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tou的成語 (738個)

    181

    竿頭一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ān tóu yī b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更進一步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梁啟超《南海康先生傳》:“勇猛精進,竿頭一步。”
    182

    崗頭澤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āng tóu zé d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唐代極重視世族,崔、盧、李、鄭為甲門四姓,稱盧氏為崗頭盧,李氏為澤底李。泛稱豪門世族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元稹《去杭州》:“駿骨鳳毛真可貴,崗頭澤底何足論。”
    183

    狗血淋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ǒu xuè lín t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舊時迷信說法,謂狗血淋在妖人頭上,就可使其妖法失靈。后形容罵得很兇,使被罵者如淋了狗血的妖人一樣,無言以對,無計可施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全傳》第五十三回:“馬知府道:‘必然是個妖人!’教去取些法物來。牢子、節級將李逵捆翻,驅下廳前草地里,一個虞候掇一盆狗血沒頭一淋。”
    184

    狗血噴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ǒu xuè pēn t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被狗的血噴了一頭。形容罵得很兇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蘭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詞話》第64回:“一清早辰,吃他罵的狗血噴了頭。”
    185

    掛羊頭,賣狗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uà yáng tóu,mài gǒu r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以好的名義做招牌,實際上兜售低劣的貨色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釋普濟《五燈會元》卷十六:“懸羊頭,賣狗肉,壞后進,初幾滅。”
    186

    掛羊頭賣狗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uà yáng tóu mài gǒu r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以好的名義做幌子,實際上名不副實或做壞事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釋惟白《續傳燈錄》第31卷:“懸羊頭,賣狗肉,知它有甚憑據。”
    187

    話不投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à bù tóu j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投機:意見相合。指意見或觀點看法等不一致;說不到一起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張國賓《薛仁貴》第三折:“我則怕言無關典,話不投機。”
    188

    話不投機半句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à bù tóu jī bàn jù duō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彼此心意不同,談話不能相契,干脆就沉默不言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貪夢道人《彭公案》第26回:“這日大家暢飲,正是‘酒逢知己千杯少,話不投機半句多’,不知不覺,喝了個酩酊大醉。”
    189

    話不相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à bù xiāng t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言話不投機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無名氏《望江亭》第三折:“我和他話不相投,我可便見他呵。”
    190

    毀方投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ǐ fāng tóu yu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拋棄立身行事準則,曲意投合別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葛洪《抱樸子·漢過》:“毀方投圓,面從響應者,謂之‘絕倫之秀’。”
    191

    好馬不吃回頭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ǎo mǎ bù chī huí tóu c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有作為的人不走回頭路
    成語出處:
    周立波《山鄉巨變》上卷:“好馬不吃回頭草,我既出了門,就是不再打算回去的。”
    192

    黃毛丫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áng máo yā t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年幼不明事理的女孩子
    成語出處:
    錢鐘書《圍城》:“為了一個黃毛丫頭,就那么憤世嫉俗,真是小題大做!”
    193

    汗青頭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àn qīng tóu b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書成人老。語出唐劉知幾《史通·忤時》:“每欲記一事載一言,皆閣筆相視,含毫不斷。故頭白可期,而汗青無日。”
    成語出處:
    語出唐·劉知幾《史通·忤時》:“每欲記一事載一言,皆閣筆相視,含毫不斷。故頭白可期,而汗青無日。”
    194

    恨如頭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èn rú tóu c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非常可惡,令人痛恨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26回:“家人、婆娘,兩天要打八頓。這些人都恨如頭醋。”
    195

    換日偷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àn rì tōu t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暗中改變事物的真相,以達到蒙混欺騙的目的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屠隆《彩毫記 宮禁生讒》:“叵耐狂生詩太狂,只愁謗語外傳揚,但憑換日偷天手,難免嘲風弄月殃。”
    196

    韓壽偷香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án shòu tōu xi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晉韓壽美姿容,賈充辟為司空掾。充少女午見而悅之,使侍婢潛修音問,及期往宿,家中莫知,并盜西域異香贈壽。充僚屬聞壽有奇香,告于充。充乃考問女之左右,具以狀對。充秘其事,遂以女妻壽。見《晉書·賈謐傳》、南朝宋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惑溺》。后因以“韓壽偷香”為男女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·賈謐傳》、南朝宋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惑弱》載:晉韓壽美姿容,賈充辟為司空掾。充少女午見而悅之,使侍婢潛修音問,及期往宿,家中莫知,并盜西域異香贈壽。充僚屬聞壽有奇香,告于充。充乃考問女之左右,具以狀對。充秘其事,遂以女妻壽。
    197

    灰頭草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ī tóu cǎo m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佛教語,指菩薩為度化眾生而隨機應現各種混同凡俗的化身。也指面容污穢或討了沒趣懊喪的樣子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楊景賢《西游記》第一本第一出:“娘子,灰頭草面不打扮,倘或江上遇著相知朋友,怎生廝見。”
    198

    昏頭打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ūn tóu dǎ n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昏頭搭腦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老舍《駱駝祥子》九:“祥子幾乎沒有力量邁出大門坎去。昏頭打腦的,腳還在門坎內,借著街上的燈光,已看見了劉姑娘。”
    199

    昏頭搭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ūn tóu dā n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頭腦昏沉,糊里糊涂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禇人獲《隋唐演義》第十一回:“一個新年里,弄得昏頭搭腦,沒些清楚。”
    200

    昏頭搭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ūn tóu dā n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頭腦發昏,糊里糊涂或精神不振的樣子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史槃《鶼釵記·蕭豪》:“他撮空布橋,我昏頭搭惱。”
    * tou成語,tou的成語,帶tou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