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xiang的成語 (1085個)

    381

    龍驤麟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óng xiāng lín zhè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龍驤,昂舉騰躍貌。麟振,語出《詩·周南·麟之趾》:“鱗之趾,振振公子,于嗟麟兮。”毛傳:“麟,信而應禮,以足至者也。振振,信厚也。”因以“龍驤麟振”喻將軍恩威兼備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麟振,語出《詩·周南·麟之趾》:“鱗之趾,振振公子,于嗟麟兮。”毛傳:“麟,信而應禮,以足至者也。振振,信厚也。”
    382

    癩蝦蟆想吃天鵝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ài xiā má xiǎng chī tiān é r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人沒有自知之明,一心想得到不能到手的東西。癡心妄想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11回:“平兒說道:‘癩蝦蟆想吃天鵝肉,沒人倫的混帳東西,起這樣念頭,叫他不得好死。’”
    383

    兩相情愿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ǎng xiāng qíng yu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兩方面都愿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五回:“太公,你也是個癡漢,既然不兩相情愿,如何招贅做個女婿。”
    384

    兩廂情愿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ǎng xiāng qíng yu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兩廂:雙方;情愿:心里愿意。兩方都愿意;互不勉強。也作“兩相情愿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施耐庵《水滸》:“智深大笑道:‘太公;你也是個癡漢;既然不兩廂情愿;如何招贅做個女婿?’”
    385

    兩賢相厄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ǎng xián xiāng 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厄:迫害。指兩個有才德的人相互迫害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季布欒布列傳》:“高祖急,顧丁公曰:‘兩賢豈相厄哉!’于是丁公引兵而還,漢王遂解去。”
    386

    憐香惜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án xiāng xī y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憐、惜:愛護;愛憐;香、玉:比喻美女。比喻男子對美女的溫存、憐愛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賈仲名《金安壽》:“兩下春心應自懂,憐香惜玉,顛鸞倒鳳,人在錦胡同。”
    387

    另眼相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ìng yǎn xiāng d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以不同于一般的態度對待,指特殊照顧、優待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七回:“不過仗著這些功勞情分,有祖宗時,都另眼相待,如今誰肯難為他?”
    388

    冷眼相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ěng yǎn xiāng d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用冷淡的態度接待。比喻不歡迎或看不起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警世通言》第31卷:“娘子,你夫妻是一世之事,莫要冷眼相看,須將好言諫勸丈夫。”
    389

    另眼相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ìng yǎn xiāng k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用另一種不同于一般的眼光看待。形容對某個人特別重視;不同于尋常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:“不想一見大王,查問來歷,我等一實對,便把我們另眼相看。”
    390

    麟趾呈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ín zhǐ chéng xi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舊時用于賀人生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詩經·周南·關雎序》:“然則關雎麟趾之化,王者之風,故系之周公。”
    391

    浪子宰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àng zǐ zǎi xi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北宋徽宗時宰相李邦彥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三朝北盟會編》:“邦彥嘗自言賞盡天下花,踢盡天下球,做盡天下官,而都人亦呼季彥為浪子宰相。”
    392

    漠不相關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ò bù xiāng gu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彼此毫無關聯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嚴復《有如三保》:“而洙泗之間,弦歌自若,一若漠不相關也者。”
    393

    蠻觸相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án chù xiāng zh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蠻觸:蠻氏、觸氏,《莊子》寓言中的在蝸牛兩角的兩個小國。因細小的緣故而引起的爭端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莊子·則陽》:“有國于蝸之左角者,曰觸氏,有國于蝸之右角者,曰蠻氏。時相與爭地而戰,伏尸數萬,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。”
    394

    矛盾相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áo dùn xiāng xi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向:對著。形容針鋒相對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錢易《南部新書》:“初若矛楯相向,后類江海同歸。”
    395

    夢勞魂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èng láo hún xiǎ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勞:煩。在夢中也思念,思想上不得平靜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高濂《玉簪記·依親》:“我媳婦孤身在那方?痛殺我夢勞魂想。”
    396

    陌路相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ò lù xiāng fé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與陌生人相遇在一起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傳》第八回:“我與你家小姐陌路相逢,欲言恩,恩深難言;欲言情,又無情可言。”
    397

    面面相睹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iàn miàn xiāng d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“面面相覷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清平山堂語本·快嘴李翠蓮記》:“諸親九眷面面相睹,無不失驚。”
    398

    面面相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iàn miàn xiāng k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面面相覷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一零五回:“這一言不打緊,唬得賈政上下人等面面相看,喜得番役家人摩拳擦掌,就要往各處動手。”
    399

    面面相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iàn miàn xiāng ku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“面面相覷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九十四回:“麝月等依言分頭各處追問,人人不曉,個個驚疑。麝月等回來,俱目瞪口呆,面面相窺。”
    400

    面面相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iàn miàn xiāng q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面面:臉對著臉;相:互相;覷:看;瞧。你看我;我看你;互相對著。形容大家因驚懼或無可奈何而互相望著;都不說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釋惟白《續傳燈錄》第六卷:“僧問:‘如何是大疑府人?’師曰:‘畢缽巖中面面相覷。’”
    * xiang成語,xiang的成語,帶xiang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