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she的成語 (557個)

    261

    強龍不壓地頭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áng lóng bù yā dì tóu sh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實力強大者也難對付當地的勢力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45回:“你也忒自重了,更不讓我遠鄉之僧--也罷,這正是'強龍不壓地頭蛇'。”
    262

    窮里空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óng lǐ kōng shě
    成語解釋:
    窮里:僻巷。指偏僻無人的地方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趙廣漢傳》:“長安少年數人,會窮里空舍,謀共劫人。”
    263

    千磨百折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ān mó bǎi sh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受磨難、遭曲折之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曾國藩《江忠烈公神道碑銘》:“人懷忠憤,如報私仇,千磨百折,有進無休。”
    264

    七舌八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ī shé bā zu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“七嘴八舌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丁玲《奔》:“茶館里又圍了許多人,都把他們當做談話的中心,七舌八嘴,然而沒有一句話可以暫時使他們寬心一下。”
    265

    窮奢極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óng shē jí ch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窮:極;奢、侈:奢侈。極端奢侈,盡量享受。形容揮霍浪費,荒淫腐化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陸康傳》:“末世衰主,窮奢極侈,造作無端。”
    266

    窮奢極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óng shē jí y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窮、極:盡;極端。奢:奢侈;浪費。欲:欲望;奢望。過分的奢侈和欲求;形容揮霍享樂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漢書 谷永傳》:“窮奢極欲,湛湎荒淫。”
    267

    取舍兩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ǔ shě liǎng n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采用或舍棄都能決定。指難以抉擇
    成語出處:
    268

    巧舌如簧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ǎo shé rú hu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舌頭靈巧得像樂器里發聲的簧片一樣。形容花言巧語;能說會道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詩經 小雅 巧言》:“巧言如簧,顏之厚矣。”
    269

    趨舍異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ū shě yì l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趨舍:同“趣舍”,趨向和舍棄。選擇和遵循的道路不同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荀悅《漢紀·武帝紀》:“仆與李陵趨舍異路,素非相善也。”
    270

    趣舍有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ù shě yǒu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趣舍:趨向和舍棄。指人的得失進退有一定的時機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伯夷列傳》:“巖穴之士,趣舍有時若此,類名湮滅而不稱,悲夫。”
    271

    青堂瓦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īng táng wǎ sh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堂:高大的屋子。青灰磚砌的堂屋,灰瓦蓋頂的住房。指大瓦房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李開先《寶劍記》第十四出:“你在這青堂瓦舍里坐著,到也自在,你這等涎皮賴臉的,俺管監的吃風!”
    272

    求田問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ú tián wèn shě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舍:房子。多方購買田地,到處問詢屋介。指只知道置產業,謀求個人私利。比喻沒有遠大的志向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陳壽《三國志 魏志 陳登傳》:“君有國士之名,今天下大亂,帝主失所,望君憂國忘家,有救世之意,而君求田問舍,言無可采。”
    273

    齊王舍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í wáng shě ni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王(齊宣王)坐于堂上,有牽牛而過堂下者,王見之,曰:‘牛何之?’對曰:‘將以釁鐘。’王曰:‘舍之。吾不忍其觳觫,若無罪而就死地。’對曰:‘然則廢釁鐘與?’曰:‘何可廢也?以羊易之。’”后以“齊王舍牛”比喻帝王對臣民懷有惻隱之心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王(齊宣王)坐于堂上,有牽牛而過堂下者,王見之,曰:‘牛何之?’對曰:‘將以釁鐘。’王曰:‘舍之。吾不忍其觳觫,若無罪而就死地。’對曰:‘然則廢釁鐘與?’曰:‘何可廢也?以羊易之。’”
    274

    窮追不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óng zhuī bù shě
    成語解釋:
    勇敢地追趕不放松
    成語出處:
    林海音《婚姻的故事》:“但是如果她是一個普通人家的女兒,我一定窮追不舍。”
    275

    七嘴八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ī zuǐ bā sh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人多嘴雜;議論紛紛。也比喻讓別人充分發表意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好逑傳》第五回:“眾人正跑得有興頭上,忽被鐵公子攔住,便七嘴八舌地亂嚷。”
    276

    輕嘴薄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īng zuǐ bó sh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說話輕佻刻薄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馮夢龍《古今小說》:“閑時常倚門靠壁,不三不四,輕嘴薄舌的狂言挑撥。”
    277

    強嘴拗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áng zuǐ niù sh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說話倔強的樣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周立波《山鄉巨變》下十一:“謝慶元倒了威了,但還是強嘴拗舌:‘我家里的事,要你們管嗎?’”
    278

    強自取折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áng zì qǔ sh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強自取柱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大戴禮記·勸學》:“強自取折,柔自取束。”
    279

    人涉卬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én shè shān fǒu
    成語解釋:
    別人涉水過河,而我獨不渡。《詩·邶風·匏有苦葉》:“招招舟子,人涉卬否。人涉卬否,卬須我友。”毛傳:“卬,我也。”鄭玄箋:“人皆涉,我友未至。我獨待之而不涉。以言室家之道,非得所適貞女不行,非得禮義昏姻不成。”后用以比喻自有主張,不隨便附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詩·邶風·匏有苦葉》:“招招舟子,人涉卬否。人涉卬否,卬須我友。”毛傳:“卬,我也。”鄭玄箋:“人皆涉,我友未至。我獨待之而不涉。以言室家之道,非得所適貞女不行,非得禮義昏姻不成。”
    280

    饒舌調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áo shé tiáo chú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饒舌,多嘴。調唇,耍嘴皮子。指多嘴多舌,搬弄是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無名氏《蘇九淫奔》第一折:“我恰待饒舌調唇,怎當他拔樹尋根。”
    * she成語,she的成語,帶she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