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tu的成語 (569個)

    201

    孔席墨突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ǒng xí mò t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意是孔子、墨子四處周游,每到一處,坐席沒有坐暖,灶突沒有熏黑,又匆匆地到別處去了。形容忙于世事,各處奔走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淮南子·修務訓》:“孔子無黔突,墨子無暖席。”漢·班固《答賓戲》:“是以圣哲之治,棲棲遑遑,孔席不暖,墨突不黔。”
    202

    狼奔豕突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áng bēn shǐ t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豕:豬。像狼那樣奔跑;像豬那樣沖撞。比喻成群的壞人到處亂闖;任意搔擾;或敵人倉皇逃跑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歸莊《擊筑余音 重調》:“有幾個狼奔豕突的燕和趙,有幾個狗屠驢販的奴和盜。”
    203

    狼奔兔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áng bēn tù tuō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倉皇逃竄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冷眼觀》第四回:“遠遠聽見吆喝之聲,由遠而近……眾人手忙腳亂,將桌上杯盤收拾干凈,轉眼間,狼奔兔脫,如鳥獸散去。”
    204

    老大徒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ǎo dà tú sh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老大:年紀大;徒:徒然。年老了還一事無成只好悲傷而已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宋·郭茂倩《樂府詩集·長歌行》:“百川東到海,何時復西歸。少壯不努力,老大徒傷悲。”
    205

    老大徒傷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ǎo dà tú shāng bē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老大:年紀大;徒:徒然。年老了還一事無成只好悲傷而已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宋·郭茂倩《樂府詩集·長歌行》:“百川東到海,何時復西歸。少壯不努力,老大徒傷悲。”
    206

    勵精圖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ì jīng tú z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勵:原作厲;振作;振奮;精:精神;圖:設法;謀求;治:治理國家。振奮精神;想辦法治理好國家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宋史 神宗紀贊》:“厲精圖治,將大有為。”
    207

    厲精圖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ì jīng tú z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圖:謀求,設法。厲:奮勉。治:治理。振奮精神,設法把國家治理好。亦作“勵精圖治”、“厲精求治”、“厲精為治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邵博《聞見后錄》第23卷:“熙寧中,王介甫初參大政,神考方厲精圖治。”
    208

    老馬識途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ǎo mǎ shí t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識:認得;途:路。老馬能認識走過的道路。比喻年紀大的人;富有經驗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韓非《韓非子 說林上》:“管仲、隰朋從于桓公伐孤竹,春往冬返,迷惑失道。管仲曰:‘老馬之智可用也。’乃放老馬而隨之。遂得道。”
    209

    黎庶涂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í shù tú t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人們處于水深火熱的境地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 劉元海載記》:“黎庶涂炭,靡所控告。”
    210

    狼突鴟張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áng tū chī zh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像狼一樣奔突,像鷂鷹一樣張開翅膀。形容壞人猖狂囂張到了極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林則徐《會諭澳同知再行諭餉義律繳土兇稿》:“如此狼突鴟張,豈能將就姑容,致貽民害。”
    211

    列土封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è tǔ fēng ji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列:同“裂”;封疆:劃定疆界。帝王將土地分封給大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漢書·谷永傳》:“方制海內非為王子,列土封疆非為諸候,皆以為民也。”
    212

    列土分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è tǔ fēn máo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受封為諸侯。古代天子分封諸侯時,用白茅裹著社壇上的泥土授予被封者,象征土地和權力,稱為“列土分茅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鄭光祖《三戰呂布》第一折:“軍前累立功勞大,列土分茅受大封。”
    213

    裂土分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è tǔ fēn má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古代分封諸侯時,用白茅裹著的泥土授予被封的人,象征授予土地和權力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尚書 禹貢》:“厥貢惟土五色。”孔穎達疏:“王者封五色土以為社,若封建諸侯則各割其方色土與之,使歸國立社……四方各依其方色皆以黃土覆之,其割土與之時,苴以白茅,用白茅裹土與之。
    214

    累土聚沙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ěi tǔ jù shā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積累收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魏書 釋老志》:“茍能精致,累土聚沙,福鐘不朽。”
    215

    狼突豕竄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áng tū shǐ cu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狼奔豕突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錢謙益《資政大夫兵部尚書申公神道碑銘》:“狼突豕竄,無一尉一堠能少婕其角距者。此公之言驗于事后者也。”
    216

    累土至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ěi tǔ zhì sh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由小到大,積少成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張君房《云笈七簽》第九十卷:“累絲至疋,累土至山,累業至圣,累靈至真,故萬里之涉累足乃達。”
    217

    離鄉背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í xiāng bèi t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離鄉別土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張浩養《一枝花·詠喜雨》套曲:“恨流民尚在途,留不住都棄業拋家,當不得也離鄉背土。”
    218

    離鄉別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í xiāng bié t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“離鄉背井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元稹《花栽》詩:“買得山花一兩栽,離鄉別土易摧頹。”
    219

    另有企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ìng yǒu qǐ t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成語出處:
    220

    另有所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ìng yǒu suǒ t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圖:圖謀。指有別的目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路遙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一卷第17章:“她到這縣城的高中是另有所圖的——說不定在這兩年中,她能高攀一個條件好的男人。”
    * tu成語,tu的成語,帶tu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