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ti的成語 (333個)

    281

    孝悌力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ào tì lì ti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孝順父母,尊敬兄長,努力務農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漢書 文帝紀》:“其遣謁者勞賜三老、孝者帛人五匹,悌者、力田二匹……以戶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員。”
    282

    夕惕若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ī tì ruò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若:如;厲:危。朝夕戒懼,如臨危境,不敢稍懈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易 干》:“君子終日干干,夕惕若厲,無咎。”
    283

    夕惕朝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ī tì zhāo qi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終日勤謹慎,不敢懈怠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易 乾》:“君子終日乾乾,夕惕若厲,無咎。”
    284

    孝悌忠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ào tì zhōng xì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孝順父母,敬愛兄長,忠于君主,取信于朋友。此指封建社會所提倡的道德標準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周楫《西湖二集·祖統制顯靈救駕》:“凡遇人,只勸人以‘孝悌忠信’四字。”
    285

    欷歔流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ī xū liú t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欷歔:嘆氣,抽咽聲。嘆氣流淚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41回:“對曰:‘為人臣而不能使主保全境土,心實悲慚,無顏早見耳。’言汔,欷歔流涕。”
    286

    懸羊擊鼓,餓馬提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uán yáng jī gǔ,è mǎ tí l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懸:吊掛。把羊吊起來,使羊腳亂動擊鼓;把鈴吊在餓馬的蹄子上發出聲音。古代作戰時使用空營誘惑敵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無名氏《千里獨行》楔子:“俺今夜倒下個空營,著懸羊擊鼓,餓馬提鈴。”
    287

    習與體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í yǔ tǐ ché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習:習慣。長期的習慣將會形成一定的性格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孔叢子·執節》:“作之不變,習與體成,則自然矣。”
    288

    衣不蔽體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bù bì t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蔽:遮。衣服破爛,連身子都遮蓋不住。形容生活貧苦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警世通言》第31卷:“當初墳堂中教授村童,衣不蔽體,食不充口。”
    289

    衣不布體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bù bù t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布:展開。衣服破爛,連身子都遮蓋不住。形容生活貧苦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元稹《同州刺史謝上表》:“衣不布體,食無充腸,幼學三年不蒙師訓。”
    290

    衣不蓋體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bù gài t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衣服破爛,連身子都遮蓋不住。形容生活貧苦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杜甫《進雕賦表》:“唯臣衣不蓋體,常寄食于人。”
    291

    衣不遮體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bù zhē t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衣服破爛,連身子都遮蓋不住。形容生活貧苦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石玉昆《小五義》第96回:“后來自己落魄,病在店中,衣不遮體,食不充饑。”
    292

    怨府禍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uàn fǔ huò t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怨府:怨恨集中的處所;禍梯:導致禍害的途徑。指人成天沉浸在怨恨之中,成為致禍的根由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趙世家》:“毋為怨府,毋為禍梯。”
    293

    儀靜體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í jìng tǐ xi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女子態度文靜,體貌素雅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三國魏·曹植《洛神賦》:“環姿艷溢,儀靜體閑。”
    294

    雨鬣霜蹄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ǔ liè shuāng t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駿馬奔馳時馬鬃聳起,狀如飄雨,四蹄飛翻,色白如霜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吳澄《八駿圖》詩:“陰山鐵騎千千匹,雨鬣霜蹄神鬼出。”
    295

    月落烏啼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uè luò wū t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天色將明未明時的景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張繼《楓橋夜泊》詩:“月落烏啼霜滿天,江楓漁火對愁眠。”
    296

    月露之體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uè lù zhī t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喻指辭藻華美而內容空乏的詩文。語本《隋書·李諤傳》:“江左齊梁,其弊彌甚……競一韻之奇,爭一字之巧,連篇累牘,不出月露之形,積案盈箱,唯是風云之狀。”
    成語出處:
    語本《隋書·李諤傳》:“江左齊梁,其弊彌甚……競一韻之奇,爭一字之巧,連篇累牘,不出月露之形,積案盈箱,唯是風云之狀。”
    297

    緣情體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uán qíng tǐ w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緣:因;體:描寫。抒發感情,描寫事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陸機《文賦》:“詩緣情而綺靡,賦體物而瀏亮。”
    298

    移氣養體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í qì yǎng t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改變氣質和保養身體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孟軻《孟子 盡心上》:“孟子自范之齊,望見齊王之子,喟然嘆曰:‘居移氣,養移體。大哉居乎!’”
    299

    仰手接飛猱,俯身散馬蹄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ǎng shǒu jiē fēi náo,fǔ shēn sǎn mǎ t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接:迎面射;猱:猿類;馬蹄:一種箭靶的名稱。揚起手射中飛猿,俯下身射破箭靶。形容技藝高超
    成語出處:
    三國·魏·曹植《白馬篇》:“仰手接飛猱,俯身散馬蹄。狡捷過猿猴,勇剽若豹螭。”
    300

    猿啼鶴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uán tí hè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猿和鶴凄厲地啼叫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五十三回:“兩崖分虎踞龍盤,四面有猿啼鶴唳。”
    * ti成語,ti的成語,帶ti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