天子 直接 領地 用作 推翻 國君 奪取 王位 代稱
“裂冠毀冕,拔本塞源”的單字解釋
【裂】:[liè]1.破而分開;破成兩部分或幾部分:分裂。破裂。決裂。裂紋。裂開。四分五裂。手凍裂了。2.葉子或花冠的邊緣上較大較深的缺口。[liě]東西的兩部分向兩旁分開:衣服沒扣好,裂著懷。
【冠】:[guān]1.帽子:皇冠。桂冠。衣冠整齊。怒發沖冠。2.形狀像帽子或在頂上的東西:雞冠。樹冠。[guàn]1.把帽子戴在頭上(古代男子二十歲舉行冠禮,表示已成年):未冠(不到二十歲)。2.在前面加上某種名號或文字:縣名前冠上省名。3.居第一位:冠軍。名冠全球。4.指冠軍:奪冠。三連冠(連續三次獲得冠軍)。5.姓。
【毀】:1.破壞;糟蹋:毀滅。銷毀。好好兒的一本書,讓你給毀了。2.燒掉:燒毀。焚毀。3.說別人壞話;誹謗:毀譽。詆毀。4.把成件的舊東西改成別的東西(多指衣服):用一件大褂給孩子毀兩條褲子。5.姓。
【冕】:1.古代帝王、諸侯所戴的禮帽。宋朝以后,專指皇帝的禮帽。2.喻指體育、文藝等競賽中第一名的榮譽地位:衛冕。
【拔】:1.把固定或隱藏在其他物體里的東西往外拉;抽出:拔草。拔劍。拔刺。拔了一顆牙。拔了禍根。2.吸出(毒氣等):拔毒。拔火。拔罐子。3.挑選(多指人才):選拔。4.向高提:拔嗓子。5.超出;高出:海拔。出類拔萃。6.奪取;攻克(據點、城池等):連拔敵軍三個據點。7.把東西放在涼水里使變涼:把西瓜放在冰水里拔一拔。8.姓。
【本】:1.草木的根:本草(泛指中藥)。無本之木。2.事物的根源,與“末”相對:本末(頭尾;始終)。根本(根源;徹底;本質上)。3.草的莖,樹的干:草本植物。4.中心的,主要的:本部。本體。5.原來:本來。本領。6.自己這方面的:本國。本身。本位。本分(fèn)。
【塞】:[sāi]1.堵;填:塞住漏洞。箱子塞滿了。2.堵住瓶口或其他器物口的東西:瓶塞兒。軟木塞兒。[sè]同“塞(sāi)”。用于書面語詞,如“閉塞”“阻塞”“塞責”“茅塞頓開”等。[sài]邊界上隔絕內外的屏障。泛指易于據守御敵的險要地方:塞外。要塞。邊塞。
【源】:1.水流起頭的地方:河源。泉源。發源。源遠流長。飲水思源。2.來源:貨源。資源。病源。3.姓。
“裂冠毀冕,拔本塞源”的相關成語
“裂冠毀冕,拔本塞源”的關聯成語
裂字的成語
冠字的成語
毀字的成語
冕字的成語
拔字的成語
本字的成語
塞字的成語
源字的成語
裂開頭的成語
冠開頭的成語
毀開頭的成語
冕開頭的成語
拔開頭的成語
本開頭的成語
塞開頭的成語
源開頭的成語
lie的成語
guan的成語
hui的成語
mian的成語
ba的成語
ben的成語
sai的成語
yuan的成語
lghmbbsy的成語
* 裂冠毀冕,拔本塞源的意思 裂冠毀冕,拔本塞源的成語解釋 裂冠毀冕,拔本塞源的拼音、詞性、造句、出處、近義詞、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