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ou的成語 (947個)
-
561
手疾眼快
- 成語拼音:
- shǒu jí yǎn kuài
- 成語解釋:
- 疾:快。眼到手也到;指手和眼睛的動作都很快。形容動作機靈;眼光敏捷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吳承恩《西游記》:“原來悟空手疾眼快,正在那混亂之時……哪吒腦后,著左膊上一棒打來。”
-
562
手急眼快
- 成語拼音:
- shǒu jí yǎn kuài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動作機警,手快眼快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四回:“原來悟空手疾眼快,正在那混亂之時,……趕在哪吒腦后,著左膊上一棒打來。”
-
563
守口如瓶
- 成語拼音:
- shǒu kǒu rú píng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說話謹慎;嚴守秘密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道世《諸經要集 擇交部 懲過》:“防意如城,守口如瓶。”
-
564
獸困則噬
- 成語拼音:
- shòu kùn zé shì
- 成語解釋:
- 獸陷困境要咬人。比喻人陷于絕境要竭力反抗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宋史·謝晦傳》:“然歸死難圖,獸困則噬,是以爰整其旅,用為過防。”
-
565
收鑼罷鼓
- 成語拼音:
- shōu luó bà gǔ
- 成語解釋:
- 停止敲擊鑼鼓。比喻結束,結尾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李漁《閑情偶寄·詞曲·格局》:“骨肉團聚,不過歡笑一場,以此收鑼罷鼓,有何趣味。”
-
566
神龍見首
- 成語拼音:
- shén lóng jiàn shǒu
- 成語解釋:
- 清趙執信《談龍錄》:“昉思嫉時俗之無章也,曰:‘詩如龍然,首尾爪角鱗鬣,一不具,非龍也。’司寇哂之曰:‘詩如神龍,見其首不見其尾,或云中露一爪一鱗而已,安得全體?’”后以“神龍見首”指詩文跌宕多姿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趙執信《談龍錄》:“昉思嫉時俗之無章也,曰:‘詩如龍然,首尾爪角鱗鬣,一不具,非龍也。’司寇哂之曰:‘詩如神龍,見其首不見其尾,或云中露一爪一鱗而已,安得全體?’”
-
567
手零腳碎
- 成語拼音:
- shǒu líng jiǎo suì
- 成語解釋:
- 手腳不干凈。比喻小偷小摸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·楊顯之《瀟湘雨》第四折:“我道你是聰明的卓氏,我道你是俊俏西施,怎肯便手零腳碎竊金貲,這都是崔通來妄指。”
-
568
收離聚散
- 成語拼音:
- shōu lí jù sàn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收離糾散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晉·孫楚《為石仲容與孫皓書》:“收離聚散,咸安其居。”
-
569
收離糾散
- 成語拼音:
- shōu lí jiū sàn
- 成語解釋:
- 收集離散者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荀彧傳》:“若紹收離糾散,乘虛以出,則公之事去矣。”
-
570
神龍見首不見尾
- 成語拼音:
- shén lóng jiàn shǒu bù jiàn wěi
- 成語解釋:
- 原是談詩的神韻,后比喻人的行蹤詭秘,剛一露面又不見了。也比喻言辭閃爍,使人捉摸不透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趙執信《談龍錄》:“詩如神龍,見其首不見其尾,或云中露一爪一鱗而已,安得全體?”
-
571
壽陵匍匐
- 成語拼音:
- shòu líng pú fú
- 成語解釋:
- 壽陵:古燕國地名;匍匐:伏地而行。比喻模仿別人不到家,反而連自己原來所會的東西也忘掉了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·梁·劉勰《文心雕龍·雜文》:“可謂壽陵匍匐,非復邯鄲之步。”
-
572
壽陵失步
- 成語拼音:
- shòu líng shī bù
- 成語解釋:
- 《莊子 秋水》:“且子獨不聞壽陵馀子之學行于邯鄲與?未得國能,又失其故行矣,直匍匐而歸耳。”后以“壽陵失步”比喻仿效不成,反而喪失了固有技能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莊子·秋水》:“且子獨不聞壽陵馀子之學行於邯鄲與?未得國能,又失其故行矣,直匍匐而歸耳。”
-
573
水來伸手,飯來張口
- 成語拼音:
- shuǐ lái shēn shǒu,fàn lái zhāng kǒu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懶惰成性,坐享別人勞動成果的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61回:“你們深宅大院,‘水來伸手,飯來張口’,只知雞蛋是平常東西,那里知道外頭買賣的行市呢?”
-
574
擅離職守
- 成語拼音:
- shàn lí zhí shǒu
- 成語解釋:
- 擅:隨便,任意。擅自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不能盡守自己的職責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44回:“見面之后,不由分說,拿隨太爺一把辮子,說他擅離職守,捏稱回任。”
-
575
手忙腳亂
- 成語拼音:
- shǒu máng jiǎo luàn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做事慌張;沒有條理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釋普濟《五燈會元 臨濟宗 鎮州大悲和尚》:“問:‘如何是大悲境?’師曰:‘千眼都來一只收。’曰:‘如何是境中人?’師曰:‘手忙腳亂。’”
-
576
收買人心
- 成語拼音:
- shōu mǎi rén xīn
- 成語解釋:
- 指用金錢、感情等籠絡人心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李百川《綠野仙蹤》第31回:“他也知道收買民心,開倉賑濟,并恤被兵之家,四縣亦如此行事。”
-
577
四面受敵
- 成語拼音:
- sì miàn shòu dí
- 成語解釋:
- 各個方面受到敵對勢力的威脅或攻擊。
- 成語出處:
- 春秋·齊·管仲《管子·國蓄》:“四面受敵,謂之衢處之國。”
-
578
十目所視,十手所指
- 成語拼音:
- shí mù suǒ shì,shí shǒu suǒ zhǐ
- 成語解釋:
- 指個人的言論行動總是在群眾的監督之下,不允許做壞事,做了也不可能隱瞞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戴圣《禮記 大學》:“十目所視,十手所指,其嚴乎。”
-
579
壽滿天年
- 成語拼音:
- shòu mǎn tiān nián
- 成語解釋:
- 天年:自然壽數。人活滿自然壽數而死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馮夢龍《喻世明言》卷三十二:“諸公皆生人道,為王公大人,享受天祿。壽滿天年,仍還原所,以俟緣會,又復托生。”
-
580
受怕擔驚
- 成語拼音:
- shòu pà dān jīng
- 成語解釋:
- 驚:驚恐。擔受驚恐害怕。形容十分擔心或害怕
- 成語出處:
- 元·王實甫《西廂記》第三本第三折:“恁的般受怕擔驚,又不圖甚浪酒閑茶。”
* shou成語,shou的成語,帶shou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