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shou的成語 (947個)

    81

    垂耳下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uí ěr xià shǒu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俯首帖耳,形容馴服聽命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陳亮《酌古論·李愬》:“故雖驅而用之,而垂耳下首,卒不敢動。”
    82

    吃肥丟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ī féi diū sh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專做占便宜的事
    成語出處:
    向春《煤城激浪》:“你背著我,吃肥丟瘦。”
    83

    吹鼓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uī gǔ shǒu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舊時婚喪禮儀中吹打樂器的人,比喻專為別人捧場的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褚人獲《隋唐演義》第22回:“叫班吹鼓手,壯觀壯觀。”
    84

    吃驚受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ī jīng shòu p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受驚駭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42回:“老父驚恐,宋江做了不孝之子,負累了父親吃驚受怕。”
    85

    吃苦在前,享受在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ī kǔ zài qián,xiǎng shòu zài h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吃苦的事情走在別人前面,享受的事走在別人后面
    成語出處:
    劉少奇《論共產黨員的修養》:“他吃苦在前,享受在后,不同別人計較享受的優劣,而同別人比較革命工作的多少和艱苦奮斗的精神。”
    86

    吃苦在先,享受在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ī kǔ zài xiān,xiǎng shòu zài h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吃苦的事情走在別人前面,享受的事走在別人后面
    成語出處:
    鄧小平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》:“不與群眾同甘苦,不實行吃苦在先,享受在后,不服從組織決定,不接受群眾監督。”
    87

    疢如疾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èn rú jí shǒu
    成語解釋:
    疢:熱病;疾首:頭痛。內心煩熱得頭痛腦脹。形容憂傷成疾或心神不寧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詩經·小雅·小弁》:“疢如疾首。”
    88

    措手不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uò shǒu bù di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措手:著手處理;不迭:一下子。指手忙腳亂。形容做事敏捷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喻世明言》第21卷:“薛明看見軍伍散亂,心中著忙,措手不迭,被鐘明斬于馬下。”
    89

    措手不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uò shǒu bù j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措手:著手處理;應付;不及:來不及。著手處理已來不及了。形容事情來得突然;來不及應付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金 董解元《西廂記諸宮調》第二卷:“打脊的髡徒,怎恁么措手不及早攛過我?”
    90

    徹首徹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è shǒu chè wě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徹:通,透。從頭到尾,全部,十足的意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朱熹《答陳安卿書》:“今此于既學適道之后卻言篤信何也?恐信字徹首徹尾不可分先后。
    91

    搓手頓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uō shǒu dùn ji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焦急不耐煩的樣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寶嘉《文明小史》第34回:“縣太爺急的搓手頓腳,叫了簽稿,請了刑名師爺,大家斟酌,想不出一個法子。”
    92

    搓手跺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uō shǒu duò ji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搓:手相摩。形容焦急不耐煩的樣子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石玉昆《三俠五義》第28回:“自己又不會水,急得他在亭子上搓手跺腳,無法可施。”
    93

    出手得盧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ū shǒu dé l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盧:古時樗蒲戲一擲五子皆黑,為最勝采。比喻一下子就取得勝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南齊書 張瓌傳》:“獻捷,太祖以告領軍張沖,沖曰:‘瓌以百口一擲,出手得盧矣。’”
    94

    搓手頓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uō shǒu dùn z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焦急不安的樣子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14回:“‘你要把老爺的大事誤了那可怎么好!’說著急得搓手頓足。”
    95

    垂手而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uí shǒu ér d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得來毫不費力氣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38回:“那個資性,讀不上三二年,功名是可以垂手而得的。”
    96

    垂手恭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uí shǒu gōng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垂:低下;垂手:表示恭敬。形容恭敬地站在旁邊隨時聽從吩咐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武松演義》第十回:“武松從紗帳里望出來,看見施福、施壽還是垂手恭立,便招呼道:‘貴家院為何不去?我沒事了。’”
    97

    赤手光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ì shǒu guāng qu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赤手:空手。兩手空空,一無所有。比喻無任何憑借或一無所有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伏雌教主《醋葫蘆》第五回:“你赤手光拳,做成偌大家計,雖然無子,尚還可圖。”
    98

    垂手可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uí shǒu kě d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垂;放下。放下雙手就可以得到;形容事情非常容易;不費吹灰之力。也作“唾手可得”、“垂手而得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:“只除呼延灼將軍賺開城門,垂手可得。”
    99

    觸手可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ù shǒu kě j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近在手邊;一伸手就可以接觸到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100

    赤手空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ì shǒu kōng qu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赤手:空手。指手中沒有任何武器。指沒有任何可以憑借的東西或形容兩手空空;一無所有。也作“空拳赤手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秦簡夫《剪發待賓》第一折:“咱如今少米無柴,赤手空拳。”
    * shou成語,shou的成語,帶shou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