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wang的成語 (808個)

    141

    國耳忘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uó ěr wàng jiā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國而忘家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賈誼《陳政事疏》:“故化成俗定,則為人臣者主耳忘身,國耳忘家,公耳忘私。”
    142

    國而忘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uó ér wàng jiā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為國事而忘其家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儒林外史》第六回:“但自古道:‘公而忘私,國而忘家。’我們科場是朝廷大典,你我為朝廷辦事,就是不顧私親,也還覺得于心無愧。”
    143

    國耳忘家,公耳忘私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uó ěr wàng jiā,gōng ěr wàng s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為了公事而忘記私事,為了國事而忘記家事。形容一心為公為國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賈誼傳》:“則為人臣者主耳忘身,國耳忘家,公耳忘私,利不茍就,害不茍去,唯義所生。”
    144

    國爾忘家,公爾忘私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uó ěr wàng jiā,gōng ěr wàng s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為了公事而忘記私事,為了國事而忘記家事。形容一心為公為國
    成語出處:
    魯迅《兩地書》:“而當時改革的人,個個似乎有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一種國爾忘家,公爾忘私的氣概。”
    145

    公而忘私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ōng ér wàng s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為了公事而不考慮自己的私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賈誼《治安策》:“化成俗定,則為人臣者,主耳忘身,國耳忘家,公耳忘私,利不茍就,害不茍去,唯義所在。”
    146

    公爾忘私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ōng ěr wàng s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一心為公而忘卻私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李贄《晃錯》:“[晃錯]公爾忘私,而其父又唯知日夜傷晃氏之不安矣。”
    147

    公耳忘私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ōng ěr wàng s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公爾忘私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賈誼《治安策》:“化成俗定,則為人臣者,主耳忘身,國耳忘家,公耳忘私。利不茍就,害不茍去,唯義所在,上之化也。”
    148

    公而忘私,國而忘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ōng ér wàng sī,guó ér wàng jiā
    成語解釋:
    為了公事而忘記私事,為了國事而忘記家事。形容一心為公為國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六回:“但自古道:‘公而忘私,國而忘家。’”
    149

    公耳忘私,國耳忘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ōng ěr wàng sī,guó ěr wàng jiā
    成語解釋:
    為了公事而忘記私事,為了國事而忘記家事。形容一心為公為國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賈誼傳》:“則為人臣者主耳忘身,國耳忘家,公耳忘私,利不茍就,害不茍去,唯義所生。”
    150

    冠蓋往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uān gài wǎng l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冠:禮帽;蓋:車蓬;冠蓋:借指官吏。指官吏們經常來往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傳》第14回:“長安城中,乃冠蓋往來之地。”
    151

    功高望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ōng gāo wàng zhò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功:功勞,功績。望:名望,聲望。功勞和名望都很大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孫梅錫《琴心記·相如受世》:“將軍不必怨悵,你功高望重,不久自明。”
    152

    冠蓋相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uān gài xiāng w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冠蓋:指仁宦的冠服和車蓋,用作官員代稱;相望:互相看得見。形容政府的使節或官員往來不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劉向《戰國策 魏策四》:“魏使人求救于秦,冠蓋相望,秦救不出。”
    153

    國家將亡,必有妖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uó jiā jiāng wáng,bì yǒu yāo ni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妖孽:妖魔鬼怪。國家將要滅亡必定有某種征兆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戴圣《禮記·中庸》:“國家將興,必有禎祥;國家將亡,必有妖孽。”
    154

    國家興亡,匹夫有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uó jiā xīng wáng,pǐ fū yǒu z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匹夫:平民男子。指國家興亡大事,每個平民都有責任
    成語出處:
    周作人《楊柳》:“大抵是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一類的大題目,文章又照例是空泛的。”
    155

    古來今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ǔ lái jīn wǎ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從古代到現代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天然癡叟《石點頭·江都市孝婦屠身》:“古來今往夕陽中,江山依舊在,塔影自凌空。”
    156

    過目不忘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uò mù bù w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看過一遍就不會忘記;形容記憶力強;也形容給人的印象深刻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 苻融載記》:“耳聞則誦,過目不忘,時人擬之王粲。”
    157

    國破家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uó pò jiā w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國家被分割;家室被毀滅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劉琨《答盧諶書》:“國破家亡,親友雕殘。”
    158

    貴人多忘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uì rén duō w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譏誚顯貴者不念舊交。亦嘲人健忘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·恚恨》:“倘也貴人多忘,國士難期,使仆一朝出其不意,與君并肩內閣,側眼相視,公始悔而謝仆,仆安能有色于君乎?”
    159

    貴人多忘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uì rén duō wàng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官位高的人善于忘記。原指地位高的人對人傲慢;不念舊交。后用以嘲諷人健忘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五代 王定保《唐摭言 卷二》:“倘也貴人多忘,國士難期,使仆一朝出其不意,與君并肩內閣,側眼相視,公始悔而謝仆,仆安能有色于君乎?”
    160

    貴人善忘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uì rén shàn w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用來嘲諷人善忘
    成語出處:
    蔡東藩《民國通俗演義》第64回:“就是大帥前日,也曾推舉項城,難道是貴人善忘嗎?”
    * wang成語,wang的成語,帶wang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