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shan的成語 (843個)

    601

    山搖地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ān yáo dì dò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山和地都在動搖。形容聲勢或力量的巨大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宋書 五行志五》:“大明六年七月甲申,地震,有聲自河北來,魯郡山搖地動。”
    602

    芟夷大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ān yí dà n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芟:刪除雜草;芟夷:削平;難:災難。削平大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蜀志·諸葛亮傳》:“今操芟夷大難,略已平矣。”
    603

    山陰道上,應接不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ān yīn dào shàng,yìng jiē bù xiá
    成語解釋:
    山陰道:在會稽城西南郊外,那里風景優美。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,看不勝看。后用下句比喻來往的人多,應接不過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言語》:“從山陰道上行,山川自相映發,使人應接不暇。”
    604

    山肴海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ān yáo hǎi cu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言山珍海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蘭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55回:“當下山肴海錯,不記其數。”
    605

    苫眼鋪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ān yǎn pū méi
    成語解釋:
    瞪眼晴,豎眉毛。形容裝模作樣地擺架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秦簡夫《剪發待賓》第三折:“常記著禮之用和為貴,到那里則要你折腰叉手,休學那苫眼鋪眉。”
    606

    善與人交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àn yǔ rén jiā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善于與別人交朋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論語·公冶長》:“子曰:‘晏平仲善與人交,久而敬之。’”
    607

    善有善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àn yǒu shàn b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善:好的。報:報應。做好事必有好的報答。常與“惡有惡報”連用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蘭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一回:“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,天網恢恢,疏而不漏。”
    608

    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àn yǒu shàn bào,è yǒu è b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行善和作惡到頭來都有報應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纓絡經 有行無行品》:“又問目連:‘何者是行報耶?’目連白佛言:‘隨其緣對,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。’”
    609

    水遠山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uǐ yuǎn shān ch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①同“水遠山遙”。②謂山河遼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辛棄疾《臨江仙》:“憶得舊時攜手處,如今水遠山長。”
    610

    山遙水遠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ān yáo shuǐ yu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道路遙遠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楊無咎《玉抱肚》詞:“見也渾閑,堪嗟處、山遙水遠,音書也無個。” 元·高明《琵琶記·南浦囑別》:“[生]娘子,莫不是慮著山遙水遠么?[旦]奴不慮山遙水遠。”
    611

    水遠山遙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uǐ yuǎn shān yáo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路程遙遠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汪元量《憶秦娥》詞之七:“心如焦。彩箋難寄,水遠山遙。”元·關漢卿《哭存孝》第四折:“我避不得水遠山遙,須有一個日頭走到。”
    612

    訕牙閑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àn yá xián kē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閑得無聊,磨牙斗嘴以為笑樂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薛昂夫《端正好·高隱》套曲:“挺王留訕牙閑嗑,李大公信口開河。”
    613

    山雨欲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ān yǔ yù l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“山雨欲來風滿樓”的省略,指預示有事情發生
    成語出處:
    郁達夫《大風圈外》:“這一種不平,怨憤,與被壓迫的悲啼,以及人心躍躍山雨欲來的空氣,實在還不只是一個教會學校里的輿情。”
    614

    山雨欲來風滿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ān yǔ yù lái fēng mǎn l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重大事件發生前的緊張情勢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許渾《咸陽城東樓》詩:“溪云初起日沉閣,山雨欲來風滿樓。”
    615

    山肴野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ān yáo yě s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肴:熟的魚肉;簌:野菜。指山中的野味和野菜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歐陽修《醉翁亭記》:“山肴野蔌,雜然而前陳者,太守宴也。”
    616

    山陰夜雪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ān yīn yè xuě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言山陰乘興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李白《單父東樓秋夜夜送族弟沈之秦》詩:“卷簾見月清興來,疑是山陰夜中雪。”
    617

    山吟澤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ān yín zé ch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山歌民謠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吳承恩《序》:“夫兔人葛婦,不班于黼芾;山吟澤唱,無謂于律呂。”
    618

    善游者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àn yóu zhě n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會游泳的人,往往淹死。比喻人自以為有某種本領,因此而惹禍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淮南子·原道訓》:“夫善游者溺,善騎者墮,各以其所好,反自為禍。”
    619

    山止川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ān zhǐ chuān x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喻堅不可摧,行不可阻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唐甄《潛書·兩權》:“誠能自固如是,是山止川行之勢也;以戰必勝,以攻必取者也。”
    620

    掞藻飛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ǎn zǎo fēi sh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掞:發舒;藻:辭藻;飛:飛揚;聲:聲譽。指施展文才,聲譽遠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蕭穎士《贈韋司業書》:“今朝野之際,文場至廣,掞藻飛聲,森然林植。”
    * shan成語,shan的成語,帶shan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