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yi的成語 (4352個)

    921

    狐疑猶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ú yí yóu y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狐疑:狐貍多疑,因指猶疑不決;猶豫:遲疑不定。遲疑不決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李斯列傳》:“狐疑猶豫,后必有悔。”
    922

    畫一之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à yī zhī f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全體遵行、無一例外的法令政策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后漢書 王充王符等傳論》:“太叔致猛政之褒,國子流遺愛之娣,宣孟改冬日之和,平陽循畫一之法。”
    923

    何足介意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é zú jiè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何:怎么;介意:放在心上。指沒有必要放在心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度尚傳》:“所亡少少,何足介意!”
    924

    橫征苛役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éng zhēng kē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(橫今讀héng)謂濫收捐稅,徭役嚴酷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陳天華《中國革命史論》第二章第四節:“夫以始皇、二世之橫征苛役,淫刑以逞,以漢高較之,仁暴自相天壤。”
    925

    悔之晚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ǐ zhī wǎn y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矣:了。后悔也已經晚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大宋宣和遺事》:“萬一有奸邪叵測之情,陛下悔之晚矣!”
    926

    慌做一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āng zuò yī du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慌:驚慌。驚慌得亂成一團,理不清頭緒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19回:“眾兵都在爛泥里慌做一堆。”
    927

    混作一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ùn zuò yī t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混為一談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魯迅《集外集拾遺補編·拳術與拳匪》:“中國近來每與柔術混作一談,其實是兩件事。”
    928

    好整以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ào zhěng yǐ xiá
    成語解釋:
    整:嚴整;暇:不急迫。形容既嚴整,又從容。也指事情雖多,仍舊從容不迫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左丘明《左傳 成公十六年》:“日臣之使于楚也,子重問晉國之勇。臣對曰:‘好以眾整。’曰:‘又何如?’臣對曰:‘好以暇。’”
    929

    毀宗夷族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ǐ zōng yí z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把同宗簇的人都殺死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陸機《謝平原內史表》:“方臣所荷未足為泰,豈臣蒙垢含吝所宜忝,竊非臣毀宗夷族所能上報。”
    930

    久病成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ǔ bìng chéng y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人病久了;也就像醫生一樣熟知醫理藥性。比喻經過多次磨難而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左丘明《左傳 定公十三年》:“三折肱,知為良醫。”戰國 楚 屈原《九間 惜育》:“九折臂而成醫兮。”漢 王逸注:“言人九折臂,更歷方藥,則成良醫。”
    931

    饑飽勞役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bǎo láo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生活勞苦,食無定時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高文秀《黑旋風》第三折:“俺哥哥三朝的五日,可便忍餓耽饑,五六日不曾嘗著水米,常言道饑飽勞役。”
    932

    舊病難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ù bìng nán y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老毛病難于醫治。比喻過去的缺點錯誤難以改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無名氏《三化邯鄲》第三折:“則待作抱官囚,覓不著逃生計,急回頭待悔來應遲,又不將心猿意馬牢拴系,也不是你本性難移,舊病難醫。”
    933

    急病讓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í bìng ràng y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今言將困難留給自己,將方便讓給別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語出《國語 魯語上》:“賢者急病而讓夷。”
    934

    節變歲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é biàn suì y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節:節令;歲:年。節令變易,年歲轉換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牛肅《紀聞·牛應貞》:“今節變歲移,臘冬春首,照晴光于效甸,動暄氣于梅柳,水解凍而繞軒,風扇和而入牖。”
    935

    季布一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ì bù yī nu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季布:人名,很講信用,從不食言。季布的承諾。比喻極有信用,不食言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季布欒布列傳》:“得黃金百斤,不如得季布一諾。”
    936

    夾板醫駝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á bǎn yī tuó z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只顧這一方面,不顧那一方面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翟灝《通俗編·藝術》:“譬如有人卒患脊僂,諸醫療治。醫以酥涂,上下著板,用力痛壓,不覺雙目一時并出。脊雖得直,命不得存。”
    937

    驕侈暴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āo chǐ bào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“驕奢淫逸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106回:“必是后輩兒孫驕侈暴佚,暴殄天物,以致合府抄、檢。”
    938

    僅此而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ǐn cǐ ér y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只有這樣罷了
    成語出處:
    路遙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一卷第11章:“不過,一切也都僅此而已了。”
    939

    驚才風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ng cái fēng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驚人的才華像風飄逸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梁 劉勰《文心雕龍 辨騷》:“不有屈原,豈見《離騷》!驚才風逸,壯志煙高。”
    940

    見財起意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àn cái qǐ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了財物;頓生歹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《京本通俗小說 錯斬崔寧》:“又見了十五貫錢,一時見財起意,殺死丈夫,劫了錢。”
    * yi成語,yi的成語,帶yi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