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ia的成語 (734個)
-
541
夏蟲不可語冰
- 成語拼音:
- xià chóng bù kě yǔ bīng
- 成語解釋:
- 語:談論。不能和生長在夏天的蟲談論冰。比喻時間局限人的見識。也比喻人的見識短淺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·宋·莊周《莊子·秋水》:“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,篤于時也。”
-
542
夏蟲不可語寒
- 成語拼音:
- xià chóng bù kě yǔ hán
- 成語解釋:
- 不能和生長在夏天的蟲談論寒冷。比喻時間局限人的見識。也比喻人的見識短淺
- 成語出處:
-
543
相持不下
- 成語拼音:
- xiāng chí bù xià
- 成語解釋:
- 不下:不能解決。指雙方勢均力敵;互相抗爭;各不相讓;誰也戰勝不了對方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淮陰侯列傳》:“燕齊相持而不下,則劉項之權未有所分也。”
-
544
小癡大黠
- 成語拼音:
- xiǎo chī dà xiá
- 成語解釋:
- 黠:聰慧。指小事糊涂,大事卻很精明
- 成語出處:
- 宋·陸游《出游》:“小癡大黠君無笑,買斷秋光不用錢。”
-
545
下車泣罪
- 成語拼音:
- xià chē qì zuì
- 成語解釋:
- 舊時稱君主對人民表示關切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劉向《說苑 君道》:“禹出見罪人,下車問而泣之。”
-
546
夏蟲疑冰
- 成語拼音:
- xià chóng yí bīng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人囿于見聞,知識短淺。
- 成語出處:
- 語出《莊子 秋水》:“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,拘于虛也;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,篤于時也。”
-
547
夏蟲語冰
- 成語拼音:
- xià chóng yǔ bīng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人的見識短淺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莊周《莊子 秋水》:“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,篤于時也。”
-
548
下車伊始
- 成語拼音:
- xià chē yī shǐ
- 成語解釋:
- 下車:舊指新官剛到任。伊始:開始。舊指新官剛到任;現比喻帶著工作任務剛剛到一個地方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隋書 劉行本傳》:“然臣下車之始,與其為約。此吏故違,請加徒一年。”
-
549
夏蟲朝菌
- 成語拼音:
- xià chóng zhāo jūn
- 成語解釋:
- 意為夏蟲活不到冬天,菌類朝生暮死。比喻極短的生命。
- 成語出處:
- 語出《莊子 秋水》:“夏蟲不可以語于冰。”又《逍遙游》:“朝菌不知晦朔。”
-
550
下車之始
- 成語拼音:
- xià chē zhī shǐ
- 成語解釋:
- 指官吏剛到任所。同“下車伊始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隋書 劉行本傳》:“然臣下車之始,與其為約。”
-
551
下車作威
- 成語拼音:
- xià chē zuò wēi
- 成語解釋:
- 原指封建時代官吏一到任,就顯示威風,嚴辦下屬。后泛指一開頭就向對方顯示一點厲害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漢書·序傳》:“定襄聞伯素貴,年少,自請治劇,畏其下車作威,吏民竦息。”
-
552
瞎燈黑火
- 成語拼音:
- xiā dēng hēi huǒ
- 成語解釋:
- 燈不亮,火滅了。形容十分漆黑
- 成語出處:
- 《人民日報》1976.1.17:“村劇團就要開始演出了,散戲時瞎燈黑火不好走,那路還得加寬!”
-
553
瞎燈滅火
- 成語拼音:
- xiā dēng miè huǒ
- 成語解釋:
- 燈不亮,火滅了。形容夜十分漆黑
- 成語出處:
- 《捻軍歌謠·聽老毛子啦清兵》:“陰天澇雨刮大風,瞎燈滅火屋子空,閨女媳婦牛棚坐,專聽老毛子啦清兵。”
-
554
夏鼎商彝
- 成語拼音:
- xià dǐng shāng yí
- 成語解釋:
- 夏代的鼎,商代的彝器。泛指古董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湯式《一枝花 贈王馬杓》套曲:“縱然道夏鼎商彝休將做寶貝啶,也不似他情忺。”
-
555
心地狹窄
- 成語拼音:
- xīn dì xiá zhǎi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人氣量小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15回:“聽得那白衣秀士王倫的手下人都說道他心地狹窄,安不得人。”
-
556
行而世為天下法
- 成語拼音:
- xíng ér shì wèi tiān xià fǎ
- 成語解釋:
- 行:所作所為;法:效法。言行要謹慎,自己的一言一行要為世人作學習榜樣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·戴圣《禮記·中庸》:“是故君子,動而世為天下道,行而世為天下法,言而世為天下則。”
-
557
遐邇聞名
- 成語拼音:
- xiá ěr wén míng
- 成語解釋:
- 邇:近;遐:遠。形容名聲很大;遠近都知道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玄奘《大唐西域記》:“重學敬德,遐爾著聞。”
-
558
遐邇一體
- 成語拼音:
- xiá ěr yī tǐ
- 成語解釋:
- 謂遠近猶如一個整體。形容協調統一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·司馬相如《難蜀父老》:“遐邇一體,中外褆福,不亦康乎?”
-
559
遐邇知名
- 成語拼音:
- xiá ěr zhī míng
- 成語解釋:
- 遐:遠;邇:近。形容名聲很大,遠近都知道
- 成語出處:
- 清·蒲松齡《聊齋志異·細柳》:“時福為中丞所寵異,故遐邇皆知其名。”
-
560
遐邇著聞
- 成語拼音:
- xiá ěr zhù wén
- 成語解釋:
- 遠近聞名。形容名聲很大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玄奘《大唐西域記·尼波羅國》:“近代有王,號鴦輸代摩,自制《聲明論》,重學敬德,遐邇著聞。”
* xia成語,xia的成語,帶xia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