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an的成語 (1845個)
-
141
出言有章
- 成語拼音:
- chū yán yǒu zhāng
- 成語解釋:
- 說話有條理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·小雅·都人士》:“彼都人士,狐裘黃黃,其容不改,出言有章。行歸于周,萬民所望。”
-
142
詞嚴義正
- 成語拼音:
- cí yán yì zhèng
- 成語解釋:
- 措詞嚴肅,道理正當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·黃溍《湖廣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追封文國公謚武宣劉公神道碑》:“為之開陳禍福,詞嚴義正,累數千言。”
-
143
辭嚴義正
- 成語拼音:
- cí yán yì zhèng
- 成語解釋:
- 辭:言詞,語言。義:道理。言辭嚴厲,義理正大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張孝祥《明守趙敷文》:“歐公書豈惟翰墨之妙,而辭嚴義正,千載之下,見者興起,某何足以辱公此賜也哉。
-
144
辭嚴意正
- 成語拼音:
- cí yán yì zhèng
- 成語解釋:
- 同“辭嚴義正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歐陽修《讀張李二生文贈石先生》詩:“辭嚴意正質非俚,古味雖淡醇不薄。”
-
145
辭嚴誼正
- 成語拼音:
- cí yán yì zhèng
- 成語解釋:
- 同“辭嚴義正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·劉壎《隱居通議·詩歌六》:“蕃武忠君愛國,辭嚴誼正,不暇自恤,枚蹈危機,其失在于疏爾。”
-
146
創意造言
- 成語拼音:
- chuàng yì zào yán
- 成語解釋:
- 猶立意遣詞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李翱《答朱載言書》:“六經之詞也,創意造言,皆不相師。”
-
147
沉重寡言
- 成語拼音:
- chén zhòng guǎ yán
- 成語解釋:
- 樸實穩重,不愛多說話。同“沉重少言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朱國禎《涌幢小品 陳同甫談兵》:“同甫夜思,幼安沉重寡言,因酒誤發,若醒而悟,必殺我滅口。”
-
148
沉重少言
- 成語拼音:
- chén zhòng shǎo yán
- 成語解釋:
- 樸實穩重,不愛多說話。亦作“沉厚寡言”、“沉重寡言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魏書·道武七王傳·河南王曜傳》:“少有父風,頗覽書傳。沉重少言,寬和好士。”
-
149
持之有故,言之有理
- 成語拼音:
- chí zhī yǒu gù,yán zhī yǒu lǐ
- 成語解釋:
- 持:持論,立論;故:根據。立論有根據,講話有道理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·趙·荀況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:“縱情性,安恣睢,禽獸之行,不足以合文通治,然而其持之有故,其言之成理,足以欺惑愚眾。”
-
150
姹紫嫣紅
- 成語拼音:
- chà zǐ yān hóng
- 成語解釋:
- 姹:美麗;嫣:妖艷;美好。形容各色的美麗花朵爭相斗妍。也作“嫣紅姹紫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湯顯祖《牡丹亭 驚夢》:“原來姹紫嫣紅開遍,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。”
-
151
處之晏然
- 成語拼音:
- chǔ zhī yàn rán
- 成語解釋:
- 晏然:平靜的樣子。指遇到困難或緊急情況沉著鎮定的樣子
- 成語出處:
- 宋·秦觀《圓通禪師行狀》:“事雖交至錯出,處之晏然。”
-
152
才藻艷逸
- 成語拼音:
- cái zǎo yàn yì
- 成語解釋:
- 才藻:才情和文采,才華;艷:華美;逸;超逸。才華華美超逸
- 成語出處:
-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魏志·王粲傳》:“瑀子籍才藻艷逸,而倜儻放蕩。”
-
153
大辯不言
- 成語拼音:
- dà biàn bù yán
- 成語解釋:
- 大辯:善于辯論。有口才、善于辯論的人,并不多說話以顯示自己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莊子·齊物論》:“大辯不言,大仁不仁。”
-
154
調查研究
- 成語拼音:
- diào chá yán jiū
- 成語解釋:
- 了解情況,考察分析
- 成語出處:
- 毛澤東《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》:“調查研究,我們從前做得比較好。”
-
155
大處著眼
- 成語拼音:
- dà chù zhuó yǎn
- 成語解釋:
- 著眼:觀察。指從整體;長遠或大的方面觀察;考慮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25回:“只感念姑娘救了自己的兒子,延了安家的宗祀,大處著眼,便不忍吹求到此。”
-
156
大處著眼,小處著手
- 成語拼音:
- dà chù zhuó yǎn,xiǎo chù zhuó shǒu
- 成語解釋:
- 大處:事物的主要部分;著眼:觀察。既要從長遠觀點去考慮問題,也要從具體事情去做
- 成語出處:
- 李欣《潛移默化》:“移風易俗,是一個歷史時期的任務,必須大處著眼,小處著手。”
-
157
跌宕放言
- 成語拼音:
- diē dàng fàng yán
- 成語解釋:
- 跌宕:放縱不拘;放言:任性而言,不受拘束。行為放縱,言語不拘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孔融傳》:“又與前與白衣禰衡跌宕放言。”
-
158
淡而不厭
- 成語拼音:
- dàn ér bù yàn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既不熱心也不厭棄。
- 成語出處:
- 章炳麟《辨詩》:“淡而不厭者陶潛,則王維可廢也。”
-
159
頓腹之言
- 成語拼音:
- dùn fù zhī yán
- 成語解釋:
- 猶言肺腑之言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金瓶梅詞話》第二五回:“常言酒發頓腹之言。”
-
160
道古稽今,言遠合近
- 成語拼音:
- dào gǔ jī jīn,yán yuǎn hé jìn
- 成語解釋:
- 道:講;稽:考核;合:契合。談論古時的事要結合今天的實際,說遠處的事要結合眼前的事
- 成語出處:
- 漢·桓寬《鹽鐵論·論災》:“夫道古者稽之今,言遠者合之近。”
* yan成語,yan的成語,帶yan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