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yi的成語 (4352個)

    701

    負義忘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ù yì wàng ē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忘記別人對自己的恩德和好處,做出對不起別人的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關漢卿《調風月》第一折:“一個個背槽拋糞,一個個負義忘恩。”
    702

    非意相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i yì xiāng g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非意:意料之外;干:冒犯。意外的無故冒犯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王隱《晉書 衛玠傳》:“玠嘗以人有不及,可以情恕;非意相干,可以理遣,故終身不見喜慍之容。”
    703

    輔牙相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ǔ yá xiāng y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頰骨與牙床相互倚傍。比喻關系密切,利害相關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新唐書·藩鎮傳·李正己》:“本名懷玉,至是賜今名,遂有淄、青、齊、海、登、菜、沂、密、德、棣十州,與田承嗣、薛嵩、李寶臣、梁崇義輔牙相倚。”
    704

    蜂營蟻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ng yíng yǐ du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烏合之眾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宋濂《次劉經歷韻詩》:“一朝閩寇掠鄉部,蜂營蟻隊來無涯。”
    705

    蜂擁蟻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ng yōng yǐ j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人群蜂蟻般雜亂地聚集在一起。同“蜂屯蟻聚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羅振常《史可法別傳》:“城下死者山積,攻者反藉疊尸以登,蜂擁蟻聚,城遂陷。”
    706

    反咬一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ǎn yǎo yī kǒu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指沒有抓住獸類,反而被它咬了一口。比喻遭到指責的人強詞奪理反過來攻擊指責他的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劉鶚《老殘游記》第19回:“拿奸拿雙,拿不住雙,反咬一口,就受不得了。”
    707

    拂衣遠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ú yī yuǎn q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拂衣:振衣而去。振衣遠遠離去。指歸隱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新五代史·一行·鄭遨傳》:“見天下已亂,有拂衣遠去之意。”
    708

    浮云翳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ú yún yì r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浮云:漂浮在空中的云;翳:遮蔽。浮云遮住太陽。比喻奸佞之徒蒙蔽君主的光明,但時間不會太長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孔融詩:“讒邪害公正,浮云翳白日。”
    709

    蜂擁蟻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ng yōng yǐ tú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人群蜂蟻般雜亂地聚集在一起。同“蜂屯蟻聚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昭梿《嘯亭雜錄 緬甸歸誠本末》:“帆檣銜接,倏然蜂擁蟻屯者數千人。”
    710

    負隅依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ù yú yī z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負:依仗;隅:同“嵎”,角落或山勢彎曲險要之處。憑恃地勢的險阻,進行抵抗或固守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馬融《廣成頌》:“負隅依阻,莫敢嬰御。”
    711

    豐衣足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ng yī zú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穿的吃的都很充足富裕。形容生活富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五代 齊已《病中勉送小師往清涼山禮大圣》詩:“豐衣足食處莫住,圣跡靈蹤好遍尋。”
    712

    匪伊朝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ěi yí zhāo x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不止一個早晨一個晚上。指是子不少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蒲松齡《聊齋志異·嬰寧》:“我有志,匪伊朝夕。”
    713

    放諸四裔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àng zhū sì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放:放逐;四裔:四方邊遠之地。指放逐到四方邊遠地區
    成語出處:
    魯迅《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訣》:“那也可以臨末聲明:‘君子不為己甚,竊以為放諸四裔可矣’的。”
    714

    放諸四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àng zhū sì y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放:放逐;四夷:古代對華夏族以外民族的蔑稱。指放逐到四方邊遠地區
    成語出處:
    魯迅《對于批評家的希望》:“我所希望的不過愿其有一點常識,例如……出洋留學和‘放諸四夷’的區別,筍和竹的區別。”
    715

    付之一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ù zhī yī j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付:交給;之:它;炬:火把;一炬:一把火。給它一把火燒光。指用火燒毀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杜牧《阿房宮賦》:“戍卒叫,函谷舉,楚人一炬,可憐焦土。”
    716

    付諸一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ù zhū yī j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炬:火把。一把火全部燒了。同“付之一炬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李寶嘉《文明小史》第四十六回:“在這許多名片里面,撿出一張,上寫著顏軼回,……其余都付諸一炬。”
    717

    付之一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ù zhī yī shě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哂:微笑。用笑一笑來回答。表示不值得理會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清史稿·沈文奎傳》:“上無日:‘此難能’,更無日,‘乃公從馬上得之’,烏用此迂儒之常談,而付之一哂也。”
    718

    付之一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ù zhī yī t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嘆一口氣。多指對不滿意的某件事表示無可奈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十一:“前日之事,我也不計較長短,付之一嘆罷了。”
    719

    付之一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ù zhī yī xi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用一笑來回答。表示不值得理會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吳曾《能改齋漫錄 辨誤三》:“以此知《義海》、《西清》寡陋,而妄為之說,可付之一笑。”
    720

    付諸一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ù zhū yī xi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用一笑來對待或回答。比喻不值得理會。同“付之一笑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韓邦慶《海上花列傳》第六回:“仲英乃恍然大悟,付諸一笑,就在高椅上坐下,問雪香道:‘耐意思要我成日成夜陪仔耐坐來里,勿許到別場花去,阿是嗄?’”
    * yi成語,yi的成語,帶yi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