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tou的成語 (738個)

    361

    評頭品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íng tóu pǐn z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評、品:評論;區分高低優劣。原指無聊的人評論婦女的容貌;后泛指發表評論;隨意挑剔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蒲松齡《聊齋志異 阿寶》:“女起遽去,眾情顛倒,評頭品足,紛紛如狂。”
    362

    品頭評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ǐn tóu píng z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指輕浮地議論婦女的容貌。現也比喻對人對事任意挑剔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蒲松齡《聊齋志異》:“眾情顛倒,品頭論足,紛紛如狂。”
    363

    捧頭鼠竄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ěng tóu shǔ cu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抱著腦袋,象老鼠似地逃竄。形容倉皇逃跑的狼狽相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漢書 蒯通傳》:“常山王奉(捧)頭鼠竄,以歸漢王。”
    364

    披頭散發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ī tóu sàn f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披:散開;一頭長發凌亂地披著。形容慌亂、狼狽或懶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22回:“那張三又挑唆閻婆去廳上披頭散發告道:‘宋江實是宋清隱藏在家,不令出官。’”
    365

    蓬頭散發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éng tóu sàn f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頭發披垂,非常散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百川《綠野仙蹤》第60回:“眾役將婆子打的蓬頭散發,和開路鬼一般。”
    366

    品頭題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ǐn tóu tí z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亦作“品頭論足”。①指無聊的人隨意議論婦女的容貌體態。②現亦比喻在小節上一味挑剔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蒲松齡《聊齋志異·阿寶》:“[生]遙見有女子憩樹下,惡少年環如墻堵。眾曰:‘此必阿寶也。’趨之,果寶也。審諦之,娟麗無雙。少傾人益稠。女起遽去。眾情顛倒,品頭題足,紛紛若狂。
    367

    蓬頭跣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éng tóu xiǎn z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蓬:散亂。跣:赤腳。頭發散亂,雙腳赤裸。形容人衣冠不整,十分狼狽或困苦之狀。亦作“披頭跣足”、“蓬頭赤腳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喻世明言》第27卷:“買臣妻的后夫亦在役中,其妻蓬頭跣足,隨伴送飯。”
    368

    披頭跣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ī tóu xiǎn z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跣足:光腳。頭發散亂,打著赤腳。形容十分狼狽或窮困潦倒的樣子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41回:“軍士曰:‘恰才見甘夫人披頭跣足,相隨一伙百姓婦女,投南而走。’”
    369

    平頭正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íng tóu zhèng li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相貌端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46回:“這個大老爺,真真太下作了!略平頭正臉的,他就不能放手了。”
    370

    棄暗投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ì àn tóu m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棄:背棄;暗:黑暗;明:光明。拋棄反動的一面;投向光明的一面。形容斷絕舊的一切;投向新的、有光明的前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:“公何不棄暗投明,共成大業?”
    371

    去暗投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ù àn tóu m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脫離黑暗勢力,走向光明的道路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太平天國·洪仁玕《英杰歸真》:“今愚弟來歸,實是去暗投明,脫鬼成人之幸。”
    372

    槍打出頭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āng dǎ chū tóu ni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出頭鳥:飛在鳥群前面或把頭先從窩里伸出來的鳥,比喻表現突出或領頭的人。比喻冒尖的人容易遭殃
    成語出處:
    姜樹茂《漁島怒潮》第20章:“所以,武工隊決定來個槍打‘出頭鳥’,鎮壓了他。”
    373

    棄甲投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ì jiǎ tóu gē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放下武器。表示投降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彭芬《署督部堂與司道紳耆致全省官紳電》:“仍先廣行諭告,使眾周知:但能棄甲投戈,決不究其既往。”
    374

    強龍不壓地頭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áng lóng bù yā dì tóu sh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實力強大者也難對付當地的勢力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45回:“你也忒自重了,更不讓我遠鄉之僧--也罷,這正是'強龍不壓地頭蛇'。”
    375

    窮鳥投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óng niǎo tóu r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投:投入。無處可飛的鳥被迫投入人的懷抱。比喻因處境艱難而投靠別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北齊書·元韶傳》:“窮鳥投人,尚或矜愍,況諸王如何棄乎?”
    376

    器鼠難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ì shǔ nán t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器:用具。躲在器物旁邊的老鼠難以捕捉。比喻壞人有了庇護就難以懲治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鄭若庸《玉玦記·投賢》:“君言且英讎,他轍魚方困,器鼠難投,小哥不要反了面。”
    377

    齊頭并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í tóu bìng jì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幾支隊伍并行前進。也指幾個事情同時展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周恩來《在上海科學技術工作會議上的講話》:“實事求是,循序前進,齊頭并進,迎頭趕上。”
    378

    墻頭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áng tóu c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無主見的人、順風倒的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馮志《敵后武工隊》第23章:“一個人為國家要寧折不彎,別做墻頭草。”
    379

    拳頭產品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uán tóu chǎn pǐ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企業特有的、別人難以勝過的看家產品
    成語出處:
    吳茂盛《駐京辦》第十章:“茶籽油爽滑清香、味醇濃厚,營養豐富,乃油中極品,是我們香州著名的拳頭產品。”
    380

    巧偷豪奪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ǎo tōu háo duó
    成語解釋:
    詐取與強搶。常用以形容不擇手段獲取財物或權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蘇軾《次韻米芾二王書跋尾》詩:“巧偷豪奪古來有,一笑誰似癡虎頭。”
    * tou成語,tou的成語,帶tou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