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eng的成語 (1316個)
-
341
寂然無聲
- 成語拼音:
- jì rán wú shēng
- 成語解釋:
- 寂靜沒有聲音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21卷:“這些和尚是山野的人,收了這殘盤剩飯,必然聚吃一番,不然,也要收拾家火,為何寂然無聲?”
-
342
救人一命,勝造七級浮屠
- 成語拼音:
- jiù rén yī mìng,shèng zào qī jí fú tú
- 成語解釋:
- 指救人性命功德無量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十卷:“官人差矣!不忍之心,人皆有之。救人一命,勝造七級浮屠。若說報答,就是為利了,豈是老漢的本念!”
-
343
寄生蟲
- 成語拼音:
- jì shēng chóng
- 成語解釋:
- 寄生在別的生物體上的動物。比喻有勞動能力而不勞動,靠別人為生的人
- 成語出處:
- 梁遇春《黑暗》:“而名士們一向是靠欺騙奸滑為生,一面罵俗物,一面做俗物的寄生蟲,養成中國歷來文人只圖小便宜的習氣。”
-
344
疾聲大呼
- 成語拼音:
- jí shēng dà hū
- 成語解釋:
- 疾:急速。急促而大聲的呼喊,以引起注意
- 成語出處:
- 《宋史·辛棄疾傳》:“咸淳間史館校勘謝坊得過棄疾墓旁僧舍,有疾聲大呼于堂上,若呼其不平。”
-
345
雞聲鵝斗
- 成語拼音:
- jī shēng é dòu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吵吵鬧鬧,彼此不和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21回:“從今咱們兩個丟開手,省得雞聲鵝斗,叫別人笑話。”
-
346
結繩而治
- 成語拼音:
- jié shéng ér zhì
- 成語解釋:
- 原指上古沒有文字,用結繩記事的方法治理天下。后也指社會清平,不用法律治國的空想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周易·系辭下》:“上古結繩而治,后世圣人易之以書契。”
-
347
見事風生
- 成語拼音:
- jiàn shì fēng shēng
- 成語解釋:
- 謂遇事雷厲風行。
- 成語出處:
- 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趙廣漢傳》:“見事風生,無所回避。”
-
348
驕生慣養
- 成語拼音:
- jiāo shēng guàn yǎng
- 成語解釋:
- 驕:通“嬌”。指嬌生慣養
- 成語出處:
- 胡樸安《中華全國風物志 江蘇 吳縣之奇俗》:“富貴家之小孩,驕生慣養,大半身體柔弱,時膺疾病。”
-
349
嬌生慣養
- 成語拼音:
- jiāo shēng guàn yǎng
- 成語解釋:
- 嬌:寵愛。慣:姑息。從小受到長輩過分的寵愛和姑息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西周生《醒世姻緣傳》:“似這幾日,我看菩薩的面上,不和你一般見識,誰想嬌生慣養了,你通常不像樣了。”
-
350
家生孩兒
- 成語拼音:
- jiā shēng hái ér
- 成語解釋:
- 奴婢生的子女仍在主家服役的人
- 成語出處:
- 元·陶宗儀《輟耕錄》第17卷:“奴婢所生子,亦曰家生孩兒。”
-
351
嬌聲嬌氣
- 成語拼音:
- jiāo shēng jiāo qì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說話嬌滴滴的聲氣
- 成語出處:
- 魯迅《熱風 隨感錄二十五》:“窮人的孩子蓬頭垢面的在街上轉,闊人的孩子妖形妖勢嬌聲嬌氣的在家里轉。”
-
352
今生今世
- 成語拼音:
- jīn shēng jīn shì
- 成語解釋:
- 此生此世。謂有生之年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·關漢卿《竇娥冤》第一折:“這歪剌骨便是黃花女兒,剛剛扯的一把,也不消這等使性,平空的推了我一交,我肯干罷!就當面賭個誓與你:我今生今世不要他做老婆,我也不算好男子。”
-
353
疾聲厲色
- 成語拼音:
- jí shēng lì sè
- 成語解釋:
- 言語急促,神色嚴厲。形容對人發怒
- 成語出處:
- 明 馬愈《馬氏日抄 胡宗伯》:“雖盛怒,未嘗疾聲厲色。”
-
354
計深慮遠
- 成語拼音:
- jì shēng lǜ yuǎn
- 成語解釋:
- 計:計謀。慮:考慮。計謀想得很深遠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·司馬相如《喻巴蜀檄》:“計深慮遠,急國家之難,而樂盡人臣之首也。”
-
355
決勝廟堂
- 成語拼音:
- jué shèng miào táng
- 成語解釋:
- 廟堂:指古代帝王祭祀、議事的場所。指文官儒將在廟堂中制定出決定勝改的策略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無名氏《投筆膚談》:“儒將者,決勝廟堂者也。武將者,折沖千里者也。”
-
356
決勝千里
- 成語拼音:
- jué shèng qiān lǐ
- 成語解釋:
- 決定千里外戰役的勝利。形容卓越的軍事運籌才能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高祖本紀》:“夫運籌帷幄之中,決勝千里之外,吾不如子房。”
-
357
絕圣棄智
- 成語拼音:
- jué shèng qì zhì
- 成語解釋:
- 圣、智:智慧,聰明。棄絕聰明才智,返歸天真純樸。這是古代老、莊的無為而治的思想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孔子《老子》:“絕圣棄智,民利百倍。”
-
358
絕圣棄知
- 成語拼音:
- jué shèng qì zhī
- 成語解釋:
- 絕:斷絕;圣:智慧;棄:舍去,拋開;知:通“智”,智慧。指摒棄聰明智巧,回歸天真純樸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·宋·莊周《莊子·胠篋》:“故絕圣棄知,大盜乃止,擿玉毀珠,小盜不起。”
-
359
見事生風
- 成語拼音:
- jiàn shì shēng fēng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遇到事情,興風作浪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和邦額《夜譚隨錄·棘闈志異》:“第少年喜事,每捕風捉影,見事生風。”
-
360
見世生苗
- 成語拼音:
- jiàn shì shēng miáo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眼前就會收效得利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·無名氏《凍蘇秦》第三折:“你尚圖些紫綬金章,赤緊的見世生苗,我則理會的埋根千丈。”
* sheng成語,sheng的成語,帶sheng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