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xin的成語 (1680個)

    261

    煩心倦目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án xīn juàn m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煩:煩躁,煩惱;倦:厭倦。煩悶的心情,倦怠的眼睛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王實甫《麗春堂》第三折:“閑對著綠樹青山,消遣我煩心倦目,潛入那水國漁鄉,早跳出龍潭虎穴。”
    262

    放心解體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àng xīn jiě t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人心離散、瓦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墨子·尚賢下》:“是故以賞不當賢,罰不當暴,其所賞者已無故矣,其所罰者亦無罪,是以使百姓皆放心解體。”“放”,一本作“攸”。
    263

    費心勞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èi xīn láo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既操心又費力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74回:“三個妖魔,也費心勞力的來報遭信。”
    264

    分心勞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n xīn láo sh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勞:費。分散心力和耗費精神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石玉昆《三俠五義》第27回:“展爺在家一天,倒覺的分心勞神。定于次日起身上杭州。”
    265

    風信年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ng xìn nián huá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女子二十四歲時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高陽《胡雪巖全傳·煙消云散》:“那轎中走出來一個風信年華的麗人,便是年羹堯的愛妾。”
    266

    伈伈睍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ù xīn qǔ t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伈伈xǐn:小心恐懼的樣子。睍睍xiàn:也作“伣伣”,眼睛不敢睜大的樣子。小心害怕或低聲下氣的樣子。唐·韓愈《祭鱷魚文》:“刺史雖駑弱,亦安肯為鱷魚低首下心,伈伈睍睍,為民吏羞,以偷活于此耶?”《明史·鄒智傳》:“及與議事,又唯諾惟謹,伈伈伣伣,若有所不敢,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韓愈《祭鱷魚文》:“刺史雖駑弱,亦安肯為鱷魚低首下心,伈伈睍睍,為吏民羞,以偷活于此邪?”
    267

    拊心泣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ǔ xīn qì xu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內心悲痛之極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舊唐書·良吏傳上·薛大鼎》:“請勿攻河東,從龍門直渡,據永豐倉,傳檄遠近,則足食足兵。既總天府,據百二之所,斯亦拊心泣血之計。”
    268

    放心托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àng xīn tuō d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毫無顧慮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何典》第七回:“趕茶娘只道師姑為女子所做,既然修行念佛,自當謹守清規;故放心托膽,打發女兒去。”
    269

    負心違愿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ù xīn wéi yu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負:辜負。辜負和違背自己的心愿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警世通言》第二十九卷:“浩不能忘舊情,乃遣惠寂密告鶯曰:‘浩非負心,實被季父所逼,復與孫氏結親,負心違愿,痛徹心髓。”
    270

    發硎新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ā xíng xīn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硎:磨刀石。象新磨的刀那樣鋒利。比喻剛參加工作就顯露出出色的才干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莊子·養生主》:“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于硎。”
    271

    腹心相照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ù xīn xiāng zh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腹心:內心;照:映照,見。以真心相見。比喻彼此很知心,達到心心相印的程度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警世通言》卷一:“這相知只幾樣名色:恩德相結者,謂之知己;腹心相照者,謂之知心;聲氣相求者,謂之知音。”
    272

    負薪之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ù xīn zhī bì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負薪:指有病。指背柴勞累,體力還未恢復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平津侯主父列傳》:“臣弘行能不足以稱,素有負薪之病,恐先狗馬填溝壑。”
    273

    腹心之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ù xīn zhī hu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嚴重的禍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司馬光《資治通鑒·后梁太祖乾化元年》:“云代與燕接境,彼若擾我城戍,動搖人情,吾千里出征,緩急難應,此亦腹心之患也。”
    274

    腹心之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ù xīn zhī j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腹心:比喻要害處;疾:疾患。比喻要害處的禍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哀公六年》:“除腹心之疾,而置諸股肱,何益?”
    275

    負薪之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ù xīn zhī j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負薪:指有病。指背柴勞累,體力還未恢復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韓愈《復志賦并序》:“其明年七月,有負薪之疾,退休于居。”
    276

    撫心自問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ǔ xīn zì wè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摸著自己的胸口問問自己。表示自我反省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魯迅《華蓋集 這回是“多數”的把戲》:“倘使我看了《閑話》之后,便撫心自問:‘要是二百人中有一百九十九人入了女大便怎樣?’”
    277

    負薪之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ù xīn zhī yō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意指背柴勞累,體力還未恢復。有病的謙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戴圣《禮記 曲禮上》:“君使士射,不能,則辭以疾,言曰:‘某有負薪之憂。’”
    278

    負薪之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ù xīn zhī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負薪:背柴,借指地位低微的人。下層人或卑賤者的議論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班固傳》:“采擇狂夫之言,不逆負薪之議。”
    279

    負薪之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ù xīn zhī y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負薪:背柴,借指地位低微的人。指地位低微的人說的話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李斯列傳》:“王者不卻眾庶,故能明其德。”司馬貞索隱:“《文子》曰:‘圣人不讓負薪之言,以廣其名。’”
    280

    負薪之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ù xīn zhī z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負薪:背柴,借指地位低微的人;資:資慧能力。指卑賤者的資質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袁紹傳》:“臣以負薪之資,拔于陪隸之中,奉職憲臺,擢授戎校。”
    * xin成語,xin的成語,帶xin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