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yi的成語 (4352個)

    1281

    名傾一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ng qīng yī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傾:傾慕,欽佩。在一個時期內名聲很大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清史稿·藝術·王時敏傳附原祁》:“王翚名傾一時,原祁高曠之致實過之。”
    1282

    沒仁沒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éi rén méi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沒有一點仁義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警世通言》第二卷:“似你這般沒仁沒義的,死了一個,又討一個,出了一個,又納了一個。”
    1283

    斠然一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 rán yī g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持平一致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1284

    渺然一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iǎo rán yī shē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渺然:微小的樣子。孤孤單單一個人。形容力量微小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陳亮《與石應之》:“古之君子以渺然一身而能與天地并立者,豈周旋上下委曲彌縫之所能辦哉!”
    1285

    沐仁浴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ù rén yù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受仁義的熏陶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吳定《示諸生書》:“自《宋史》創立道學之徒,以尊濂、洛、關、閩諸賢,一時從其游者,罔非沐仁浴義,暗然為心性之謀,何其盛也。”
    1286

    面授機宜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iàn shòu jī y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面:當面;授:教;傳授;機宜:適應時機的對策、辦法。當面教給應采取的機密的對策或措施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蘇軾《與孫子思七首》:“書四紙,并藥方馳上方,須面授其秘也。”
    1287

    目使頤令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ù shǐ yí lì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用眼睛、用下巴指使人。形容自命尊貴,擺大架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新唐書 王翰傳》:“家畜聲伎,目使頤令,自視王侯,人莫不惡之。”
    1288

    昧死以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èi sǐ yǐ w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昧:冒。聞:使聽到。冒著死罪來稟告您。表示謹慎惶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史記 趙世家》:“老臣賤息舒祺,最少,不肖,而臣衰,竊愛憐之,愿令得補黑衣之數,以衛王宮。昧死以聞!”
    1289

    門庭赫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én tíng hè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門庭:指家庭社會地位。赫奕:盛大。形容人地位、名聲顯赫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第24卷:“自實上岸,先打聽繆千戶消息,見說繆千戶正在陳友定幕下,當道用事,威權隆重,門庭赫奕。”
    1290

    名同實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ng tóng shí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名稱相同,而實質不一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韓·韓非《韓非子·奸劫弒臣》:“俱與有術之士有談說之名,而實相去千萬也,此夫名同實異者也。”
    1291

    眉頭一蹙,計上心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éi tóu yī cù,jì shàng xīn l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一下子想出了一個計策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喻世明言》第四卷:“那尼姑眉頭一蹙,計上心來道:‘前日壞腹,至今未好,借解一解。’”
    1292

    眉頭一皺,計上心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éi tóu yī zhòu,jì shàng xīn l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略一思考,猛然想出了一個主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紀君祥《趙氏孤兒》第二折:“韓厥為何自刎了,必然走了趙氏孤兒,怎生是好?眉頭一皺,計上心來!”
    1293

    眉頭一縱,計上心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éi tóu yī zòng,jì shàng xīn l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一下子想出了一個計策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二回:“王四只管叫苦,尋思道:‘銀子不打緊,這封回書卻怎生好!正不知被甚人拿去了?’眉頭一縱,計上心來。”
    1294

    謀無遺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óu wú yí c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謀劃時沒有遺漏的計策。形容謀劃周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魏志·鐘會傳》:“蜀之豪帥,面縛歸命,謀無遺策,舉無廢功。”
    1295

    謀無遺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óu wú yí ér
    成語解釋:
    遺谞:才智不足之處。所設計謀沒有不足之處。形容計謀周密,十分穩妥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陸機《辯士論》:“駱統、劉基強諫以補過,謀無遺谞,舉不失策。”
    1296

    冒險主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ào xiǎn zhǔ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靠投機取巧冒險行事的一種行為方式
    成語出處:
    毛澤東《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》:“目前的時局,要求我們勇敢地拋棄關門主義,采取廣泛的統一戰線,防止冒險主義。”
    1297

    螞蟻搬泰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ǎ yǐ bān tài sh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人多力量大,可以創造奇跡。用作貶義指人自不量力
    成語出處:
    1298

    抹一鼻子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ǒ yī bí zi hu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本想巴結討好,結果反倒碰個釘子,落得很沒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67回:“趙姨娘來時,興興頭頭,誰知抹了一鼻子灰,滿心生氣,又不敢露出來,只得訕訕的出來了。”
    1299

    木已成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ù yǐ chéng zhō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木頭已經做成了船。比喻事情已成定局;不可挽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:“據你說來,則木已成舟,實難挽回了?”
    1300

    妙語解頤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iào yǔ jiě y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解頤:開顏而笑。有趣的話引人發笑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漢書 匡衡傳》:“匡說《詩》,解人頤。顏師古注引如淳曰:“使人笑不能止也。”
    * yi成語,yi的成語,帶yi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