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eng的成語 (1316個)
-
721
生靈涂地
- 成語拼音:
- shēng líng tú dì
- 成語解釋:
- 生靈:百姓;涂:泥沼。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。形容人民處于極端困苦的境地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邵伯溫《聞見前錄》:“自唐季以來數十年間,帝王凡易十姓,兵革不息,生靈涂地。”
-
722
死里逃生
- 成語拼音:
- sǐ lǐ táo shēng
- 成語解釋:
- 從極危險的境地中逃脫;幸免于死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京本通俗小說 馮玉梅團圓》:“今日死里逃生,夫妻再合,乃陰德積善之報也。”
-
723
生靈涂炭
- 成語拼音:
- shēng líng tú tàn
- 成語解釋:
- 生靈:生民;百姓;涂炭:爛泥和炭火。形容人民處于極端困苦的境地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 苻丕載記》:“先帝晏駕賊庭,京師鞠為戎穴,神州蕭條,生靈涂炭。”
-
724
生拉硬扯
- 成語拼音:
- shēng lā yìng chě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說話或寫文章牽強附會。也形容用力拉扯,勉強別人聽從自己。
- 成語出處:
- 曹禺《日出》第四幕:“福升生拉活扯地將黃省三向外拖。”
-
725
生拉硬拽
- 成語拼音:
- shēng lā yìng zhuài
- 成語解釋:
- 按主觀愿望辦事而不管別人的意愿或客觀的條件是否允許,比喻牽強附會
- 成語出處:
- 李曉明《平原槍聲》:“楊百順便指揮那兩個伙計一齊動手,生拉硬拽地把她弄走了。”
-
726
聲名大噪
- 成語拼音:
- shēng míng dà zào
- 成語解釋:
- 由于名聲高而引起人們的極大關注
- 成語出處:
-
727
聲名赫奕
- 成語拼音:
- shēng míng hè yì
- 成語解釋:
- 赫奕:顯耀盛大的樣子。名聲顯赫
- 成語出處:
- 宋·陸游《送襄陽鄭帥唐老》詩:“聲名赫奕動夫子,家世富貴連椒房。”
-
728
聲名藉甚
- 成語拼音:
- shēng míng jí shèn
- 成語解釋:
- 藉甚:通“籍甚”,盛大。名聲顯赫
- 成語出處:
- 北周·庾信《周天騎大將軍贈小司空宇文顯和墓志銘》:“公稟山岳之靈,擅風云之氣,容止矜莊,聲名藉甚。”
-
729
聲名狼藉
- 成語拼音:
- shēng míng láng jí
- 成語解釋:
- 聲名:名譽;名聲;狼藉:傳說中狼群墊草而臥;起來時把草踏亂以消滅痕跡。后借以形容散亂;引申為破敗得不可收拾。形容聲望和名譽敗壞到極點;不可收拾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蒙恬列傳》:“以其君為不明,以是籍于諸侯。”唐 司馬貞索隱:“言其惡聲狼藉,布于諸國。”
-
730
聲名狼籍
- 成語拼音:
- shēng míng láng jí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名望聲譽敗壞到了極點,不可收拾
- 成語出處:
- 清·宣鼎《夜雨秋燈錄·珊珊》:“邑之仕宦眷屬,聞之成不平,聲名狼籍。”
-
731
盛名難副
- 成語拼音:
- shèng míng nán fù
- 成語解釋:
- 盛:大;副:相稱,符合。名望很大的人,實際的才德常是很難跟名聲相符。指名聲常常可能大于實際。用來表示謙虛或自我警戒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黃瓊傳》:“盛名之下,其實難副。”
-
732
素昧平生
- 成語拼音:
- sù mèi píng shēng
- 成語解釋:
- 一向不了解。指與某人從來不認識。素:從來;昧:不明白;不了解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段成式《劍俠傳 郭倫觀燈》:“素昧平生,忽蒙救護,脫妻子于危難,先生異人乎?”
-
733
聲名鵲起
- 成語拼音:
- shēng míng què qǐ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知名度迅速提高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李斗《揚州畫舫錄·新城北錄下》:﹝朱文元﹞先在徐班,以年未五十,故無所表見,至洪班則聲名鵲起,班中人稱為戲忠臣。
-
734
素昧生平
- 成語拼音:
- sù mèi shēng píng
- 成語解釋:
- 彼此一向不了解。指與某人從來不認識。同“素昧平生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官場現形記》第二八回:“時筱仁因彼此素昧生平,也樂得裝作不知,以免拖累。”
-
735
生民涂炭
- 成語拼音:
- shēng mín tú tàn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人民處于極端困苦的境地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許仲琳《封神演義》六十一回:“今國君無道,天愁民怨,四海分崩,生民涂炭,刀兵不歇,天下無不思叛,正天之欲絕殷商也。”
-
736
聲名烜赫
- 成語拼音:
- shēng míng xuǎn hè
- 成語解釋:
- 烜赫:形容聲名或氣勢很盛。名聲顯赫
- 成語出處:
- 唐·韓偓《與吳子華侍郎同年玉堂同直懷恩敘懇因成長句四韻兼呈諸同年》:“聲名烜赫文章士,企紫雍容富貴身。”
-
737
生米煮成熟飯
- 成語拼音:
- shēng mǐ zhǔ chéng shú fàn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事情已經做成了,不能再改變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30回:“等到生米煮成熟飯,他老人家也賴不到那里去了。”
-
738
生米做成熟飯
- 成語拼音:
- shēng mǐ zuò chéng shú fàn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事情已經做成了,不能再改變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沈受先《三元記 遣妾》:“小姐,如今生米做成熟飯了,又何必如此推阻。”
-
739
生米作成熟飯
- 成語拼音:
- shēng mǐ zuò chéng shú fàn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事情已經做成了,不能再改變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40回:“這個當兒,珍姑娘的頭是磕了,臉是開了,生米是作成熟飯了。”
-
740
盛名之下,其實難副
- 成語拼音:
- shèng míng zhī xià,qí shí nán fù
- 成語解釋:
- 盛:大;副:相稱,符合。名望很大的人,實際的才德常是很難跟名聲相符。指名聲常常可能大于實際。用來表示謙虛或自我警戒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后漢書 黃瓊傳》:“陽春之曲,和者必寡;盛名之下,其實難副。”
* sheng成語,sheng的成語,帶sheng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