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tou的成語 (738個)

    481

    頭會箕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óu huì jī f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頭會箕斂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淮南子·氾論訓》:“頭會箕賦,輸于少府。”高誘注:“頭會,隨民口數,人責其稅;箕賦,似箕然斂民財,多取意也。”
    482

    投河覓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óu hé mì jǐ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即尋死覓活。鬧著要死要活。多指用自殺來嚇唬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俞平伯《中年》:“但是在另一方面,說非看不可,或者沒有得看,就要跳腳拍手,以至于投河覓井。”
    483

    頭昏目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óu hūn mù xu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頭昏目暈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烏蘭巴干《草原上的馴馬姑娘》:“我仿佛置身在波濤洶涌的大海中,有點頭昏目眩。”
    484

    頭昏目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óu hūn mù y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言頭昏眼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93回:“賈政看了,氣的頭昏目暈。”
    485

    頭昏腦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óu hūn nǎo mè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言頭昏腦脹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趙明道《斗鵪鶉·題情》套曲:“困騰騰頭昏腦悶。”
    486

    頭昏腦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óu hūn nǎo xu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頭昏腦脹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魯迅《吶喊·社戲》:“其中有一篇,大意仿佛說,中國戲是大敲,大叫,大跳,使看客頭昏腦眩,很不適于劇場。”
    487

    頭昏腦脹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óu hūn nǎo zh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頭腦發昏。形容人的繁忙或事物毫無頭緒;使人厭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葉圣陶《友誼》:“'她又不是發燒發得頭昏腦脹的'。一個說,'只是那條腿不能走'。”
    488

    偷合取容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ōu hé qǔ r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奉承迎合別人,使自己能茍且地生活下去。同“偷合茍容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史記 白起王翦列傳論》:“偷合取容,以至圽身。”
    489

    投懷送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óu huái sòng b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投入別人的懷抱以博取歡心。借指投靠
    成語出處:
    高陽《胡雪巖全傳·紅頂商人》:“凡是富春江上‘江山船’中投懷送抱的船娘,一上岸都以阿狗嫂為居停。”
    490

    偷寒送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ōu hán sòng nu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暗里照顧寒暖。比喻奉承拍馬。也比喻對人關切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無名氏《神奴兒》:“看起來偷寒送暖,都是你這老弟子。”
    491

    頭昏眼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óu hūn yǎn 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言頭昏眼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23卷:“只見一伙人團團圍住一個老者,你拉我扯,你問我問,纏得一個頭昏眼暗。”
    492

    頭昏眼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óu hūn yǎn huā
    成語解釋:
    頭腦昏暈,眼睛發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13卷:“一氣氣得頭昏眼花,飲食多絕了。”
    493

    頭昏眼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óu hūn yǎn y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頭腦暈亂,眼睛昏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錢彩《說岳全傳》第25回:“李太師被張保背著飛跑,顛得頭昏眼暈。”
    494

    偷雞不著蝕把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ōu jī bù zhe shí bǎ m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俗語。雞沒有偷到,反而損失了一把米。比喻本想占便宜反而吃了虧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錢彩《說岳全傳》第25回:“這艄公好晦氣!卻不是‘偷雞不著,反折了一把米’?”
    495

    投機倒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óu jī dǎo b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利用時機;使用違法手段擾亂市場;牟取暴利。投機:利用時機鉆空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浩然《艷陽天》第47章:“投機倒把是不符合政策條文的事情,彎彎繞那家伙能干這樣傻事?”
    496

    偷雞盜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ōu jī dào gǒu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偷雞摸狗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26回:“每日卻自和西門慶在樓上任意取樂,卻不比先前在王婆房里,只是偷雞盜狗之歡,如今家中又沒人礙眼,任意停眠整宿。”
    497

    投間抵隙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óu jiān dǐ x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“投隙抵巇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陳田《明詩紀事丁簽》:“此輩投間抵隙,誣上行私,一言一笑,都有機關;一止一行,揣知上意。”
    498

    頭焦額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óu jiāo é l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十分狼狽窘迫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尺牘新抄》第七卷:“非苦非甜,人之頭焦額爛,脫之無奈絲牽。”
    499

    偷雞摸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ōu jī mō gǒ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小偷小摸。也指亂搞男女關系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46回:“小人如今在此,只做得些偷雞盜狗的勾當,幾時是了;跟隨二位哥哥上山去,卻不好?”
    500

    投機取巧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óu jī qǔ qi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用不正當的手段謀取私利。現指不付出艱苦的勞動;想靠小聰明來取得成功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陳毅《反對美帝國主義侵略中東》詩:“投機取巧最可恥。”
    * tou成語,tou的成語,帶tou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