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xiu的成語 (398個)

    301

    休牛歸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ū niú guī m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亦作“休牛散馬”。放歸軍用的牛馬,表示停止戰事。語本《書·武成》:“乃偃武修文,歸馬于華山之陽,放牛于桃林之野,示天下弗服。”
    成語出處:
    語出《書·武成》:“乃偃武修文,歸馬于華山之陽,放牛于桃林之野,示天下書弗服。”《隋書·薛道衡傳》:“于是八荒無外,九服大同,四海為家,萬里為宅。乃休牛散馬,偃武修文。”
    302

    休牛散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ū niú sàn m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休牛歸馬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魏徵壽《隋書·薛道衡傳》:“于是八荒無外,九服大同,四海為家,萬里為宅。乃休牛散馬,偃武修文。”
    303

    修橋補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ū qiáo bǔ l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修建橋梁,補好道路。舊喻熱心公益,解囊行善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無名氏《看錢奴》第一折:“我賈仁也會齋僧布施,蓋寺建塔,修橋補路,惜孤念寡,敬老憐貧。”
    304

    揎拳捋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uān quán luō xi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揎:卷起袖子;捋:拉起。伸出拳頭,拉起袖子。形容怒氣沖沖準備動武的樣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楊景賢《劉行首》第二折:“欺良壓善沒分曉,揎拳捋袖行兇暴。”
    305

    揎拳擄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uān quán lǔ xi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把袖子往上一推;露出胳膊;握著拳頭。形容準備動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楊景賢《馬丹陽》:“你個樂探哥哥何須鬧,欺良壓善沒分曉,揎拳捋袖行兇暴,你你你不辨低高。”
    306

    掀拳裸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ān quán luǒ xi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高舉拳頭,卷起衣袖。表示心情激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二十七:“行酒之間,說著許多豪杰勾當,掀拳裸袖,只恨相見之晚。”
    307

    揎拳攞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uān quán lǒng xi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言揎拳捋袖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無名氏《殺狗勸夫》第二折:“他見我早揎拳攞袖,怒目撐眉。”
    308

    揎拳裸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uān quán luǒ xi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言揎拳捋袖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一百九回:“[夏侯玄]揎拳裸袖,徑擊司馬師,卻被武士擒住。”
    309

    休戚是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ū qī shì t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休:歡樂,吉慶;戚:憂愁;是:語助詞。彼此間的憂樂和禍福共同承擔。形容關系密切,同甘共苦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·王導傳》:“吾與元規休戚是同,悠悠之談,宜絕智者之口。”
    310

    揎拳舞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uān quán wǔ xi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伸出拳頭,揮動衣袖。一種粗野蠻橫的姿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二十二:“又有一班猛勇驍悍之輩,揎拳舞袖,說強夸勝,自稱好漢,相見了便覺分外興高,說話處脾胃多燥,行事時舉步生風。”
    311

    休戚相關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ū qī xiāng gu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憂喜、禍福彼此相關連。形容關系密切;利害相關。休:喜悅;吉利;戚:憂愁;悲哀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陳亮《送陳給事去國啟》:“眷此設心,無非體國;然用舍之際,休戚相關。”
    312

    休戚與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ū qī yǔ gò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彼此有福有禍都共同承受。休:福;歡樂;戚:憂愁。形容關系密切;同甘共苦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瞿共美《天南逸史》:“臣與皇上患難相隨,休戚與共,愿自不同于諸臣,一切大政自得與聞。”
    313

    修齊治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ū qí zhì p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泛指倫理哲學和政治理論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戴圣《禮記 大學》:“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,先治其國;欲治其國者,先齊其家,欲齊其家者,先修其身。”
    314

    羞人答答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ū rén dā dā
    成語解釋:
    答答:害羞的樣子。形容自己感覺難為情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王實甫《西廂記》第四本楔子:“這小賤人倒會放刁,羞人答答的,怎生去。”
    315

    修仁行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ū rén xíng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修:實行。施行仁愛正義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秦楚之際月表》:“湯武之王,乃由契、后稷修仁行義十余世,不期而會孟津八百諸侯。”
    316

    修飾邊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ū shì biān f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邊幅:本指布帛的邊緣,比喻人的儀表。修飾整個人的儀表。也比喻修飾表面,無關大局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后漢書 馬援傳》:“天下雄雌未定,公孫不吐哺走迎國士,與圖成敗,反修飾邊幅,如偶人形。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?”
    317

    袖手傍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ù shǒu bàng gu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把手籠在袖子里在旁觀看。比喻置身事外,不參與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湯顯祖《紫釵記·劍合釵圓》:“想起黃衫豪客也,女伴們袖手傍觀,英雄拔刀相濟。”
    318

    袖手充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ù shǒu chōng ěr
    成語解釋:
    袖手:藏手于袖中;充耳:塞住耳朵。指不聞不問,漠然置之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夏燮《中西紀事·江上議款》:“既不能誓師討賊,視其力之所能為,則當袖手充耳,姑聽命于發蹤指示之人。”
    319

    宿水餐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ǔ shuǐ cān f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艱苦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許三階《節俠記·再貶》:“想當初關山萬重,賦閑君今朝堪諷,也強似那宿水餐風。”
    320

    修身潔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ū shēn jié x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修養品性,保持潔白的德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史記·魏公子列傳》:“臣修身潔行數十年,終不以監門困故而受公子財。”
    * xiu成語,xiu的成語,帶xiu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