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yan的成語 (1845個)

    101

    仇人相見,分外眼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óu rén xiāng jiàn fèn wài yǎn m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當敵對的雙方相逢時,彼此對對方都格外警覺和敏感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六十八回:“燕青牽了那匹千里龍駒,徑到大寨。宋江看了大喜,仇人相見,分外眼明。”
    102

    仇人相見,分外眼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óu rén xiāng jiàn,fèn wài yǎn h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眼紅:激怒的樣子。仇敵碰在一起,彼此更加激怒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謝扶民《壯族人民優秀的兒子韋拔群》:“仇人相見,分外眼紅,于是雙方的隨員就對打起來了。”
    103

    仇人相見,分外眼睜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óu rén xiāng jiàn,fèn wài yǎn zh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當敵對的雙方相逢時,彼此對對方都格外警覺和敏感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醒世恒言 蔡瑞虹忍辱報仇》:“相公所見極是明理;只是仇人相見,分外眼睜,這幾日何如好過!”
    104

    錯認顏標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uò rèn yán biā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懵懂淺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五代 王定保《唐摭言》卷八:“主司頭腦太冬烘,錯認顏標作魯公。
    105

    芻蕘之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ú ráo zhī y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芻蕘:割草打柴的人。割草打柴人的話。指普遍百姓的淺陋言辭。也用作講話者的謙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詩經 大雅 板》:“先民有言,詢于芻蕘。
    106

    暢所欲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àng suǒ yù y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暢:盡情;痛快;欲:想要。把心里要講的話痛快地全部講出來。也作“盡所欲言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方苞《游豐臺記》:“少長不序,臥起坐立,惟所便人,暢所欲言,舉酒相屬,向夕猶不能歸。”
    107

    處堂燕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ǔ táng yàn qu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居安忘危的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 呂不韋《呂氏春秋》:“燕雀處一屋之下,子母相哺,煦煦然其相樂也,自以為安矣。灶突決,火上,棟宇將焚,燕雀顏色不變,不知禍將及也。”
    108

    處堂燕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ǔ táng yàn qu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生活安定而失去警惕性。也比喻大禍臨頭而自己不知道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孔叢子·論勢》:“燕雀處屋,子母安哺,煦煦焉其相樂也,自以為安矣;灶突炎上,棟宇將焚,燕雀顏色不變,不知禍之將及也。”
    109

    蠶頭燕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án tóu yàn wě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書法起筆凝重,結筆輕疾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趙佶《宣和畫譜·顏真卿》“惟其忠貫白日,識高天下,故精神見于翰墨之表者,特立而兼括。……后之俗學,乃求其形似之末,以謂蠶頭燕尾,僅乃得之。”
    110

    出位僭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ū wèi jiàn y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出:超出;僭:超越本分。超越自己的地位說出無權說或不應說的話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柳宗元《上裴晉公度獻唐雅詩啟》:“出位僭言,惶戰交積。”
    111

    蒼顏白發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āng yán bái f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顏:容顏。面容蒼老,滿頭白發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歐陽修《醉翁亭記》:“蒼顏白發,頹然乎其間者,太守醉也。”
    112

    出言不遜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ū yán bù xù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言:話;說;出言:說話;遜:謙讓;恭順。說話不客氣;沒有禮貌。也作“出口不遜。”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陳壽《三國志 魏志 張郃傳》:“圖(郭圖)慚,又更譖郃曰:‘郃快軍敗,出言不遜。’郃懼,乃歸太祖。”
    113

    愁顏不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óu yán bù zh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展:舒展。心里憂愁,雙眉緊鎖。形容心事重重的樣子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沈采《千金記·省女》:“奈我丈夫每日只是攻文習武,衣食艱苦,頗覺失望,以此愁顏不展。”
    114

    出言成章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ū yán chéng zh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本意是出言便成為規范,后多用以形容文思敏捷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劉安《淮南子 修務訓》:“舜二瞳子,是謂重明,作事成法,出言成章。”
    115

    逞妍斗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ěng yán dòu s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花兒盛開,競相逞美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紅樓夢》第七九回:“再看那岸上的蓼花葦葉,也都覺搖搖落落,似有追憶故人之態,迥非素常逞妍斗色可比。”
    116

    重巖疊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óng yán dié zh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山嶺重重疊疊,連綿不斷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北魏 酈道元《水經注 江水二》:“自三峽七百里中,兩岸連山,略無闕處,重巖疊嶂,隱天蔽日。”
    117

    陳言膚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én yán fū c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陳舊而膚淺的言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馬南邨《燕山夜話·文章長短不拘》:“短文章要能耐讀,必須有精彩新鮮的內容,最好要比長文章更多地解決問題,不為陳言膚詞,不為疏慢之語。”
    118

    察顏觀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á yán guān s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觀察別人的臉色,以揣摩其心意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唐甄《潛書 食難》:“吾老矣,豈能復俯首于他人之宇下,察顏觀色,以求無拂于人,吾不能也。”
    119

    察言觀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á yán guān s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察;觀:仔細看;言:話;色:臉色。琢磨別人說的話;觀察人的臉色。以揣度對方的心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孔子《論語 顏淵》:“夫達也者,質直而好義,察言而觀色,慮以下人。”
    120

    察言觀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á yán guān x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考察其言行以知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袁宏《后漢紀 獻帝紀五》:“古者察言觀行,而善惡彰焉。”
    * yan成語,yan的成語,帶yan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