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tong的成語 (687個)

    161

    簡要清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ǎn yào qīng tō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處事簡練扼要,明白通達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語出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賞譽》:“吏部郎闕,文帝問其人于鍾會,會曰:‘裴楷清通,王戎簡要,皆其選也。’”
    162

    狂歌痛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uáng gē tòng yǐ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狂:越出常度;痛:痛快,盡情。歡暢飲酒,縱情唱歌。形容喜悅的心情
    成語出處:
    金·元好問《摸魚兒》:“千秋萬古,為留待騷人,狂歌痛飲,來訪雁丘處。”
    163

    可同患,難處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ě tóng huàn,nán chǔ 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患:患難;處:相處,交往。只能共患難,不能同安樂。指忘恩負義的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越王勾踐世家》:“且勾踐為人,可與同患,難與處安。”
    164

    蘭艾同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án ài tóng f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蘭花跟艾草一起燒掉。比喻不分好壞,一同消滅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 孔坦傳》:“蘭艾同焚,賢愚所嘆。”
    165

    力不同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ì bù tóng kē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科:同一等級。指人的力量有強弱,不能等同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八佾》:“射不主皮,為力不同科,古之道也。”
    166

    六耳不同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ù ěr bù tóng m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意是三個人知道就不能保守秘密。后也比喻輕信傳聞的話沒有益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釋普濟《五燈會元》:“六耳不同謀。且去,來日來。”
    167

    李郭同船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ǐ guō tóng chu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李郭同舟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呂渭老《水調歌頭·陳性孺不相見十年》詞:“聞道山陰回棹,相去都無百里,李郭可同船。”
    168

    李郭同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ǐ guō tóng zhōu
    成語解釋:
    《后漢書·郭太傳》:“郭太字林宗,太原界休人也。家世貧賤……乃游于洛陽。始見河南尹李膺,膺大奇之,遂相友善,于是名震京師。后歸鄉里,衣冠諸儒送至河上,車數千兩。林宗唯與李膺同舟而濟,眾賓望之,以為神仙焉。”后因以“李郭同舟”、“李郭同船”比喻知已相處,不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后漢書·郭太傳》:“郭太字林宗,太原界休人也。家世貧賤……乃游于洛陽。始見河南尹李膺,膺大奇之,遂相友善,于是名震京師。后歸鄉里,衣冠諸儒送至河上,車數千兩。林宗唯與李膺同舟而濟,眾賓望之,以為神仙焉。”
    169

    龍胡之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óng hú zhī tò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《漢書·郊祀志上》:“黃帝采首山銅,鑄鼎于荊山下。鼎既成,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。黃帝上騎,群臣后宮從上龍七十馀人,龍乃上去……百姓卬望黃帝既上天,乃抱其弓與龍涘號。”后因以“龍胡之痛”指喪親之痛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漢書·郊祀志上》:“黃帝采首山銅,鑄鼎于荊山下。鼎既成,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。黃帝上騎,群臣后宮從上龍七十馀人,龍乃上去……百姓卬望黃帝既上天,乃抱其弓與龍涘號。”
    170

    戮力同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ù lì tóng x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戮力:合力;同心:齊心。齊心合力。形容團結一致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成公十三年》:“昔逮我獻公,及穆公相好,戮力同心,申之以盟誓,重之以昏姻。”
    171

    令人痛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ìng rén tòng x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讓人悲憤痛恨
    成語出處:
    鄧小平《在北方局黨校整風動員會上的講話》:“特別是我們這些負責的同志還有不少的歪風,給予工作的損害也是令人痛心的。”
    172

    累世通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ěi shì tōng jiā
    成語解釋:
    累:接連;通家:世交。世世代代互相交好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續漢書》:“先君孔子與君先人李老君,同德比義而相師友,則融與君累世通家也。”
    173

    臨潼斗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ín tóng dòu b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夸耀豪富、爭強賭勝的行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75回:“于是天天宰豬割羊,屠鵝戮鴨,好似臨潼斗寶一般,都要賣弄自己家的好廚役好烹炮。”
    174

    六通四達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ù tōng sì dá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四通八達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張君房《云笈七簽》第49卷:“今謂明義各自為宜,少多非為定準,如六通四達,豈止三耶!”
    175

    六通四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ù tōng sì p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上下四方和春秋四時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宋·莊周《莊子·天道》:“明于天,通于圣,六通四辟于帝王之德者,其自為也,昧然無不靜者矣。”
    176

    里通外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ǐ tōng wài guó
    成語解釋:
    里通:暗中勾結。與國外反動勢力暗中勾結;盜賣本國的情報或國家利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魯迅《且介亭雜文 病后雜談之余》:“ 大則指為‘里通外國’,就是現在之所謂‘漢奸’。”
    177

    狼羊同飼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áng yáng tóng s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把壞人同好人一樣對待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張居正《答兩廣凌洋山計羅旁善后》:“若但務招徠,不加審別,蘭棘并植,狼羊同飼,將復為昔日之羅旁矣。”
    178

    連枝同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án zhī tóng q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《呂氏春秋·精通》:“故父母之于子也,子之于父母也,一體而兩分,同氣而異息。”舊題漢蘇武《詩》之一:“況我連枝樹,與子同一身。”后以“連枝同氣”比喻同胞兄弟姐妹或情如兄弟的親密關系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呂氏春秋·精通》:“故父母之于子也,子之于父母也,一體而兩分,同氣而異息。”舊題漢蘇武《詩》之一:“況我連枝樹,與子同一身。”
    179

    密不通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ì bù tōng f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包圍緊密或防衛嚴密,連風也透不進去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紀君祥《趙氏孤兒》第二折:“但要訪的孤兒有影蹤,必然把太平莊上兵圍擁,鐵桶般密不通風。”
    180

    目達耳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ù dá ěr tō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感覺靈敏,非常聰明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袁康《越絕書·外傳記策考》:“噽為人覽聞辯見,目達耳通,諸事無所不知。”
    * tong成語,tong的成語,帶tong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