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tian的成語 (1176個)

    601

    天崩地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bēng dì t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重大的事變。也形容巨大的聲響。同“天崩地坼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茅盾《參孫的復仇》:“立時天崩地坍一陣響,整個大殿倒塌。”
    602

    天崩地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bēng dì x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重大的事變。也形容巨大的聲響。同“天崩地坼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55回:“此人善造火炮,能去十四五里遠近,石炮落處,天崩地陷,山倒石裂。”
    603

    天不蓋,地不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bù gài,dì bù z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蓋:遮蓋,掩蓋;載:裝載。形容罪大惡極,為天地所不容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34回:“不知是那個天不蓋,地不載,該剮的賊,裝做我去打了城子。”
    604

    天不假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bù jiǎ ni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假:給予。天公不給以壽命。指壽命不長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平步青《霞外裙屑》卷六:“予以先生此考,為一生心力所瘁,成以行世,足為讀史者一助,惜天不假年,積四十六年之歲月,僅成全史三之一。”
    605

    天步艱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bù jiān n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天步:時運。國運艱難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詩經·小雅·白華》:“天步艱難,之子不猶。”
    606

    天不絕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bù jué r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天不使人處于絕境。常指絕處逢生或得救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無垢道人《八仙全傳》第18回:“也是天不絕人,放他一條活路。”
    607

    天保九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bǎo jiǔ r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天保:《詩經·小雅》中的篇名;九如:該詩中連用了九個“如”字,有祝賀福壽延綿不絕之意。舊時祝壽的話,祝賀福壽綿長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詩經 小雅 天保》:“天保定爾,以莫不興……如月之恒,如日之升,如南山之壽,不騫不崩。如松柏之茂,無不爾或承。”
    608

    添兵減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bīng jiǎn z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嗇兵員,反而減少行軍飯灶。指偽裝士兵逃亡,示弱以欺騙對方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史記·孫子吳起列傳》:“使齊軍入魏地為十萬灶,明日為五萬灶,又明日為三萬灶。龐涓行三日,大喜,曰:‘吾固知齊軍怯,入吾地三日,士卒亡者過半矣。’”
    609

    天不怕,地不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bù pà,dì bù p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無所畏懼,什么都敢干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四十五回:“老爺小時何曾像這么天不怕地不怕的!”
    610

    天兵神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bīng shén ji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英勇善戰,行動迅捷的軍隊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95回:“北軍追趕上來,正在萬分危急,猛見宋寨中一道金光射來,把風砂沖散,那些天兵神將,都亂紛紛墮落陣前。”
    611

    天兵天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bīng tiān ji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舊指天上的軍隊和將領。也比喻本領高強的人們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賈鳧西《木皮散人鼓詞 開場》:“那鯀卻生的兒子,神通廣大,伏虎降龍,手下天兵天將,那等利害。”
    612

    恬不為怪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án bù wéi gu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恬:安然;為:認為。指看到不合理的事物,毫不覺得奇怪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 賈誼《治安策》:“至于俗流失,世壞敗,因恬而不知怪。”
    613

    恬不為意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án bù wéi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處之泰然,滿不在乎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蘇軾《上執政乞度牒賑濟及因修廨宇書》:“豈有仁圣在上,群賢并用,而肯恬不為意乎。”
    614

    天不憗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bù yìn y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憗:愿;遺:留。天公不愿意留下這一個老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南齊書·褚淵傳》:“天不憗遺,奄焉甍逝,朕用震慟于厥心。”
    615

    天不憗遺一老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bù yìn yí yī l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憗:愿;遺:留。天公不愿意留下這一個老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詩經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:“不憗遺一老,俾守我王。”
    616

    恬不知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án bù zhī ch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對卑劣的或不光彩的行為安然處之;不以為恥。恬:安然、滿不在乎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呂祖謙《東萊博議 衛禮至殺邢國子》:“衛禮至行險僥幸而取其國,恬不知恥,反勒其功于銘,以章示后。”
    617

    天不轉地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bù zhuàn dì zhu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以后總有見面的機會
    成語出處:
    618

    恬不知怪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án bù zhī gu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安然處之,不以為怪。語本漢賈誼《治安策》:“至于俗流失,世壞敗,因恬而不知怪。”
    成語出處:
    語出漢·賈誼《治安策》:“至于俗流失,世壞敗,因恬而不知怪。”宋·蘇軾《謝中書舍人表》:“既任止于訓詞,故權移于胥史,恬不知怪,習為故常。”
    619

    恬不知愧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án bù zhī ku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恬不知恥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閻爾梅《房琯論》:“軍法,大將失律者,斬。琯失律,宜斬;不斬而罷,已屬非法,尚恬不知愧,賓客盈門。”
    620

    天不做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bù zuò mě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天不成全美事。多指要進行的事情因刮風下雨而受到了影響
    成語出處:
    蔡東藩《慈禧太后演義》第五回:“誰知天不做美,偏偏到了十月間,變雄為雌,又產下一位公主。”
    * tian成語,tian的成語,帶tian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