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shan的成語 (843個)

    781

    鐘鼎山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ōng dǐng shān lí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富貴和隱逸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辛棄疾《臨江仙·再用韻送祐之弟歸浮梁》詞:“鐘鼎山林都是夢,人間寵辱休驚。”宋·張世南《游宦紀聞》卷一:“疏雨梧桐,微云河漢,鐘鼎山林無限悲。”
    782

    左躲右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uǒ duǒ yòu sh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向左和向右躲閃,不敢正面面對
    成語出處:
    783

    罪惡如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uì è rú sh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罪惡多而重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新唐書·吉項傳》:“俊臣誣殺忠良,罪惡如山,國蟊賊也,尚何惜?”
    784

    執法如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í fǎ rú sh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執行法令像山一樣不可動搖。形容執法嚴厲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李綠園《歧路燈》:“本道言出如箭,執法如山,三尺法不能為不肖者宥也。”
    785

    忠告善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ōng gào shàn d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道:通“導”。衷心的告誡,善意的勸導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顏淵》:“忠告而善導之,不可則止,毋自辱焉。”
    786

    縱虎歸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òng hǔ guī sh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把老虎放回深山。比喻放走敵人;留下后患。縱:放;釋放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陳壽《三國志 劉巴傳》裴松之注引《零陵先賢傳》:“若使備討張魯,是放虎于山林也。”
    787

    拄笏看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ǔ hù kàn sh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拄:支撐;笏:古代大臣上朝時拿著的手版。舊時比喻在官有高致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簡傲》:“王子猷作桓車騎參軍,桓謂王曰:‘卿在府久,比當相料理。’初不答,直高視,以手版拄頰云:‘西山朝來,致有爽氣。’”
    788

    坐耗山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uò hào shān kō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只消費不生產,堆積如山的財富也要耗盡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塞上行·行紀·百靈廟戰后行》:“家庭方面,自他調入蒙古之后,又無他人可以生產,坐耗山空,望他多多設法,以濟家用。”
    789

    拄笏西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ǔ hù xī sh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拄笏看山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簡傲》:“王子猷作桓車騎參軍,桓謂王曰:‘卿在府久,比當相料理。’初不答,直高視,以手版拄頰云:‘西山朝來,致有爽氣。’”
    790

    著屐登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uó jī dēng sh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屐:木頭鞋。穿著木頭鞋登山。形容歷盡艱辛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宋書·謝靈運傳》:“尋山陟嶺,必造幽峻,巖嶂千重,莫不備盡。登躡常著木屐,上山則去前齒,下山去其后齒。”
    791

    拄頰看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ǔ jiá kàn sh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“拄笏看山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范成大《次胡經仲知丞贈別韻》:“先生有道抗浮云,拄頰看山意最真。”
    792

    整甲繕兵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ěng jiǎ shàn bī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整頓甲胄,修理兵器。謂作好戰備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宋書·何承天傳》:“斥候之郊,非耕牧之所;轉戰之地,非耕桑之邑。故堅壁清野,以俟其來,整甲繕兵,以乘其敝。雖時有古今,保民全境,不出此途。”
    793

    竹罄南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ú qìng nán sh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罄:盡,完。形容人罪惡極多,書寫不盡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感惺《斷頭臺·受獻》:“到此是森羅殿上無私款,鏡臺前明照膽,要把君孽案重重徹里翻,竹罄南山。”
    794

    專權擅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uān quán shàn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獨攬大權,獨斷專行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劉向《戰國策·趙策》:“先王之時,春陽君相,專權擅勢,蔽晦先王,獨制官事。”
    795

    擇其善者而從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é qí shàn zhě ér cóng zh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擇:選擇;從:跟從、學習。選擇好的、正確的事情去遵循、學習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述而》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師焉;擇其善者而從之。”
    796

    重若丘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òng ruò qiū sh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丘:通“巨”,大;丘山:大山。重得像大山。比喻極其嚴重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劉向《戰國策·趙策四》:“是以國權輕于鴻毛,而積禍重若丘山。”
    797

    知人善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ī rén shàn chá
    成語解釋:
    察:觀察。善于識別觀察人才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魏書》:“知人善察,難眩以偽。”
    798

    知人善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ī rén shàn rè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了解下屬;善于任用(任:任用;使用)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班彪《王命論》:“四曰寬明而仁恕,五曰知人善任使。”
    799

    專擅跋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uān shàn bá h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跋扈:霸道,不講理。專斷蠻橫,蠻不講理
    成語出處:
    范文瀾《中國近代史》上冊第六章:“太平軍一壞于楊秀清的專擅跋扈,再壞于韋昌輝的瘋狂屠殺,最后壞于洪秀全的任用私人。”
    800

    枕山臂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ěn shān bì ji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依山傍水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王應麟《玉海·地理·州鎮》:“慶元據會稽之東,枕山臂江,負溟渤,控扶桑。”
    * shan成語,shan的成語,帶shan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