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i的成語 (4352個)
-
461
喋喋不已
- 成語拼音:
- dié dié bù yǐ
- 成語解釋:
- 喋喋:形容說話的聲音;已:止。嘮嘮叨叨,說個沒完
- 成語出處:
- 宋·司馬光《辭知制誥狀》:“奏牒繁多,喋喋不已。”
-
462
多多益辦
- 成語拼音:
- duō duō yì bàn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多多益善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語出《史記·淮陰侯列傳》:“臣多多益善耳。”《漢書》作“多多益辦”。
-
463
顛倒衣裳
- 成語拼音:
- diān dǎo yī cháng
- 成語解釋:
- 顛倒:上下倒置;衣裳:古時上為衣,下為裳。形容匆忙而亂了順序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 齊風 東方未明》:“東方未明,顛倒衣裳。顛之倒之,自公召之。”
-
464
獨當一面
- 成語拼音:
- dú dāng yī miàn
- 成語解釋:
- 單獨承擔或負責一個方面的重要工作。形容精神強干;有本事能力。
- 成語出處:
- 東漢 班固《漢書 張良傳》:“漢王之將,獨韓信可屬大事,當一面。”
-
465
倒打一耙
- 成語拼音:
- dào dǎ yī pá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犯了錯誤或干了壞事不承認;反咬對方一口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:“我輸了理可不輸氣,輸了氣也不輸嘴。且翻打他一耙,倒問他!”
-
466
多多益善
- 成語拼音:
- duō duō yì shàn
- 成語解釋:
- 益:更加;善:好。越多越好;不厭其多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淮陰侯列傳》:“上曰:‘于君何如?’曰:‘臣多多而益善耳。’”
-
467
倒打一瓦
- 成語拼音:
- dǎo dǎ yī wǎ
- 成語解釋:
- 猶言倒打一耙。
- 成語出處:
- 老舍《駱駝祥子》七:“先生并沒說什么呀,你別先倒打一瓦!”
-
468
東道之誼
- 成語拼音:
- dōng dào zhī yì
- 成語解釋:
- 東道:主人。誼:情誼。指主人的情誼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無垢道人《八仙全傳》第28回:“蚌師今天以東道主人盡東道之誼,所用又系全東家的同族,真可算是大義滅親。”
-
469
打定主意
- 成語拼音:
- dǎ dìng zhǔ yì
- 成語解釋:
- 下定決心,抉擇做什么事
- 成語出處:
- 曾樸《孽海花》第七回:“打定主意,就把自己狎妓曠職的緣由,詳細敘述,參了一本,果然奉旨革職。”
-
470
大發議論
- 成語拼音:
- dà fā yì lùn
- 成語解釋:
- 發:表達,傳達。盡情地發表各種意見和評論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76回:“文琴便扯天扯地的大談起來,一會兒大發議論,一會兒又竭力恭維。”
-
471
躲過初一,躲不過十五
- 成語拼音:
- duǒ guò chū yī,duǒ bù guò shí wǔ
- 成語解釋:
- 指躲避一時,但終究不能根本逃避
- 成語出處:
- 馬烽《呂梁英雄傳》第51回:“以后找機會再抓吧!躲過初一,也躲不過十五,將來總有抓住他的機會哩!”
-
472
大干物議
- 成語拼音:
- dà gān wù yì
- 成語解釋:
- 干:冒犯;物議:眾人的議論。引起眾多的議論或引起輿論的不滿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19回:“恐怕他擺出老前輩的架子來,那是大干物議的。”
-
473
道高益安,勢高益危
- 成語拼音:
- dào gāo yì ān,shì gāo yì wēi
- 成語解釋:
- 益:更加;勢:權勢。道德越高尚,為人處事好,就越安全;權勢越大,更容易濫用權力,剛愎自用,就越危險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史記·日者列傳》:“道高易安,勢高益危。居赫赫之勢,失身且有日矣。”
-
474
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
- 成語拼音:
- dào gāo yī chǐ,mó gāo yī zhàng
- 成語解釋:
- 原意是宗教家告誡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誘惑。后比喻取得一定成就以后往往面臨新的更大的困難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36卷:“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。冤業隨身,終須還賬。”
-
475
登高一呼
- 成語拼音:
- dēng gāo yī hū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有影響的人物發出倡議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三回:“他在外面登高而呼,只怕還容易些。”
-
476
打躬作揖
- 成語拼音:
- dǎ gōng zuò yī
- 成語解釋:
- 打躬:兩手向上合抱;作揖:合手向下行禮。指舊時男子見面恭敬行禮;也形容恭順的樣子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:“薛蟠連忙打躬作揖賠不是。”
-
477
打拱作揖
- 成語拼音:
- dǎ gǒng zuò yī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打恭作揖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孔厥、袁靜《新兒女英雄傳》第十四回:“大老鴰嚇得直不起腰來,打拱作揖的說。”
-
478
打恭作揖
- 成語拼音:
- dǎ gōng zuò yī
- 成語解釋:
- 舊時禮節,彎身抱拳,上下擺動,表示恭敬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李贄《因記往事》:“嗟乎!平居無事,只解打恭作揖,終日匡坐,同于泥塑。”
-
479
彈冠振衣
- 成語拼音:
- dàn guàn zhèn yī
- 成語解釋:
- 整潔衣冠。語本《楚辭·漁父》:“新沐者必彈冠,新浴者必振衣。”后多以喻將欲出仕。
- 成語出處:
- 語出《楚辭·漁父》:“新沐者必彈冠,新浴者必振衣。”
-
480
丹黃甲乙
- 成語拼音:
- dān huáng jiǎ yǐ
- 成語解釋:
- 點校書籍,評定次第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錢謙益《葛端調編次諸家文集序》:“句讀之有析,文理之不通,而儼然丹黃甲乙,衡加于經傳,不已傎乎!”
* yi成語,yi的成語,帶yi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