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xing的成語 (1242個)

    561

    嗜殺成性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shā chéng xì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嗜:愛好。好殺人成了習性。形容極端兇殘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‘孰能一之?’對曰:‘不嗜殺人者能一之。’”
    562

    三思而后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ān sī ér hòu x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三:再三,表示多次。指經過反復考慮,然后再去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南齊書·公冶度》:“季文子三思而后行。”
    563

    三思而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ān sī ér x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三:再三;表示多次;思:考慮;行:行動。經過反復考慮;然后再去做。指做事慎重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孔子《論語 公冶長》:“季文子三思而后行。子聞之,曰:'再,斯可矣。'”
    564

    蛇鼠橫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é shǔ héng x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惡人得勢、胡作非為
    成語出處:
    565

    盛衰興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èng shuāi xīng f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盛:興盛;衰:衰敗;興:興旺;廢:廢棄。指人與事變化發展的各種情況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王安石《祭歐陽文忠文》:“嗚呼!盛衰興廢之理,自古如此。”
    566

    審慎行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ěn shèn xíng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說話辦事周密而謹慎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567

    束身修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ù shēn xiū x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束身:約束自身。約束自身,修養德行
    成語出處:
    三國·魏·阮籍《大人先生傳》:“往者群氣爭奪,萬物死慮,支體不從,身為泥土,根拔枝殊,咸失其所,汝又焉得束身修行,磬折抱鼓。”
    568

    順水行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ùn shuǐ xíng zhōu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“順水推船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四回:“小的聞得老爺補升此任,亦系賈府王府之力,此薛蟠即賈府之親,老爺何不順水行舟,作個整人情,將此案了結,日后也好去見賈府王府。”
    569

    三生有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ān shēng yǒu xì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三生都很幸運。形容極為幸運或難得的好境遇。三生:佛教指前生、今生、來生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王實甫《西廂記》第一本第二折:“今能一見,是小生三生有幸矣。”
    570

    釋知遺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shì yí x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言棄智忘身。指超然物外,與世無爭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史記 屈原賈生列傳》:“釋知遺形兮,超然自喪;寥廓忽荒兮,與道翱翔。”
    571

    身體力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ēn tǐ lì x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親身體驗;努力實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劉安《淮南子 泛論訓》:“圣人以身體之。西漢 戴圣《禮記 中庸》: 力行近乎仁。”
    572

    隨物賦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uí wù fù x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針對客觀事物本身的不同形態給予形象生動的描繪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蘇軾《畫水記》:“畫奔湍巨浪,與山石曲折,隨物賦形,盡水之變,號稱神逸。”
    573

    蛇無頭不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é wú tóu bù x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行:走。比喻一個集體沒有帶頭的就行動不起來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118回:“蛇無頭不行,兵無主自亂,大都棄城逃生,各走各路。”
    574

    身無擇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ēn wú zé x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一身行為遵循法則而無其它選擇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孝經·卿大夫》:“是故非法不言,非道不行,口無擇言,身無擇行。”
    575

    省刑薄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ěng xíng bó li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省:減少;斂:征收。減省刑法,薄征賦稅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東周列國志》第77回:“勤于國政,省刑薄斂,養士訓武,修復關隘。”
    576

    使性傍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ǐ xìng bàng q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使性謗氣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緣傳》第33回:“連這等一下剛毅不屈的仲由老官尚且努唇脹嘴,使性傍氣,嘴舌先生。”
    577

    使性謗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ǐ xìng bàng q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亦作“使性傍氣”。亦作“使性摜氣”。發脾氣;撒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蘭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91回:“這玉簪又氣不憤,使性謗氣,牽家打伙,在廚房內打小鸞,罵蘭香。”
    578

    霜行草宿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uāng xíng cǎo xi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在霜露中行走,草野中息宿。形容奔波勞苦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宋書·孝義傳·孫法宗》:“單身勤苦,霜行草宿,營辦棺惇,造立冢墓,葬送母兄,儉而有禮。”
    579

    掃興而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ǎo xìng ér hu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掃興:指情緒低落。指遇到不如意的事情而情緒低落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湯顯祖《牡丹亭·旅寄》:“早是暮冬,不提防嶺北風嚴,感了寒疾,又無掃興而回之理。”
    580

    使性摜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ǐ xìng guàn q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使性謗氣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27回:“五更鼓出來拜堂,聽見說有婆婆,就惹了一肚氣,出來使性摜氣,磕了幾個頭,也沒有茶,也沒有鞋。”
    * xing成語,xing的成語,帶xing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