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ou的成語 (947個)
-
101
赤手起家
- 成語拼音:
- chì shǒu qǐ jiā
- 成語解釋:
- 赤手:空手;起家:創立家業。形容在無基礎和條件很差下創出一番事業
- 成語出處:
- 宋·文天祥《鄒仲翔墓志銘》:“君雖亦赤手起家,而好施出其性。”
-
102
草率收兵
- 成語拼音:
- cǎo shuài shōu bīng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馬馬虎虎、急急忙忙地把事情結束了。
- 成語出處:
- 毛澤東《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》:“應當在處理鬧事的過程中,進行細致的工作,不要用簡單的方法去處理,不要‘草率收兵’。”
-
103
觸手生春
- 成語拼音:
- chù shǒu shēng chūn
- 成語解釋:
- 一動手就轉成了春天,富有生機。形容技術高明神奇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趙翼《甌北詩話·李青蓮詩》;“然以杜韓與之比較,一則用力而不免痕跡,一則不用力而觸手生春:此仙與人之別也。”
-
104
垂手侍立
- 成語拼音:
- chuí shǒu shì lì
- 成語解釋:
- 垂:低下;垂手:表示恭敬;侍:侍侯。形容恭敬地站在旁邊隨時聽從吩咐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14回:“院中許多小廝垂手侍立,伺候燒紙。”
-
105
趁勢收篷
- 成語拼音:
- chèn shì shōu péng
- 成語解釋:
- 篷:船帆。比喻乘機歇手,見好就收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40回:“馬老爺見瞿太太一面已經軟了下來,不至生變,便也趁勢收篷。”
-
106
垂首喪氣
- 成語拼音:
- chuí shǒu sàng qì
- 成語解釋:
- 同“垂頭喪氣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水滸傳》第九五回:“喬道清生平逞弄神通,今日垂首喪氣,正是總教掬盡三江水,難洗今朝一面羞。”
-
107
摧身碎首
- 成語拼音:
- cuī shēn suì shǒu
- 成語解釋:
- 即粉身碎骨。
- 成語出處:
- 三國·魏·曹植《謝封甄城王表》:“臣愚駑垢穢,才質疵下,過受陛下日月之恩,不能摧身碎首,以答陛下厚德。”
-
108
垂首帖耳
- 成語拼音:
- chuí shǒu tiē ěr
- 成語解釋:
- 垂:低下;帖:同“貼”,順從,服帖。形容非常馴服恭順的樣子
- 成語出處:
- 元·陶宗儀《輟耕錄》第15卷:“稍遇貶抑遽若喪家之狗,垂首帖耳,搖尾乞憐,惟恐人不我恤。”
-
109
春生夏長,秋收冬藏
- 成語拼音:
- chūn shēng xià zhǎng,qiū shōu dōng cáng
- 成語解釋:
- 春天萌生,夏天滋長,秋天收獲,冬天儲藏。指農業生產的一般過程。亦比喻事物的發生、發展過程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史記·太史公自序》:“夫春生夏長,秋收冬藏,此天道之大經也。弗順則無以為天下綱紀。”
-
110
寸鐵在手
- 成語拼音:
- cùn tiě zāi shǒu
- 成語解釋:
- 寸鐵:很短的兵器。手里拿著一件短小的兵器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·無名氏《衣襖車》第一折:“自幼學成十八般武藝,寸鐵在手,有萬夫不當之勇。”
-
111
持盈守成
- 成語拼音:
- chí yíng shǒu chéng
- 成語解釋:
- 保持已成的盛業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蘇轍《序》:“臣歷觀前世,持盈守成,艱于創業之君。”
-
112
持盈守虛
- 成語拼音:
- chí yíng shǒu xū
- 成語解釋:
- 盈:盛滿;虛:謙虛。指事業處于極盛時要謙虛謹慎,不要驕傲自滿
- 成語出處:
- 漢·杜篤《大司馬吳漢誄》:“勛業既崇,持盈守虛。功成即退,挹而損諸。”
-
113
長纓在手
- 成語拼音:
- cháng yīng zài shǒu
- 成語解釋:
- 纓:繩子。手里拿著長繩準備去俘獲敵人
- 成語出處:
- 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終軍傳》:“軍自請:愿受長纓,必羈南越王而致闕下。”
-
114
刀筆老手
- 成語拼音:
- dāo bǐ lǎo shǒu
- 成語解釋:
- 刀筆:古時在竹簡上用刀削改字。指代辦文書的小吏
- 成語出處:
- 《動搖》:“你老兄是刀筆老手,所以非請你幫助不可了。”
-
115
讀不舍手
- 成語拼音:
- dú bù shě shǒu
- 成語解釋:
- 舍:舍得,愿意。讀書讀到有興趣時舍不得放下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胡仔《苕溪漁隱叢話·參寥》:“愛其詩,讀不舍手;屬其談,挽不聽去。”
-
116
打成平手
- 成語拼音:
- dǎ chéng píng shǒu
- 成語解釋:
- 比賽中打成平局,不分勝負
- 成語出處:
-
117
倒持手板
- 成語拼音:
- dǎo chí shǒu bǎn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倒執手版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劉克莊《沁園春·再和林卿韻》詞:“待得新亭,倒持手板,何似抽還政事堂。”
-
118
大處著眼,小處著手
- 成語拼音:
- dà chù zhuó yǎn,xiǎo chù zhuó shǒu
- 成語解釋:
- 大處:事物的主要部分;著眼:觀察。既要從長遠觀點去考慮問題,也要從具體事情去做
- 成語出處:
- 李欣《潛移默化》:“移風易俗,是一個歷史時期的任務,必須大處著眼,小處著手。”
-
119
當斷不斷,反受其亂
- 成語拼音:
- dāng duàn bù duàn,fǎn shòu qí luàn
- 成語解釋:
- 當:應當,應該;斷:決斷。指應該做出決斷的時候不決斷,就會產生禍亂。指做事應當機立斷,否則就會貽害無窮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齊悼惠王世家》:“道家之言‘當斷不斷,反受其亂’,乃是也。”
-
120
大打出手
- 成語拼音:
- dà dǎ chū shǒu
- 成語解釋:
- “大打出手”原是戲劇表演的術語;指以一個主要人物為中心;同時與幾個人對打;互相投擲、接踢武器的武打場面。現多形容野蠻地逞兇打人或互相爭斗毆打(大:表示程度、規模之甚)。
- 成語出處:
- 許滌新《周總理戰斗在重慶》:“國民黨反動派發現了這一情況,氣急敗壞地大打出手,警察、憲兵、便衣、特務,紛紛出動。”
* shou成語,shou的成語,帶shou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