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ing的成語 (226個)
-
121
舍實聽聲
- 成語拼音:
- shě shí tīng shēng
- 成語解釋:
- 不察實際,只聽虛名
- 成語出處:
- 漢·王符《潛夫論·實貢》:“周顯拘時,故蘇秦;燕噲利虛譽,故讓子之;皆舍實聽聲,嘔哇之過也。”
-
122
四亭八當
- 成語拼音:
- sì tíng bā dàng
- 成語解釋:
- 亭、當:即停當,妥貼。形容一切事情都安排得十分妥貼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朱熹《答呂伯恭書》:“不知如何整頓得此身心四亭八當,無許多凹凸也。”
-
123
四停八當
- 成語拼音:
- sì tíng bā dāng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四亭八當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朱熹《朱子語類》第11卷:“須要熟看熟思,久久之間,自然見個道理,四停八當。”
-
124
黍秀宮庭
- 成語拼音:
- shǔ xiù gōng tíng
- 成語解釋:
- 相傳西周亡后,所有舊時的宗廟宮室盡為禾黍之地。后遂以“黍秀宮庭”作為感慨亡國之詞。語本《詩 王風 黍離序》:“黍離,閔宗周也。周大夫行役,至于宗周,過故宗廟宮室,盡為禾黍,閔周室之顛覆,仿徨不忍去。”
- 成語出處:
- 語出《詩·王風·黍離序》:“黍離,閔宗周也。周大夫行役,至于宗周,過故宗廟宮室,盡為禾黍,閔周室之顛覆,仿徨不忍去。”
-
125
掃穴犁庭
- 成語拼音:
- sǎo xué lí tíng
- 成語解釋:
- 掃蕩其居處,犁平其庭院。比喻徹底摧毀敵方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42回:“有此機會,掃穴犁庭,指顧間事。”
-
126
樹欲靜而風不停
- 成語拼音:
- shù yù jìng ér fēng bù tíng
- 成語解釋:
- 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。現也比喻階級斗爭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。同“樹欲靜而風不止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孔子家語·致思》:“樹欲靜而風不停,子欲養而親不待。往而不來者,年也;不可再見者,親也。”
-
127
樹欲息而風不停
- 成語拼音:
- shù yù xī ér fēng bù tíng
- 成語解釋:
- 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。現也比喻階級斗爭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。同“樹欲靜而風不止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陳亮《祭凌存仲母夫人立》:“樹欲息而風不停,子欲養而親不待。”
-
128
視之不見,聽之不聞
- 成語拼音:
- shì zhī bù jiàn,tīng zhī bù wén
- 成語解釋:
- 看見了同沒有看見一樣,聽見了同沒有聽見一樣。形容不重視,不注意。同“視而不見,聽而不聞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·宋·莊周《莊子·知北游》:“終日視之而不見,聽之而不聞,搏之而不得也。”
-
129
挺拔不群
- 成語拼音:
- tǐng bá bù qún
- 成語解釋:
- 挺拔:直立高聳。形容特立超群的樣子
- 成語出處:
- 《宋史·沈遼傳》:“幼挺拔不群,長而好學尚友,傲睨一世。”
-
130
停瞋息怒
- 成語拼音:
- tíng chēn xī nù
- 成語解釋:
- 成語出處:
-
131
聽而不聞
- 成語拼音:
- tīng ér bú wén
- 成語解釋:
- 聞:聽。聽了跟沒聽到一樣。形容不關心,不在意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戴圣《禮記 大學》:“心不在焉,視而不見,聽而不聞,食而不知其味。”
-
132
聽而無聞,視而無見
- 成語拼音:
- tīng ér wú wén,shì ér wú jiàn
- 成語解釋:
- 視:看。指不注意,不重視,睜著眼卻沒看見。也指不理睬,看見了當作沒看見,聽到了當作沒聽見
- 成語出處:
- 《鹖冠子·度萬八》:“知無道,上亂天文,下滅地理,中絕人和,治漸終始,故聽而無聞,視而無見,白晝而暗,有義而失謚。”
-
133
挺而走險
- 成語拼音:
- tǐng ér zǒu xiǎn
- 成語解釋:
- 指在無路可走的時候采取冒險行動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文公十七年》:“鋌而走險,急何能擇。”
-
134
鋌而走險
- 成語拼音:
- tǐng ér zǒu xiǎn
- 成語解釋:
- 指在無路可走的時候采取冒險行為。鋌:快跑的樣子;走險:奔赴險地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左傳 文公十七年》:“小國之事大國也,德則其人也,不德則其鹿也,鋌而走險,急何能擇?”
-
135
聽風聽水
- 成語拼音:
- tīng fēng tīng shuǐ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善于賞玩自然景色。
- 成語出處:
- 相傳龜茲國王與樂人于大山間傾聽風和水聲,感興而制樂。唐 王建《霓裳辭》之一:“弟子部中留一色,聽風聽水作《霓裳》。”
-
136
停工待料
- 成語拼音:
- tíng gōng dài liào
- 成語解釋:
- 停止生產,等待原料
- 成語出處:
- 陶菊隱《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》第68章:“五月十五日,上海日本第七紗廠停工待料。”
-
137
天高聽卑
- 成語拼音:
- tiān gāo tīng bēi
- 成語解釋:
- 卑:低下。原指上天神明可以洞察人間最卑微的地方。舊時稱好的帝王了解民情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宋微子世家》:“天高聽卑。君有君人之言三,熒惑宜有動。”
-
138
天高聽下
- 成語拼音:
- tiān gāo tīng xià
- 成語解釋:
- 謂天子圣明,雖居朝廷之上而能洞察下情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南齊書·王融傳》:“皇鑒燭幽,天高聽下,賞片言之或善,矜一物之失時。”
-
139
聽見風就是雨
- 成語拼音:
- tīng jiàn fēng jiù shì yǔ
- 成語解釋:
- 剛聽到一點兒風聲,就當要下雨了。形容聽到一點風聲就竭力附和渲染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二十五回:“他們做都老爺的,聽見風就是雨,皇上原許他風聞奏事,說錯了又沒有不是的。”
-
140
挺鹿走險
- 成語拼音:
- tǐng lù zǒu xiǎn
- 成語解釋:
- 挺而走險。指事急之時,被迫冒險行事。
- 成語出處:
- 語出《左傳 文公十七年》:“古人有言曰……‘鹿死不擇音(蔭)’小國之事大國也,德則其人也,不德則其鹿也,鋌而走險,急何能擇。”
* ting成語,ting的成語,帶ting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