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she的成語 (557個)

    281

    若涉淵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uò shè yuān bī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處境艱險。同“若涉淵水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陳亮《論勵臣之道》:“朕承太上皇亮付托之重,念國家之深恥,志在復讎,八年于茲,若涉淵冰,未知攸濟。”
    282

    若涉淵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uò shè yuān shu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處境艱險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書 大誥》:“予惟小子,若涉淵水,予惟往求騰攸濟。”
    283

    人心不足蛇吞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én xīn bù zú shé tūn xi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人貪心不足,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無名氏《冤家債主》楔子:“人心不足蛇吞象,世事到頭螳捕蟬。”
    284

    鸮心鸝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én xīn lí sh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鸮鳥的心,黃鸝的鳴聲。比喻居心狠毒,但說話動聽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72回:“這紹聞當不住鸮心鸝舌的話。”
    285

    舍安就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ě ān jiù wē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舍:放棄;就:趨,從。舍棄安逸而趨于危險。形容違背常情,不理智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蘇舜欽《上范希文書》:“延州逼近賊鋒,而能舍安逸以就危隘,雖古人不逮也。”
    286

    舌敝唇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é bì chún jiā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敝:破;焦:干。舌頭破爛;嘴唇干焦。形容說話很多;費盡口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趙曄《吳越春秋 夫差內傳》:“焦唇干舌,苦身勞力,上事群臣,下養百姓。”
    287

    舌敝唇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é bì chún k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敝:破;枯:枯干。舌頭破爛,嘴唇干焦。形容費盡了唇舌
    成語出處:
    孫中山《發刊詞》:“近時志士,舌敝唇枯,惟企強中國以比歐美。”
    288

    舍本從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ě běn cóng m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舍:放棄,舍棄;逐:追求。拋棄根本,追求枝節。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,而只抓細微末節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39卷:“自己親族貧乏,尚不肯周濟分文,到得此輩募緣,偏肯整幾兩價布施,豈不是舍本從末的癡漢!”
    289

    涉筆成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è bǐ chéng q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涉筆:動筆;趣:意味;意趣。一動筆就趣味盎然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100回:“讀了些四庫奇書,享了些半生清福。心有余閑,涉筆成趣,每于長夏余冬,燈前月夕,以文為戲,年復一年,編出《鏡花緣》一百回。”
    290

    涉筆成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è bǐ chéng y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涉筆:動筆,著筆;雅:雅致。指動筆就雅致而不落俗套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毛先舒《詩辯詆》第一卷:“于物無擇,而涉筆成雅;于思無豫,而往必造微。”
    291

    舌敝耳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é bì ěr l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講的人舌頭破了,聽的人耳朵聾了。形容議論多而雜,別人不予理睬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戰國策·秦策一》:“舌敝耳聾,不見成功。”
    292

    蛇杯弓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é bēi gōng yǐ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錯誤地認為映在酒杯中的弓影是蛇。比喻疑神疑鬼,自相驚擾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·如是我聞四》:“況蛇杯弓影,恍惚無憑,而點綴鋪張,宛如目睹。”
    293

    駟不及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ì bù jí sh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一句話說出口,駟馬拉的車也追不回。比喻一句話說出來,再也無法收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孔子《論語 顏淵》:“惜乎!夫子之說君子也,駟不及舌。”
    294

    折本買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é běn mǎi m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折:虧損。虧損的生意。泛指吃虧的事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馬致遠《青衫淚》第一折:“稍似間有些錢,抵死里無多債,權做這場折本買賣。”
    295

    舍本求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ě běn qiú m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舍:舍棄;求:追求。拋棄根本的、主要的,而去追求枝節的、次要的。比喻不抓根本環節,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關尹子 一宇》:“殊不知舍源求流,無時得源。舍本求末,無時得本。”
    296

    舍本事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ě běn shì m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舍:舍棄;事:從事。指舍棄農耕去從經商。泛指做事不從根本上著手,而在枝節上用功夫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衛·呂不韋《呂氏春秋·上農》:“民舍本而事末則不令,不令則不可以守,不可以戰。民舍本而事末則其產約,其產約則輕遷徙,輕遷徙則國家有患,皆有遠志,無有居心。”
    297

    神不守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én bù shǒu sh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神:精神;心神;舍:本為房屋;這里指人的軀體。精神不守在軀體里。形容精神不集中;心神極不安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》:“疲乏之極,神不守舍。”
    298

    神不收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én bù shōu shě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神不守舍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沈復《浮生六記》第三卷:“余曰:‘此神不收舍,服以補劑,靜心調養,自能安痊。’”
    299

    舍本問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ě běn wèn m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舍:舍棄。指舍棄農耕去從經商。泛指做事不從根本上著手,而在枝節上用功夫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劉向《戰國策·齊策》:“豈舍本而問末者耶?”
    300

    赦不妄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è bù wàng xi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赦:赦令;妄:胡亂。不胡亂下達赦令。形容賞罰嚴明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常璩《華陽國志·劉后主傳》:“故亮時,軍旅屬興,赦不妄下也。”
    * she成語,she的成語,帶she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