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eng的成語 (1316個)
-
301
咳聲嘆氣
- 成語拼音:
- hāi shēng tàn qì
- 成語解釋:
- 因憂傷、煩悶或痛苦而發出嘆息的聲音
- 成語出處:
- 《負曝閑談》第六回:“江裴度無法,只得咳聲嘆氣的出得行門,偏偏包車夫又不知去向,把他恨得跺腳。”
-
302
好生惡殺
- 成語拼音:
- hào shēng wù shā
- 成語解釋:
- 好:喜愛;惡:討厭,憎恨。愛惜生靈,不喜殺生
- 成語出處:
- 《舊唐書·姚崇傳》:“陛下好生惡殺,此事請不煩出敕,乞容臣出牒處分。”
-
303
后生晚學
- 成語拼音:
- hòu shēng wǎn xué
- 成語解釋:
- 后生:后輩。指學歷淺的年輕人
- 成語出處:
- 宋·陸九淵《與傅全美書》:“仙里年來向學者甚眾,風習可尚,正賴長者不憚告教,使后生晚學得知前輩風采,謙沖就實,無徒長虛誕。”
-
304
禍生蕭墻
- 成語拼音:
- huò shēng xiāo qiáng
- 成語解釋:
- 蕭墻:古代宮室內當門的小墻,比喻內部。指禍亂發生在內部
- 成語出處:
- 明·許仲琳《封神演義》第35回:“豈知禍生蕭墻,元旦災來,反了股肱重臣,追之不及。”
-
305
后實先聲
- 成語拼音:
- hòu shí xiān shēng
- 成語解釋:
- 聲:聲勢。比喻先用聲勢挫折敵方士氣,武力打擊在后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陶宗儀《輟耕錄·檄》:“一戰乘勝而渡江,諸將列降而獻土,厥角稽首,迎我前矛,后實先聲,易如破竹,昭天順人信之助,成我風行草偃之功。”
-
306
歡聲笑語
- 成語拼音:
- huān shēng xiào yǔ
- 成語解釋:
- 歡樂的說笑聲
- 成語出處:
-
307
繪聲寫影
- 成語拼音:
- huì shēng xiě yǐng
- 成語解釋:
- 繪:描繪,描摹。形容敘述或描寫生動逼真
- 成語出處:
- 柳亞子《二十世紀大舞臺發刊詞》:“凡揚州十日之屠,嘉定萬家之慘,以及虜酋丑類之慆淫,烈士遺民之忠藎,皆繪聲寫影,傾筐倒篋而出之。”
-
308
后生小子
- 成語拼音:
- hòu shēng xiǎo zǐ
- 成語解釋:
- 指年輕晚輩
- 成語出處:
- 宋 俞文豹《吹劍四錄》:“恐數十年后老成凋喪,后生小子,不知根柢,耳濡目染,目變而復還。”
-
309
禍生于忽
- 成語拼音:
- huò shēng yú hū
- 成語解釋:
- 忽:古代長度單位,1尺=10寸,1寸=10分,1分=10000忽。指災禍產生于極細微的因素
- 成語出處:
- 漢·劉向《說苑·談叢》:“福生于微,禍生于忽。日夜恐懼,唯恐不卒。”
-
310
好生之德
- 成語拼音:
- hào shēng zhī dé
- 成語解釋:
- 好生:愛惜生靈。指有愛惜生靈;不事殺戮的品德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尚書 大禹謨》:“與其殺不辜,寧失不經,好生之德,洽于民心。”
-
311
橫生枝節
- 成語拼音:
- héng shēng zhī jié
- 成語解釋:
- 橫生:意外發生的;枝節:樹干上長出的枝和節;比喻細小或旁出的事情。比喻意外地插進一些問題;干擾了主要問題的解決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葉適《答少詹書》:“又疑人之不相與,而以為外己,所以枝葉橫生,意見多疑。”
-
312
繪聲狀物
- 成語拼音:
- huì shēng zhuàng wù
- 成語解釋:
- 繪:描摹,形容;狀:描摹。對事物的描繪
- 成語出處:
- 魯迅《中國小說史略》第27篇:“《三俠五義》及其續書,繪聲狀物,甚有平話習氣。”
-
313
禍生肘腋
- 成語拼音:
- huò shēng zhǒu yè
- 成語解釋:
- 肘腋:胳肢窩。比喻事變就發生在身邊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三國志 蜀志 法正傳》:“主公之在公安也,北畏曹公之強,東憚孫權之逼,近則懼孫夫人生變于肘腋之下,當斯之時,進退狼跋。”
-
314
禾頭生耳
- 成語拼音:
- hé tóu shēng ěr
- 成語解釋:
- 耳:耳狀物。禾頭長出牙蘗,莊稼就報廢。災年的象征
- 成語出處:
- 唐·張鷟《朝野僉載》:“春雨甲子,赤地千里;夏雨甲子,乘舟入市;秋雨甲子,禾頭生耳。”
-
315
狐聽之聲
- 成語拼音:
- hú tīng zhī shēng
- 成語解釋:
- 《水經注·河水一》引《述征記》:“盟津、河津忄互濁,方江為狹,比淮濟為闊,寒則冰厚數丈。冰始合,車馬不敢過,要須狐行,云此物善聽,冰下無水乃過,人見狐行方渡。”北齊顏之推《顏氏家訓·書證》:“狐之為獸,又多猜疑,故聽河冰無流水聲,然后敢渡。”后因以“狐聽
- 成語出處:
- 《水經注·河水一》引《述征記》:“冰始合,車馬不敢過,要須狐行,云此物善聽,冰下無水乃過,人見狐行方渡。”北齊顏之推《顏氏家訓·書證》:“狐之為獸,又多猜疑,故聽河冰無流水聲,然後敢渡。”
-
316
虎嘯風生
- 成語拼音:
- hǔ xiào fēng shēng
- 成語解釋:
- 嘯:長鳴。猛虎長鳴,則大風四起。比喻英雄人物順應時代潮流而出現,并且對社會產生極大的影響;亦指豪杰奮起,大展宏圖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北史·張定和傳論》:“虎嘯生風,龍騰云起,英賢奮發,亦各因時。”
-
317
繪影繪聲
- 成語拼音:
- huì yǐng huì shēng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敘述或描寫生動逼真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憂患余生《序》:“而壹意孤行,為若輩繪影繪聲,定一不磨之鐵案。”
-
318
含章挺生
- 成語拼音:
- hán zhāng tǐng shēng
- 成語解釋:
- 亦作“含章天挺”。謂內懷美質而挺秀。
- 成語出處:
- 晉·左思《蜀都賦》:“王褒煒燁而秀發,揚雄含章而挺生。”
-
319
舉步生風
- 成語拼音:
- jǔ bù shēng fēng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走路特別快或辦事干凈利索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二十二:“相見了,便覺得分外高興,說話處,脾胃多燥,行事時,舉步生風,是這二種人與他說得活著。”
-
320
舉不勝舉
- 成語拼音:
- jǔ bù shèng jǔ
- 成語解釋:
- 舉:列舉;不勝:不盡。列舉也列舉不完。形容很多。
- 成語出處:
- 魯迅《偽自由書 后記》引谷春帆《談“文人先行”》:“公開告密,賣友求榮,賣身投靠的勾當,舉不勝舉。”
* sheng成語,sheng的成語,帶sheng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