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su的成語 (376個)

    161

    積習成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xí chéng s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一種做法反復多次實施就成了習俗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申紹《上疏陳時務》:“宰相侯王,迭以侈麗相尚,風靡之化,積習成俗,臥薪之諭,未足甚焉。”
    162

    降心順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àng xīn shùn s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降低心志,隨順流俗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三國·魏·嵇康《與山巨源絕交書》:“欲降心順俗,則詭故不情,亦終不能獲無咎無譽。”
    163

    驚愚駭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ng yú hài s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使愚昧鄙俗之人感到震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紱《裕州觀禱雨》詩:“神或附人稱馬子,驚愚駭俗走相使。”
    164

    節衣素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é yī sù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節:節減;素:蔬菜類食物。省吃儉用,生活節儉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新華日報》1994.1.8:“節衣素食已經成了他的生活習慣。”
    165

    抗塵走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àng chén zǒu s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為了名利,到處奔走鉆營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齊 孔稚圭《北山移文》:“焚芰制而裂荷衣,抗塵容而走俗狀。”
    166

    匡謬正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uāng miù zhèng s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糾正錯誤,矯正陋習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顏師古有《匡謬正俗》八卷。田北湖《與某生論韓文書》:“嗟呼!后人之于古人,人譽亦譽,人毀亦毀,因其一節之長,遺其全體之短,習非勝是,好惡不公,有起而匡謬正俗者,輒謂傷忠厚焉。”
    167

    匡時濟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uāng shí jì s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匡:糾正;濟:救助。拯救社會時局和風氣,使之歸于正道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元稹《才識兼茂明于體用策一道》:“故禹拜昌言而嘉猷罔伏,漢征極諫而文學稍進,匡時濟俗,罔不率繇。”
    168

    匡俗濟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uāng sú jì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匡:糾正;濟:救助。拯救社會時局和風氣,使之歸于正道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宋書 明帝紀》:“王公卿尹,群僚庶官,其有嘉謀直獻,匡俗濟時,咸切事陳奏,無或依隱。”
    169

    厲兵粟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ì bīng sù m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磨快兵器喂飽馬。指準備作戰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新唐書 劉仁軌傳》:“雖孽豎跳梁,士力未完,宜厲兵粟馬,乘無備,擊不意,百下百全。”
    170

    露餐風宿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ù cān fēng s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在露天中吃飯,在風中住宿。形容旅途艱辛
    成語出處:
    蔡東藩《清史通俗演義》第33回:“沿途露餐風宿,到了汛地,駐扎數月。”
    171

    流風余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ú fēng yú s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遺留的風氣、習俗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王安石《虔州學記》:“同四海于一堂之上,而流風余俗,詠嘆之不息,凡以此也。”
    172

    流風遺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ú fēng yí s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流風:遺風;俗:習俗。流傳下來的風尚習俗。指人雖去世,風范猶存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陸九淵《白鹿洞書院論語講義》:“雖更衰亂,先王之典刑猶存,流風遺俗,未盡混然也。”
    173

    林寒澗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ín hán jiàn s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秋冬間林木凋零、澗水枯落的景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北魏·酈道元《水經注·江水》:“每晴初霜旦,林寒澗肅,常有高猿長嘯,屬引凄異。”
    174

    累塊積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ěi kuài jī s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重迭的土塊和堆積的柴草。形容居住的地方很簡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 鄭 列御寇《列子 周穆王》:“暨及化人之功,俯而視之,其宮榭若累塊積蘇焉。”
    175

    露宿風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ù sù fēng c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在露天過夜,在風口吃飯。形容行旅生活的辛苦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蘇軾《將至筠先寄遲適遠三猶子》詩:“露宿風餐六百里,明朝飲馬南江水。”
    176

    利深禍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ì shēn huò s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獲利愈多,災禍來得愈快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后漢書 皇后紀》序:“任重道悠,利深禍速。”
    177

    累蘇積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ěi sū jī ku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重迭的土塊和堆積的柴草。形容居住的地方很簡陋。同“累塊積蘇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錢謙益《自拂水步至吾谷登南巖憩維摩寺》詩:“恍然生身色界上,累蘇積塊何足省。”
    178

    離世絕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í shì jué s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言離世異俗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羅大經《鶴林玉露》卷九:“伯夷不立于惡人之朝,不與惡人言,可謂離世絕俗矣。”
    179

    離世異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í shì yì s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超脫世俗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莊子·刻意》:“刻意尚行,離世異俗,高論怨誹,為亢而已矣,此山谷之士,非世之人,枯槁赴淵者之所好也。”
    180

    鹿走蘇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ù zǒu sū t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國家敗亡,宮殿荒廢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 班固《漢書 伍被傳》:“臣今見麋鹿游姑蘇之臺也。”
    * su成語,su的成語,帶su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