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wai的成語 (208個)

    181

    弦外遺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án wài yí y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弦:樂器上用以發音的絲線、銅絲或鋼絲。言外之意。比喻話語中另有間接透露、沒有明說的意思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戴圣《禮記·樂記》:“清廟之瑟,朱弦而疏越,一倡而三嘆,有遺音聲矣。”
    182

    弦外之響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án wài zhī xiǎ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言外之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王國維《人間詞話》四二:“古今詞人格調之高無如白石,惜不于意境上用力,故覺無言外之味,弦外之響。”
    183

    弦外之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án wài zhī y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指音樂的余音。比喻言外之意,即在話里間接透露,而不是明說出來的意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袁枚《隨園詩話》第三卷:“故言盡而意亦止,絕無弦外之音,味外之味。”
    184

    弦外之意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án wài zhī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弦:樂器上發音的絲線。比喻言外之意;即在話里間接透露;而不是明說出來的意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南史 范曄傳》:“其中體趣,言之不可盡。弦外之意,虛響之音,不知所從而來。”
    185

    逍遙法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āo yáo fǎ w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不受拘束。指犯法的人沒有受到法律制裁 ;仍然自由自在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梁 蕭統《梁昭明集 林鐘六月》:“敬想足下,藏形月府,遁跡冰床,披莊子之七篇,逍遙物外;玩老聃之兩卷,恍惚懷中。”
    186

    逍遙事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āo yáo shì w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①謂犯法者沒有受到法律制裁。亦泛指做壞事或與壞事有牽連的人不受追查。②謂置身事外,毫不關心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包世臣《致廣東按察姚中丞書》:“首禍正兇,逍遙事外。”魯迅《花邊文學·女人未必多說謊》:“關于楊妃,祿山之亂以后的文人就都撒著大謊,玄宗逍遙事外,倒說是許多壞事情都由她。”
    187

    逍遙物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āo yáo wù w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不受外界事物的拘束,自由自在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張孝祥《減字木蘭花·贈尼師舊角奴也》詞:“識破囂塵,作個逍遙物外人。”
    188

    意出望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ì chū wàng w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出乎意料之外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西湖漁隱主人《歡喜冤家》第18回:“六月間,又得宗師錄取一名科舉,意出望外,從此準備進場之事。”
    189

    運籌帷幄之中,決勝千里之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ùn chóu wéi wò zhī zhōng,jué shèng qiān lǐ zhī w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運:運籌;帷幄:軍用帳幕;千里之外:指戰場。在小小的軍帳之內作出正確的部署,能決定千里之外戰場上的勝負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高祖本紀》:“夫運籌帷幄之中,決勝于千里之外,吾不如子房。”
    190

    御敵于國門之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ù dí yú guó mén zhī w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御:抵擋;國門:京都城門,邊界線。將敵人阻擋在境外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鄒·孟軻《孟子·萬章》:“今有御人國門之外者。”
    191

    意料之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ì liào zhī w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沒有想到的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三十五回:“剛才唐兄說國王必是暫緩吉期,那知全出意料之外,并且大動干戈,用兵征剿。”
    192

    意外之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ì wài zhī c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意料之外的錢財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11回:“且說周老爺憑空得了一千五百塊洋錢,也算意外之財,拿了他便一直前往浙江。”
    193

    言外之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án wài zhī w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語言中含而不露的深長意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王國維《人間詞話》二二:“古今詞人格調之高無如白石。惜不于意境上用力,故覺無言外之味,弦外之響,終落第二手。”
    194

    言外之意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án wài zhī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言:語言;之:助詞;相當于“的”。言語之外的意思。指沒有在話里或文章里明說出來的意思。也作“意在言外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葉夢得《石林詩話》下卷:“七言難于氣象雄渾、句中有力,而紆余不失言外之意。”
    195

    溢于言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ì yú yán w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溢:水滿外流,引申為超出。超出語言之外。指某種意思、感情通過語言文字充分表露出來。亦作“溢于言表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葉圣陶《倪煥之》:“鄭重叮嚀的意思,溢于言外。”
    196

    意在言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ì zài yán w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其意在言語、文辭之外。指語意含蓄;讓人自己體會其真正用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司馬光《溫公續詩話》:“古人為詩,貴于意在言外,使人思而得上。”
    197

    至大無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ì dà wú w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至:極。大到極點,外無以加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宋·莊周《莊子·天下》:“至大無外,謂之大一;至小無內,謂之小一。”
    198

    左建外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uǒ jiàn wài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用不正當的手段建立威權,變革法度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史記·商君列傳》:“今君又左建外易,非所以教也。”司馬貞索隱:“左建,謂以左道建立威權也;外易,謂在外革易君命也。”王伯祥注:“左謂失正,外謂失中,故事乖常理叫‘左道’,也叫‘外道’。
    199

    直內方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í nèi fāng w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內心正直、做事方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周易 坤》:“君子敬以直內,義以方外。”
    200

    置身事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ì shēn shì w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置:安放。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。形容對事情漠不關心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22回:“你我且置身事外,袖手旁觀。”
    * wai成語,wai的成語,帶wai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