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xing的成語 (1242個)

    341

    江山好改,秉性難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āng shān hǎo gǎi,bǐng xìng nán y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舊時俗語。強調人要改變習性是非常困難的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 徐老仆義憤成家》:“常言道得好,江山易改,稟性難移。”
    342

    江山好改,本性難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āng shān hǎo gǎi,běn xìng nán y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江山:山川,河流;移:改變。強調人的習性是很難改變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魯迅《而已集·“意表之外”》:“但‘江山好改,本性難移’,也許后來還要開口。”
    343

    江山可改,本性難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āng shān kě gǎi,běn xìng nán y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江山:山川,河流;移:改變。改變人的本性比改變自然面貌還困難。強調人的習性是很難改變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曾樸《孽海花》第21回:“若說要我改邪歸正,啊呀!江山可改,本性難移。”
    344

    僭賞濫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àn shǎng làn x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賞的不是有功的人,罰的不是有罪的人。泛指賞罰不當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左傳·襄公二十六年》:“善為國者,賞不僭而刑不濫。”
    345

    潔身累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é shēn lèi x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純潔身心,約束自己的行為。累,通“縲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曾鞏《庫部員外郎范君墓志銘》:“士之能修其內,潔身累行者,非自好之篤莫能至,而世亦罕能知之也。”
    346

    矯飾偽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ǎo shì wěi x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矯飾:做作,掩飾。善于掩飾,行為虛偽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陳師道《后山詩話》:“某公用事,排斥端士,矯飾偽行。”
    347

    濟時行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ì shí xíng d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濟:救助。拯救時世,推行王道仁教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楊澄《陳伯玉先生文集后序》:“豈足以知先生之術濟時行道,忠憂之心進進不已哉。”
    348

    及時行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í shí xíng l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及時:抓緊時機。抓緊時機尋歡作樂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新刊大宋宣和遺事》:“人生如白駒過隙,倘不及時行樂,則老大徒傷悲也。”
    349

    借水行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è shuǐ xíng zhōu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借水推船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石玉昆《三俠五義》第46回:“我家老爺是個清官,并無許多銀兩,又說小人借水行舟,希圖這三百兩銀子,將我打了二十板子。”
    350

    江山易改,秉性難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āng shān yì gǎi,bǐng xìng nán y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人的秉性是極難轉變的。即言人性難以改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元曲選·無名氏〈謝金吾〉三》:“可不的山河易改;本姓(性)難移。”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·徐老仆義憤成家》:“常言道得好;江山易改;稟性難移”。《魯迅書信集·九0六·致趙家璧》:“但‘江山好改;本性難移’;無論怎么小心;總不免發一點‘不妥’的議論。”
    351

    江山易改,稟性難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āng shān yì gǎi,bǐng xìng nán y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政體容易更改,本性難于變移,比喻生性風格或既成的事實難以改變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35卷:“常言道得好:‘江山易改,稟性難移。’”
    352

    江山易改,本性難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āng shān yì gǎi,běn xìng nán y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江山:山川,河流;移:改變。改變人的本性比改變自然面貌還困難。強調人的習性是很難改變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無名氏《謝金吾》第三折:“可不的江山易改,本性難移。”
    353

    見性成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àn xìng chéng fó
    成語解釋:
    性:本性。佛教禪宗認為只要“識自本心,見自本性”,就可以成佛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釋惟白《續傳燈錄》卷五:“久參泐潭,潭因問:‘禪師西來單傳心印直指人心,見性成佛,子作么生會?’師曰:‘某甲不會。’”
    354

    景星鳳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ǐng xīng fèng hu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傳說太平之世才能風到景星和鳳凰。后用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杰出的人才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韓愈《與少室李拾遺書》:“朝廷之士,引頸東望,若景星鳳皇之始見也,爭先睹之為快。”
    355

    景星鳳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ǐng xīng fèng hu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景星鳳皇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宣和書譜·隸書敘論》:“學者仰之,如景星鳳凰,爭先見之為快。”
    356

    吉星高照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í xīng gāo zh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吉星:指福、祿、壽三星;古人以為吉祥之星。吉祥之星高高照臨。借指能帶來吉祥的人或事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陳殘云《熱帶驚濤錄》:“那是他在香港當學徒時刺上的,帶有‘吉星高照’之意。”
    357

    鳩形鵠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ū xíng hú m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鳩:斑鳩;鵠:天鵝。像斑鳩的形體(腹部低陷;胸骨空出);像黃鵠的臉面(蒼黃而瘦削)。形容身體瘦削;面容憔悴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黃景仁《尹六丈為我作云峰閣圖歌以為贈》:“弄君筆頭隨意之丹青,使我鳩形鵠面生光瑩。”
    358

    謹行儉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ǐn xíng jiǎn yò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謹慎行事,節省費用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馬致遠《任風子》第三折:“可不道個謹行儉用,十年不富,天之命也。”
    359

    景星麟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ǐng xīng lín fè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言景星鳳凰。比喻杰出的人才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元史 同恕傳》:“自京還,家居三年,縉紳望之若景星麟鳳,鄉里稱為先生而不姓。”
    360

    計行慮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ì xíng lǜ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計:計策。行:實施。慮:考慮。義:道義。實施計策前要考慮到是否合乎道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衛·呂不韋《呂氏春秋·慎行論》:“君子計行慮義,小人計行其利。”
    * xing成語,xing的成語,帶xing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