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tian的成語 (1176個)

    901

    天涯咫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yá zhǐ ch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咫:古代長度單位,周制八寸,合今市尺六寸二分二厘;咫尺:比喻距離很近。比喻距離雖近,但很難相見,象是遠在天邊一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左傳 僖公九年》:“天威不違顏咫尺。”唐 李中《宮詞二首》:“門鎖簾垂月影斜,翠華咫尺隔天涯。”
    902

    添鹽著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yán zhe c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添油加醋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沈從文《王謝子弟》:“律師添鹽著醋把一些大人物的話轉來轉去說給七爺聽。”
    903

    天淵之隔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yuān zhī g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淵:深水潭。形容相隔極遠,差別很大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三十五卷:“那徐言、徐召雖也掙起些田產,比著顏氏,尚有天淵之隔,終日眼紅頸赤。”
    904

    天造草昧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zào cǎo m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①謂天地之始,萬物草創于混沌蒙昧之中。②謂草創之時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周易·屯》:“天造草昧。”
    905

    天災地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zāi dì b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自然界發生的災害變異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魏書·崔誥傳》:“比年以來,天災地變,都在秦涼。”
    906

    天震地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zhèn dì h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震:震動。震動了天地。形容聲音或聲勢極大。有時形容事件、場面令人驚駭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三國志 魏志 文帝紀》裴松之注:“惟黃初七年五月七日,大行皇帝崩,嗚呼哀哉!于時天震地駭。”
    907

    天誅地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zhū dì mi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為天地所不容而喪命。多用作賭咒語。誅:殺死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朱暉《絕倒錄》:“不使丁香、木香合,則天誅地滅。”
    908

    天災地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zāi dì ni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災:災禍;孽:災殃。天地間所發生的災害和變異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隋書·高祖紀》:“天災地孽,物怪人妖,衣冠鉗口,道路以目。”
    909

    天造地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zào dì sh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天建造的;地設置的。指自然的造就和安排。贊美事物自然形成;不用加工就十分完美。天地:指自然;造:制作;設:安排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田穎《問道堂后園記》:“回思向所辟諸境,幾若天造地設。”
    910

    天災地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zāi dì yāo
    成語解釋:
    自然界發生的災害怪異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孔子家語·五儀》:“存亡禍福,皆己而已,天災地妖,不能加也。”
    911

    天字第一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zì dì yī h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天:天字是《千字文》首句“天地玄黃”的第一個字。指第一或第一類中的第一號。比喻最高的、最大的或最強的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梁 周興嗣《千字文》:“天地玄黃”
    912

    天知地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zhī dì zh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天知道,地知道。指人人都知道。亦指只有天知道,地知道,沒有別人知道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楊梓《敬德不服老》第三折:“你須知咱名諱,盡忠心天知地知。”
    913

    天值地值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zhí dì z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成語出處:
    914

    天知地知,你知我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zhī dì zhī,nǐ zhī wǒ zh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天地間只有你我兩人才知道這個秘密,不能對別人說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無名氏《女姑姑》第二折:“你又青春,我又年少,則除是天知地知,你知我知,咱兩個好歹要成了這親事罷。”
    915

    天姿國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zī guó s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天姿:天生的姿色;國色:女子美色冠絕全國。舊時形容女子容貌極美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公羊傳 昭公三十一年》:“顏夫人者,嫗盈女也,國色也。《漢武帝內傳》:“修短得中,天姿掩藹,容顏絕世。”
    916

    添磚加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zhuān jiē w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做一些工作,盡一點力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917

    添枝加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zhī jiā y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在畫好的樹上又添枝加葉。比喻在事物原來的基礎上加以夸張渲染;添加了原來沒有的內容。也比喻捏造、夸大事實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朱熹《答黃子耕書》:“生出重重障礙,添枝接葉無有了期,要須認清本意,而就中看得許多曲折。”
    918

    添枝接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zhī jiē y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增添樹的枝葉。比喻敘述事情或轉述別人的話時,加上原來沒有的內容,使之走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朱熹《答黃子耕書》:“生出重重障礙,添枝接葉無有了期,要須認清本意,而就中看得許多曲折。”
    919

    天之驕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zhī jiāo z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驕子:寵兒。老天爺的寵兒。漢朝人因匈奴極為強盛而稱之為“天之驕子”;意即匈奴為天所驕寵。現指條件極其優越;特別幸運的人。也指非常勇敢或有特殊貢獻的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 班固《漢書 匈奴傳上》:“南有大漢,北有強胡。胡者,天之驕子也。”
    920

    天之戮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zhī lù mí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亦作“天之僇民”。受天懲罰的人;罪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宋·莊周《莊子·大宗師》:“孔子曰:‘丘,天之戮民也。’”
    * tian成語,tian的成語,帶tian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