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ang的成語 (808個)
-
421
肆意妄行
- 成語拼音:
- sì yì wàng xíng
- 成語解釋:
- 肆意:任意。毫無顧忌地胡作非為
- 成語出處:
- 《五代史演義·自序》:“其狡且羯者,挾詐力以欺凌人世,一或得志,則肆意妄行。”
-
422
神醉心往
- 成語拼音:
- shén zuì xīn wǎng
- 成語解釋:
- 心神陶醉向往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葉式《題》:“此仆所為神醉心往,而竊怪天人之未深識也。”
-
423
順之者昌,逆之者亡
- 成語拼音:
- shùn zhī zhě chāng,nì zhī zhě wáng
- 成語解釋:
- 順:順從;昌:昌盛;逆:違背;亡:滅亡。順從他的就可以存在和發展,違抗他的就叫你滅亡。形容剝削階級的獨裁統治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史記 太史公自序》:“夫陰陽四時,八位,十二度,二十四節各有教令,順之者昌,逆之者不死則亡。”
-
424
順之者興,逆之者亡
- 成語拼音:
- shùn zhī zhě xīng,nì zhī zhě wáng
- 成語解釋:
- 指順從天道的就生存,違背天道的則滅亡。同“順之者昌,逆之者亡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梁啟超《國家思想變遷異同論》:“以萬丈之氣焰,磅礴沖擊于全世界人人之腦中,順之者興,逆之者亡。”
-
425
天羅地網
- 成語拼音:
- tiān luó dì wǎng
- 成語解釋:
- 天空和地面所張設的羅網。比喻嚴密的包圍圈。多指對敵人、逃犯的嚴密的防范。羅:捕鳥的網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無名氏《鎖魔鏡》第三折:“天兵下了天羅地網者,休要走了兩洞妖魔。”
-
426
泰來否往
- 成語拼音:
- tài lái pǐ wǎng
- 成語解釋:
- 否、泰:《周易》中的兩個卦名。否:卦不順利;泰:卦順利;極:盡頭。逆境達到極點,就會向順境轉化。指壞運到了頭好運就來了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周易 否》:“否之匪人,不利君子貞,大往小來。”《周易 泰》:“泰,小往大來,吉亨。”《吳越春秋 勾踐入臣外傳》:“時過于期,否終則泰。”
-
427
徒勞往返
- 成語拼音:
- tú láo wǎng fǎn
- 成語解釋:
- 來來回回白跑。徒勞:白費力氣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何良俊《四友齋叢說》:“若遣京軍遠涉邊境,道路疲勞,未必可用,而沿途騷擾,害亦不細,倘至彼而虜已退,則徒勞往返耳。”
-
428
貪利忘義
- 成語拼音:
- tān lì wàng yì
- 成語解釋:
- 貪求財利,忘卻道義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 姚滴珠避羞惹羞》:“我是此間良人家女兒,在姜秀才家為妾,大娘不容。后來連秀才貪利忘義,竟把來賣與這鄭媽媽家了。”
-
429
天壤王郎
- 成語拼音:
- tiān rǎng wáng láng
- 成語解釋:
- 天壤:指天地之間,即人世間;王郎:指晉王凝之。天地間竟有這種人。原是謝道蘊輕視其丈夫王凝之的話。后比喻對丈夫不滿意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·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賢媛》:“一門叔父,則有阿大中郎;群從兄弟,則有封、胡、遏、末,不意天壤之中,乃有王郎。”
-
430
同生死共存亡
- 成語拼音:
- tóng shēng sǐ gòng cún wáng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彼此間利害一致,生死與共
- 成語出處:
- 毛澤東《開展根據地的減租、生產和擁政愛民運動》:“我黨在根據地內細心地認真地徹底地爭取群眾、和群眾同生死共存亡的任務,較之過去六年有更加迫切的意義。”
-
431
圖身忘國
- 成語拼音:
- tú shēn wàng guó
- 成語解釋:
- 圖:謀取。只謀取個人的利益而不顧國家的安危
- 成語出處:
- 唐·白居易《有木詩序》:“余讀漢書列傳,見佞順媕婀,圖身忘國,如張禹輩者。”
-
432
太上忘情
- 成語拼音:
- tài shàng wàng qíng
- 成語解釋:
- 太上:指圣人。圣人不為情感所動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傷逝》:“圣人忘情,最下不及情,情之所鐘,正在我輩。”
-
433
貪蛇忘尾
- 成語拼音:
- tān shé wàng wěi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只圖眼前利益而不考慮后果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文瑩《玉壺清話》:“貪蛇前行,必忘其尾。”
-
434
脫天漏網
- 成語拼音:
- tuō tiān lòu wǎng
- 成語解釋:
- 謂不受約束地胡作非為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36回:“從前只有九姨太有些,脫天漏網的事做的頂多,銀子少了不要,至少五百起碼,以及幾千幾萬不等。”
-
435
圖王霸業
- 成語拼音:
- tú wáng bà yè
- 成語解釋:
- 圖:謀求;霸業:稱霸。指謀求稱王稱霸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113回:“你這廝只是睦州一伙村夫,量你有甚福祿,妄要圖王霸業,不如及早投降,免汝一死。”
-
436
天無二日,民無二王
- 成語拼音:
- tiān wú èr rì,mín wú èr wáng
- 成語解釋:
- 日:太陽。天上沒有兩個太陽,一國不能同時有兩個國王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·鄒·孟軻《孟子·萬章》:“孔子曰:‘天無二日,民無二王。’舜既為天子矣,又帥天下諸侯以為堯三年喪,是二天子矣。”
-
437
天無二日,土無二王
- 成語拼音:
- tiān wú èr rì,tǔ wú èr wáng
- 成語解釋:
- 日:太陽;土:國土。天上沒有兩個太陽,一國不能同時有兩個國王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·戴圣《禮記·坊記》:“天無二日,土無二王,家無二主,尊無二上。”
-
438
推亡固存
- 成語拼音:
- tuī wáng gù cún
- 成語解釋:
- 推翻行亡道之國,鞏固行存道之邦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尚書·湯誓》:“佑賢輔德,顯忠遂良。兼弱攻昧,取亂侮亡。推亡固存,邦乃其昌。”
-
439
天網恢恢
- 成語拼音:
- tiān wǎng huī huī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作惡的人一定難逃懲罰
- 成語出處:
- 《老子》:“天網恢恢,疏而不失。”
-
440
天網恢恢,疏而不漏
- 成語拼音:
- tiān wǎng huī huī,shū ér bù lòu
- 成語解釋:
- 意思是天道公平,作惡就要受懲罰,它看起來似乎很不周密,但最終不會放過一個壞人。比喻作惡的人逃脫不了國法的懲處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李耳《老子》第73章:“天網恢恢,疏而不失。”
* wang成語,wang的成語,帶wang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