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tu的成語 (569個)

    221

    立錐之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ì zhuī zhī t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立錐:插錐子。插錐尖的一點地方。形容能容身的極小地方
    成語出處:
    曹冏《六代論》:“子弟無尺寸之封,功臣無立錐之土。”
    222

    馬齒徒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ǎ chǐ tú ch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馬齒徒增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穀梁傳·僖公二年》:“荀息牽馬操璧而前曰:‘璧則猶是也,而馬齒加長矣。’”
    223

    茅茨土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áo cì tǔ jiē
    成語解釋:
    茅草蓋的屋頂,泥土砌的臺階。形容房屋簡陋,或生活儉樸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袁宏《后漢紀 光武帝紀一》:“禮有損益,質文無常,茅茨土階,致其肅也。”
    224

    馬齒徒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ǎ chǐ tú z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馬的牙齒有多少,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齡有多大。比喻自己年歲白白地增加了,學業或事業卻沒有什么成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穀梁傳 僖公二年》:“璧則猶是也,而馬齒加長矣。”
    225

    獼猴騎土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 hóu qí tǔ ni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職位提升很慢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三國志·魏書·鄧艾傳》引《世語》:“君,名公之子,少有文采,故守吏職;獼猴騎土牛,又何遲也。”
    226

    末路窮途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ò lù qióng t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窮途:處境困窘。無路可走。比喻處境極端困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吳越春秋 王僚伎公子光傳》:“子胥曰:‘夫人賑窮途,少飯亦何嫌哉?”
    227

    民情土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n qíng tǔ s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一地的人情世故,風俗習慣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惲敬《與福子申》:“順德近接省會,民情土俗,仁弟必一一措置得宜。”
    228

    面如灰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iàn rú huī t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“面如土色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蒲松齡《聊齋志異·西湖主》:“既而斜日西轉,眺望方殷,女子坌息急奔而入,曰:‘殆矣!多言者泄其事于王妃,妃展巾抵地,大罵狂傖,禍不遠矣!’生大驚,面如灰土,長跽請教。”
    229

    面如土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iàn rú tǔ s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土色:灰黃色。臉色像泥土的顏色一樣。形容非常恐懼的樣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敦煌變文集 捉季布傳文》:“歸到壁前看季布,面如土色結眉額。”
    230

    名師出高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ng shī chū gāo t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高明的師傅一定能教出技藝高的徒弟。比喻學識豐富的人對于培養人才的重要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錢鐘書《圍城》:“顧先生搖頭道:‘唉!名師出高徒,名師出高徒。”
    231

    面色如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iàn sè rú t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面如土色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一回:“驚得洪太尉目睜口呆,罔知所措,面色如土,奔到廊下,只見真人向前叫苦不迭。”《西湖二集·吳越王再世索江山》:“董昌面色如土。眾兵都面面廝覷,不敢則聲。”
    232

    茅室土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áo shì tǔ jiē
    成語解釋:
    茅草蓋的屋,泥土砌的臺階。形容房屋簡陋,生活儉樸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班固傳》:“扶風掾李育,經明行著,教授百人,客居杜陵,茅室土階。”
    233

    民生涂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n shēng tú t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涂:泥沼;炭:炭火。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。形容人民處于極端困苦的境地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尚書 仲虺之誥》:“有夏昏德,民墜涂炭。”《晉書 苻丕載記》:“先帝晏駕賊庭,京師鞠為戎穴,神州蕭條,生靈涂炭。”
    234

    木石為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ù shí wéi t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徒:同類。與樹木石頭為伴。指寄情山水,不問世事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新唐書·柳宗元傳》:“用是更樂暗默,與木石為徒,不復致意。”
    235

    謀圖不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óu tú bù gu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謀劃進行違法、叛逆等活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·王彬傳》:“兄抗旌犯順,殺戮忠良,謀圖不軌,禍及門戶。”
    236

    墨突不黔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ò tū bù qi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墨突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·班固《答賓戲》:“孔席不暖,墨突不黔。”
    237

    迷途失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 tú shī ǒu
    成語解釋:
    迷途:迷失道路;偶:伴侶。迷失了道路,丟失了朋友。指遭到不幸或陷于孤獨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宋·顏延之《庭誥文》:“慌若迷途失偶,黡如深夜撤燭。”
    238

    迷途知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 tú zhī f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迷途:迷路;反:反回。迷了路知道回來。比喻犯了錯誤能改正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南史 陳伯之傳》:“夫迷途知反,往哲是與。”
    239

    迷途知返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 tú zhī f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迷途:迷失道路;返:回來。迷失了道路;知道后改到正路上來。比喻犯了錯誤后;知道改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陳壽《三國志 魏志 袁術傳》:“以身試禍,豈不痛哉!若迷而知返,尚可以免。”
    240

    難得糊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án dé hú t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人在該裝糊涂的時候難得糊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林語堂《中國人之聰明》:“鄭板橋曰:‘難得糊涂’。”
    * tu成語,tu的成語,帶tu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