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yan的成語 (1845個)

    1621

    一言為重,百金為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yán wéi zhòng,bǎi jīn wéi qī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金:古代貨幣單位。嚴守自己諾言比百兩黃金還珍重。指信守諾言可貴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王安石《商鞅》:“自古驅民在信誠,一言為重百金輕。今人未可非商鞅,商鞅能令政必行。”
    1622

    一言興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yán xīng b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一句話可以興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論語·子路》:“一言而可以興邦,有諸?”唐·劉禹鍚《唐故相國李公集紀》:“古所謂一言興邦者,信哉!”
    1623

    一言興邦,一言喪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yán xīng bāng,yī yán sàng b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邦:國家。指關鍵時刻一句話可以關系到國家的興或亡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子路》:“一言而興邦,有諸?……一言而喪邦,有諸?”
    1624

    言揚行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án yáng xíng j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根據德行和名聲來選擇人才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戴圣《禮記 文王世子》:“凡語于郊者,必取賢斂才焉:或以德進,或以事舉,或以言揚。”
    1625

    溢言虛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ì yán xū měi
    成語解釋:
    過甚其辭、不符合實際地稱美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方苞《書周頌清廟詩后》:“古人事君親要于誠信,不敢溢言虛美,以滋天下后世之口實也。”
    1626

    眼約心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ǎn yuē xīn q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期:期望。眼中意會,心中期許。指嘴上雖然沒說話,但雙方的目光交流,心意相通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張可久《沉醉東風·夜宴即事》曲:“玉纖寒試調箏雁,眼約心期不暫閑。”
    1627

    眼意心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ǎn yì xīn q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期:期望。眼中意會,心中期許。指嘴上雖然沒說話,但雙方的目光交流,心意相通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韓偓《青春》詩:“眼意心期卒未休,暗中終擬約秦樓。”
    1628

    言與心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án yǔ xīn wé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言語與心意相違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吳子·圖國》:“臣以見占隱,以往察來,主君何言與心違?”
    1629

    淫言狎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ín yán xiá y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淫言媟語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郎瑛《七修類稿·詩文·洪遂初》:“(襄城)一日偶至書院中,見案上一帙,觀之,乃春畫也。每幅有洪詩,多淫言狎語,遂為逐客。”
    1630

    一言以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yán yǐ b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蔽:掩覆,引申為概括。用一句話來概括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劉子玄《論史上蕭至忠書》:“凡此不可,其流實多,一言以蔽,三隅自反。”
    1631

    溢于言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ì yú yán bi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超出言語以外。指某種思想感情雖未說明卻能使人體會出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朱舜水《答安東守約書三十首》:“來書十讀,不忍釋手,真摯之情,溢于言表。”
    1632

    一言以蔽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yán yǐ bì zh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蔽:掩覆,引申為概括。用一句話來概括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孔子《論語 為政》:“《詩》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:'思無邪。'”
    1633

    雁杳魚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àn yǎo yú ch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音信斷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劉廷信《折桂令 憶別》:“想人生最苦離別,雁杳魚沉,信斷音絕。”
    1634

    一言已出,駟馬難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yán yǐ chū,sì mǎ nán zhu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話說出口,就不能再收回,一定要算數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35卷:“大丈夫做事,一言已出,駟馬難追。”
    1635

    一言一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yán yī dò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一句話和一個行動。也指每句話和每一個行動
    成語出處:
    朱自清《山野掇拾》:“他們于一言一動之征,一沙一石之細,都不輕輕放過。”
    1636

    燕燕于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àn yàn yú gu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女子出嫁。語本《詩·邶風·燕燕》:“燕燕于飛,差池其羽。之子于歸,遠送于野。”
    成語出處:
    語出《詩·邶風·燕燕》:“燕燕于飛,差池其羽。之子于歸,遠送于野。”
    1637

    燕語鶯呼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àn yǔ yīng h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鶯:黃鸝。燕子的話語,黃鸝的歌聲。形容大好春光或比喻年輕女子的笑聲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無名氏《浣花溪》第三折:“狂蜂浪蝶檐外舞,綠楊堤燕語鶯呼。”
    1638

    燕翼貽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àn yì yí m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燕:安;翼:敬;貽:遺留。原指周武王謀及其孫而安撫其子。后泛指為后嗣作好打算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詩經·大雅·文王有聲》:“武王豈不仕,詒厥孫謀,以燕翼子。”《宋史·樂志九》:“權輿光大,燕翼貽謀。”
    1639

    燕約鶯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àn yuē yīng q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相愛的男女約會的時日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昊昌齡《張天師》第二折:“等、等、等,則待要喜孜孜赴燕約鶯期。”
    1640

    燕翼詒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àn yì yí s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燕翼:燕子用翅膀覆蓋著它的小燕子。比喻保護子孫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宋史·樂志》:“權輿光大,燕翼詒孫。”
    * yan成語,yan的成語,帶yan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