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xin的成語 (1680個)

    241

    釜底抽薪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ǔ dǐ chōu x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釜:鍋。薪:柴。在鍋底下抽出柴火。比喻從根上解決問題。也指暗中進行破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董卓《上何進書》:“臣聞揚湯止沸,莫若去薪。”
    242

    發短心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à duǎn xīn ch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發短:指年老;心長:智謀深。頭發稀少,心計很多。形容年老而智謀高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左丘明《左傳 昭公三年》:“彼其發短,而心甚長,其或寢處我矣。”
    243

    腹誹心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ù fěi xīn b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心懷不滿,暗中發泄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魏其武安侯列傳》:“不如魏其,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杰壯士與論議,腹誹而心謗。”
    244

    復舊如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ù jiù rú x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復:恢復;如:像。指恢復舊的,就像新的一樣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30回:“好山!自是那大圣回家,這幾日,收拾得復舊如新。”
    245

    覆醬燒薪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ù jiàng shāo x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著作無價值或不受重視
    成語出處:
    康有為《與菽園論詩》詩:“吟風弄月各自得,覆醬燒薪空爾悲。”
    246

    費盡心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èi jìn xīn j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心機:心思;計謀。指用盡了心思。形容千方百計地謀算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戴復古《石屏集 論詩絕句》:“有時勿得驚人句,費盡心機做不成。”
    247

    費盡心思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èi jìn xīn s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心思:計謀。挖空心思,想盡辦法。形容千方百計地謀算
    成語出處:
    曾樸《孽海花》第11回:“后儒牽強附會,費盡心思,不知都是古今學不分明的緣故。”
    248

    佛口蛇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ó kǒu shé x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話雖說得好聽,心腸卻極狠毒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梅鼎祚《玉合記 焚修》:“師父不要罵,動了嗔心,要變白蟒哩。好兩個佛口蛇心。”
    249

    佛口圣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ó kǒu shèng x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言語溫厚,心地慈善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梁紹壬《兩般秋雨庵隨筆》第二卷:“送子觀音殿對云:‘我費盡一片婆心……’佛口圣心,自然入妙。”
    250

    費力勞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èi lì láo x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耗費氣力和心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六十二回:“吾為汝御敵,費力勞心。汝今積財吝賞,何以使士卒效命乎?”
    251

    反裘負薪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ǎn qiú fù x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反裘負芻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桓寬《鹽鐵論·非鞅》:“無異于愚人,反裘而負薪,愛其毛。不知其皮盡也。”
    252

    匪石之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ěi shí zhī x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堅貞不渝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詩經 邶風 柏舟》:“我心匪石,不可轉也。”
    253

    覆餗之釁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ù sù zhī xì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覆:翻;餗:鼎里的食物。鼎足壞了,食物倒出。指因不勝其力而壞事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·蔡謨傳》:“上虧圣朝棟隆之舉,下增微臣覆餗之釁,惶懼戰灼,寄顏無所。”
    254

    防微杜釁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áng wēi dù xì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言防微杜漸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張居正《答上師相徐存齋》十九:“往奉臺翰,憐不肖之愚忠,教以防微杜釁,慎自持愛。”
    255

    非我族類,其心必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i wǒ zú lèi,qí xīn bì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族類:同族人;異:不同。不是我們同族的人,跟我們不是一條心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春秋·魯·左丘明《左傳·成公四年》:“史佚之志有之曰:‘非我族類,其心必異。’楚雖大,非吾族也,其肯字我乎?”
    256

    佛性禪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ó xìng chán x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佛教徒一意修行、清靜寂定之心性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水滸傳》第四五回:“那眾僧都在法壇上看見了這婦人,自不覺都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,一時間愚迷了佛性禪心,拴不定心猿意馬。”
    257

    分心掛腹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n xīn guà f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十分掛念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宋書·王僧達傳》:“山川險阻,吉兇路塞……分心掛腹,實亦私苦。”
    258

    腹心股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ù xīn gǔ gō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腹心:心腹,比喻左右親信;股肱:比喻帝王身邊的得力臣子。形容十分親近且辦事得力的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·元帝紀》:“王敦、王導、周頤、刁協并為腹心股肱。”
    259

    負薪構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ù xīn gòu t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《書·大誥》:“若考作室,既厎法,厥子乃弗肯堂,矧肯構?”孔傳:“以作室喻治政也。父已致法,子乃不肯為堂基,況肯構立屋乎?”后以“負薪構堂”指繼承先人德業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書·大誥》:“若考作室,既厎法,厥子乃弗肯堂,矧肯構?”孔傳:“以作室喻治政也。父已致法,子乃不肯為堂基,況肯構立屋乎?”
    260

    負薪救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ù xīn jiù huǒ
    成語解釋:
    背著柴草去救火。比喻用錯誤的方法去消除災禍,結果使災禍反而擴大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韓非《韓非子 有度》:“其國亂弱矣,又皆釋國法而私其外,則是負薪而救火也,亂弱甚矣。”
    * xin成語,xin的成語,帶xin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