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ou的成語 (947個)
-
601
授人口實
- 成語拼音:
- shòu rén kǒu shí
- 成語解釋:
- 留給別人以話柄。
- 成語出處:
- 王闿運《致丁親家書》:“比年頻致物論,四督失官,授人口實,寵反為辱。”
-
602
授人以柄
- 成語拼音:
- shòu rén yǐ bǐng
- 成語解釋:
- 把劍柄交給別人。比喻將權力交給別人或讓人抓住缺點、失誤,使自己被動。
- 成語出處:
- 東漢 班固《漢書 梅福傳》:“倒持泰阿,授楚其柄。”
-
603
伸手不見五指
- 成語拼音:
- shēn shǒu bù jiàn wǔ zhǐ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光線非常暗,看不見四周圍的事物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24卷:“只聽得一陣風過處,天昏地黑,鬼哭神嚎,眼前伸手不見五指,一時暈倒了。”
-
604
授受不親
- 成語拼音:
- shòu shòu bù qīn
- 成語解釋:
- 授:給予;受:接受。舊指男女不能互相親手遞受物品。指儒家束縛男女的禮教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孟子·離婁上》:“淳于髡曰:‘男女授受不親,神情民?’孟子曰:‘禮也。’”
-
605
搔首踟躕
- 成語拼音:
- sāo shǒu chí chú
- 成語解釋:
- 搔首:用手撓頭。踟躕:來回走動。形容心情焦急、惶惑或猶豫。亦作“搔首踟躇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·邶風·靜女》:“愛而不見,搔首踟躕。”
-
606
束手待斃
- 成語拼音:
- shù shǒu dài bì
- 成語解釋:
- 捆起手來等死。比喻遇到困難不積極想辦法;坐著等失敗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宋史 禮志十七》:“與其束手待斃,曷若并計合謀,同心戮力。”
-
607
束手待死
- 成語拼音:
- shù shǒu dài sǐ
- 成語解釋:
- 同“束手待斃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十回:“曹兵既至,豈可束手待死,某愿助使君破之。”
-
608
壽山福海
- 成語拼音:
- shòu shān fú hǎi
- 成語解釋:
- 壽象山那樣久,福象海那樣大。舊時用于祝人長壽多福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22回:“屏門上,掛一軸‘壽山福海’的橫披畫。”
-
609
束手縛腳
- 成語拼音:
- shù shǒu fù jiǎo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束手束腳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張南莊《何典》第八回:“冒失鬼一昧粗心浮氣,目中無人,到處以強為勝,一遇鬼谷先生,早已束手縛腳,有力無用處。”
-
610
身首分離
- 成語拼音:
- shēn shǒu fēn lí
- 成語解釋:
- 身:軀干;首:頭。頭和身體分開了。指被砍頭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·劉向《戰國策·秦策四》:“刳腹折頤,首身分離,暴骨草澤。”
-
611
首身分離
- 成語拼音:
- shǒu shēn fēn lí
- 成語解釋:
- 首:頭。頭和身體分開了。指被砍頭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戰國策·秦策四》:“刳腹折頤,首身分離。”
-
612
收視反聽
- 成語拼音:
- shōu shì fǎn tīng
- 成語解釋:
- 不視不聽。指不為外物所驚擾。
- 成語出處:
- 晉·陸機《文賦》:“其始也,皆收視反聽,耽思傍訊。”
-
613
收視返聽
- 成語拼音:
- shōu shì fǎn tīng
- 成語解釋:
- 收:停止;返:還。不視不聽。指人對事物的看法不為外物所驚擾
- 成語出處:
- 梁啟超《新民說》:“其祈焉則必收視返聽,清其心以對越于神明。”
-
614
色授魂與
- 成語拼音:
- sè shòu hún yǔ
- 成語解釋:
- 色:神色;授、與:給予。形容彼此用眉目傳情,心意投合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 司馬相如《上林賦》:“長眉連娟,微睇綿藐,色授魂與,心愉于側。”李善注引張揖曰:“彼色來授,我魂往與接也。”
-
615
殺手锏
- 成語拼音:
- shā shǒu jiǎn
- 成語解釋:
- 喻指取勝的絕招
- 成語出處:
- 艾煊《大江風雷》第四部:“他認為這是最后最厲害的殺手锏,這兩句話拋出去,可以使楊大新理屈詞窮,啞口無言。”
-
616
撒手锏
- 成語拼音:
- sā shǒu jiǎn
- 成語解釋:
- 小說中搏斗時突然用锏投殺敵人的絕招,比喻在危急時拿出看家本領
- 成語出處:
- 清·石玉昆《續小五義》第100回:“眾人一看,全都哈哈大笑,說:‘倒有一宗撒手锏,沒聽見說會有撒手棍。’”
-
617
束手就斃
- 成語拼音:
- shù shǒu jiù bì
- 成語解釋:
- 同“束手待斃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洪邁《容齋續筆·靖康時事》:“予頃修《靖康實錄》,竊痛一時之禍,以堂堂大邦,中外之兵數十萬,曾不能北向發一矢、獲一胡,端坐都城,束手就斃。”
-
618
束手就縛
- 成語拼音:
- shù shǒu jiù fù
- 成語解釋:
- 表示無力反抗,或脫逃
- 成語出處:
-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五十四回:“吾計成矣:使劉備束手就縛,荊州反掌可得!”
-
619
束手就困
- 成語拼音:
- shù shǒu jiù kùn
- 成語解釋:
- 謂無法擺脫困境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謝肇淛《五雜俎·地部一》:“然當群雄奸命之時,烽煙四起,運道梗絕,惟有束手就困耳。”
-
620
束手就擒
- 成語拼音:
- shù shǒu jiù qín
- 成語解釋:
- 束:捆;綁;就:接受。捆起手來讓人捉住。指毫不抵抗;乖乖地讓人捉住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宋史 苻彥卿傳》:“與其束手就擒,曷若死戰,然未必死。”
* shou成語,shou的成語,帶shou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