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shui的成語 (495個)

    241

    水底撈針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uǐ dǐ lāo zhē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在水底下撈一根針。形容很難找到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吳昌齡《二郎收豬八戒》第三折:“俊兒夫似海內尋針,姻緣事在天數臨,無緣分怎的消任?直耽擱到如今。”
    242

    水底摸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uǐ dǐ mō yu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“水中撈月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郎瑛《七修類稿·奇謔·諺語至理》:“賒酒時風花雪月,飲之時流星趕月,討錢時水底摸月。喻世之無賴者也。”
    243

    水底納瓜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uǐ dǐ nà guā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“水里納瓜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張國賓《合汗衫》第二折:“好家私水底納瓜,親子父在拳中的這掿沙。”
    244

    水到渠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uǐ dào qú ché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渠:水道。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條水道。比喻條件成熟;事情自然會成功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蘇軾《答秦太虛書》:“至時別作經畫,水到渠成,不須預慮。”
    245

    水滴石穿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uǐ dī shí chu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滴:液體一點一點地往下落;穿:破;透。指水一滴一滴不斷地往下落;把石頭穿透。比喻只要有恒心;不斷努力;事情自然會成功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羅大經《鶴林玉露》第十卷:“乖崖援筆判云:‘一日一錢,千日一千;繩鋸木斷,水滴石穿。’”
    246

    水大魚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uǐ dà yú duō
    成語解釋:
    水面寬廣,魚就很多。比喻事物環境寬松就能豐盛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王充《論衡·自紀篇》:“夫形大,衣不得褊。事眾文饒,水大魚多。”
    247

    水到魚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uǐ dào yú x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條件具備,事情就可辦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俞樾《茶香室叢鈔·張安道論科第》:“諺云:水到魚行。既已官之,不患其不知政也。”
    248

    水覆難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uǐ fù nán shōu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覆:翻、傾倒。潑在地上的水難以收回。比喻事情已成定局,無法挽回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李白《妾薄命》:“雨落不上天,水覆最難收,君情與妾意,各自東西流。”
    249

    山膚水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ān fū shuǐ hu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《樂府詩集 燕射歌辭三 隋元會大饗歌》:“道高物備食多方,山膚既善水豢良。”本指山上水中出產的美味食物。后泛稱美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樂府詩集·燕射歌辭三·隋元會大饗歌》:“道高物備食多方,山膚既善水豢良。”
    250

    說風說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uō fēng shuō shu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攛掇慫恿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第14卷:“茶童見了錢,歡喜起來,又去說風說水道:‘娘子受了兩杯,也該去回敬一杯。’”
    251

    松風水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ōng fēng shuǐ yu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松濤清風,流水明月。形容景色優美或人才俊朗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李世民《大唐三藏圣叔序》:“松風水月,未足比其清華,仙露明珠,豈能方其朗潤。”
    252

    書符咒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ū fú zhòu shu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書:書寫;符:符篆;水:神水。泛指道士作法的迷信活動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胡仔《苕溪漁隱叢話前集·秦少游》:“高齋以謂‘少游嘗為道士,書符咒水’,又誣也。”
    253

    水光接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uǐ guāng jiē t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水的光色與天的光色相連。形容水域遼闊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蘇軾《前赤壁賦》:“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,徘徊于斗牛之間,白露橫江,水光接天。”
    254

    山高水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ān gāo shuǐ ch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象山一樣高聳,如水一般長流。原比喻人的風范或聲譽象高山一樣永遠存在。后比喻恩德深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劉禹錫《望賦》:“龍門不見兮,云霧蒼蒼;喬木何許兮,山高水長。”
    255

    山高水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ān gāo shuǐ d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意外發生的不幸事情;多指死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四回:“若是留提轄在此,誠恐有些山高水低,教提轄怨悵;若不留提轄來,許多面皮都不好看。”
    256

    山光水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ān guāng shuǐ s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水波泛出秀色,山上景物明凈。形容山水景色秀麗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李白《魯郡堯祠送竇明府薄華還西京》詩:“笑夸故人指絕境,山光水色青于藍。”
    257

    水光山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uǐ guāng shān s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泛指山水景色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薛用弱《集異記·蔣琛》:“山勢縈回水脈分,水光山色翠連云。”
    258

    山高水險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ān gāo shuǐ xi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前進路上的種種艱難險阻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吳承恩《西游記》:“上西天拜佛走一遭,怕什么山高路險,水闊波狂。”
    259

    水過鴨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uǐ guò yā b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事過之后沒有留下一點痕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260

    水火不避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uǐ huǒ bù b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不避艱險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35卷:“若有驅使,奮勇直前,水火不避。”
    * shui成語,shui的成語,帶shui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