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ui的成語 (495個)
-
341
菽水之歡
- 成語拼音:
- shū shuǐ zhī huān
- 成語解釋:
- 菽:豆類的總稱;菽水:指普通的飲食。指供養父母,使父母歡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·戴圣《禮記·檀弓》:“啜菽飲水,盡其歡,斯之謂孝。”
-
342
水土不服
- 成語拼音:
- shuǐ tǔ bù fú
- 成語解釋:
- 對于一個地方的氣候條件或飲食習慣不能適應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101回:“說軍士水土不服,權且罷兵。”
-
343
水土不伏
- 成語拼音:
- shuǐ tǔ bù fú
- 成語解釋:
- 水土:指地方,引申為自然環境。對于一個地方的氣候條件或飲食習慣不能適應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28卷:“大抵此癥,起于飲食失調,兼之水土不伏,食積于小腹之中,凝滯不消,遂至生熱,升至胸中,便覺饑餓。”
-
344
雙瞳剪水
- 成語拼音:
- shuāng tóng jiǎn shuǐ
- 成語解釋:
- 瞳:瞳孔,指眼睛。形容眼睛清澈明亮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李賀《唐兒歌》:“一雙瞳人剪秋水。”
-
345
剩湯臘水
- 成語拼音:
- shèng tāng là shuǐ
- 成語解釋:
- 吃剩下來的飯菜
- 成語出處:
- 老舍《駱駝祥子》:“做菜做飯全托付給了小福子,自然那些剩湯臘水的就叫小福子拿去給弟弟們吃。”
-
346
睡臥不寧
- 成語拼音:
- shuì wò bù níng
- 成語解釋:
- 睡:睡覺。臥:躺下,睡覺或躺下都不安寧。形容心緒煩亂,不能安定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·王實甫《西廂記》第五本第二折:“這幾日睡臥不寧,飲食少進,給假在驛亭中將息。”
-
347
舍我復誰
- 成語拼音:
- shě wǒ fù shuí
- 成語解釋:
- 舍:放棄。除了我沒有別人了。指只有自己才能擔當
- 成語出處:
- 金·段克己《臨江仙·幽懷》:“皇天如欲治,舍我復誰耶?”
-
348
十五個吊桶打水,七上八落
- 成語拼音:
- shí wǔ gè diào tǒng dǎ shuǐ,qī shàng bā luò
- 成語解釋:
- 落:下降。比喻心情不安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第24卷:“自實心里好像十五個吊桶打水,七上八落似的,身子好像墽盤上螞蟻,一霎也站腳不住。”
-
349
十五個吊桶打水,七上八下
- 成語拼音:
- shí wǔ gè diào tǒng dǎ shuǐ,qī shàng bā xià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心情不安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26回:“那胡正卿心頭十五個吊桶打水,七上八下,暗暗地尋思道:‘既是好意請我們吃酒,如何這般相待,不許人動身?’”
-
350
舍我其誰
- 成語拼音:
- shě wǒ qí shuí
- 成語解釋:
- 舍:除了。除了我還有哪一個?形容人敢于擔當,遇有該做的事,決不退讓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孟軻《孟子 公孫丑下》:“如欲平治天下,當今之世,舍我其誰也?”
-
351
水泄不漏
- 成語拼音:
- shuǐ xiè bù lòu
- 成語解釋:
- 猶言滴水不漏。形容說話慎密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馮夢龍《東周列國志》第七回:“小小國都,城不高,池不深,被三國兵車,密密扎扎圍得水泄不漏,城內好王害怕。”
-
352
水泄不通
- 成語拼音:
- shuǐ xiè bù tōng
- 成語解釋:
- 泄:泄漏。原意為水都流不出去。形容擁擠和包圍得非常嚴密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》:“德山門下,水泄不通,佛事門中,風行草偃。”
-
353
水泄不透
- 成語拼音:
- shuǐ xiè bù tòu
- 成語解釋:
- 同“水泄不通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魯迅《而已集·扣絲雜感》:“我覺得他的身邊便總有幾個包圍的人們,圍得水泄不透。”
-
354
水楔不通
- 成語拼音:
- shuǐ xiē bù tōng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水泄不通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敦煌變文集·伍子胥變文》:“敕既下,水楔不通,川縣相知,榜標道路。”
-
355
水宿風餐
- 成語拼音:
- shuǐ xiǔ fēng cān
- 成語解釋:
- 水上住宿,臨風野餐。形容旅途生活艱苦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·薩都刺《還京口》詩:“吏人莫見參軍面,水宿風餐鬢發焦。”
-
356
水秀山明
- 成語拼音:
- shuǐ xiù shān míng
- 成語解釋:
- 山光明媚,水色秀麗。形容風景優美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黃庭堅《驀山溪·贈衡陽陳湘》:“眉黛斂秋波,盡湖南,山明水秀。”
-
357
水性隨邪
- 成語拼音:
- shuǐ xìng suí xié
- 成語解釋:
- 邪:不正派。比喻沒有主見,不正派
- 成語出處:
- 元·關漢卿《哭存孝》:“枉了他那眼霜臥雪,阿媽他水性隨邪。”
-
358
水宿山行
- 成語拼音:
- shuǐ xiǔ shān xíng
- 成語解釋:
- 夜宿于水,日行于山。形容長途跋涉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李嘉佑《送從弟永任饒州錄事參軍》詩:“一官萬里向豐溪,水宿山行魚浦西。”
-
359
水性楊花
- 成語拼音:
- shuǐ xìng yáng huā
- 成語解釋:
- 像流水那樣易變;像楊花那樣輕飄。舊時比喻婦女在感情上不專一;作風輕浮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無名氏《小孫屠》:“你休得假惺惺,楊花水性無憑準。”
-
360
水月觀音
- 成語拼音:
- shuǐ yuè guān yīn
- 成語解釋:
- 佛經謂觀音菩薩有三十三個不同形象的法身,畫作觀水中月影狀的稱水月觀音。見《法華經 普門品》。后用以喻人物儀容清俊秀逸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·王實甫《西廂記》第一本第一折:“蘭麝香仍在,佩環聲漸遠。東風搖曳垂楊線,游絲牽惹桃花片,珠簾掩映芙蓉面。你道是河中開府相公家,我道是南海水月觀音現。”
* shui成語,shui的成語,帶shui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