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a的成語 (226個)
-
181
血染沙場
- 成語拼音:
- xuè rǎn shā chǎng
- 成語解釋:
- 沙場:戰場。鮮血染紅了戰場。指在戰場上犧牲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無名氏《楊家將演義》卷二:“設將軍等今日不來,吾輩血染沙場早矣。”
-
182
兇神惡煞
- 成語拼音:
- xiōng shén è shà
- 成語解釋:
- 原指兇惡的神。后來指兇惡的壞人。煞:迷信說法中的兇神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王曄《桃花女》第三折:“遭這般兇神惡煞,必然板僵身死了也。”
-
183
銜沙填海
- 成語拼音:
- xián shā tián hǎi
- 成語解釋:
- 猶言銜石填海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何景明《送呂子遷右給事中》詩:“銜沙填海志,煉石補天情。”
-
184
象煞有介事
- 成語拼音:
- xiàng shà yǒu jiè shì
- 成語解釋:
- 指裝模作樣,活象真有那么一回事似的。
- 成語出處:
- 茅盾《子夜》:“屠維岳的法寶就是說大話,象煞有介事,滿嘴的有辦法,有把握!”
-
185
像煞有介事
- 成語拼音:
- xiàng shà yǒu jiè shì
- 成語解釋:
- 指似乎真有其事。多用以形容小題大作或裝腔作勢的樣子。
- 成語出處:
- 魯迅《二心集 再來一條“順”的翻譯》:“我們的‘友邦’好友,頂喜歡宣傳中國的古怪事情,尤其是‘共黨’的,四年以前,將‘裸體游行’說得像煞有介事,于是中國人也跟著叫了好幾個月。”
-
186
一筆抹煞
- 成語拼音:
- yī bǐ mǒ shā
- 成語解釋:
- 抹煞:涂抹掉;勾銷。比喻輕率地把成績、優點全部否定。也作“一筆抹殺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徐特立《研究歷史的目的與方法》:“可是對于他們在某一個時候追求真理的熱忱和老績,我們現在是不該一筆抹煞的。”
-
187
一筆抹殺
- 成語拼音:
- yī bǐ mǒ shā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輕率地把成績、優點全部否定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沈德符《野獲編》:“遂將前后愛書,一筆抹殺。”
-
188
眼不著砂
- 成語拼音:
- yǎn bù zhuó shā
- 成語解釋:
- 著:同“著”,著落。眼睛里不能容一點沙子。指對壞人壞事不能容忍
- 成語出處:
- 宋·陳善《捫虱新話·陶淵明不見督郵》:“淵明不肯束帶見鄉里小兒,所謂眼不著砂。”
-
189
云端里看廝殺
- 成語拼音:
- yún duān lǐ kàn sī shā
- 成語解釋:
- 廝:互相。站在天空的云里看下面的人互相砍殺。比喻置身事外,袖手旁觀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35卷:“云端看廝殺,畢竟孰輸贏?”
-
190
予奪生殺
- 成語拼音:
- yǔ duó shēng shā
- 成語解釋:
- 《周禮·天官、大宰》的“八柄”中有予、奪、生、誅(責備)等權力。后因以“予奪生殺”泛指帝王掌握的賞罰生死大權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·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天地陰陽》:“為人主者,予奪生殺,各當其義。”
-
191
猿鶴蟲沙
- 成語拼音:
- yuán hè chóng shā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戰死的將士或死于戰亂的人士。
- 成語出處:
- 晉 葛洪《抱樸子》:“周穆王南征,一軍盡化,君子為猿為鶴,小人為蟲為沙。”
-
192
猿鶴沙蟲
- 成語拼音:
- yuán hè shā chóng
- 成語解釋:
- 《藝文類聚》卷九十引晉葛洪《抱樸子》:“周穆王南征,一軍盡化,君子為猿為鶴,小人為蟲為沙。”按,今本《抱樸子·釋滯》作:“山徙社移,三軍之眾,一朝盡化,君子為鶴,小人成沙。”后因以“猿鶴沙蟲”指陣亡的將士或死于戰亂的人民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藝文類聚》卷九十引晉葛洪《抱樸子》:“周穆王南征,一軍盡化,君子為猿為鶴,小人為蟲為沙。”按,今本《抱樸子·釋滯》作:“山徙社移,三軍之眾,一朝盡化,君子為鶴,小人成沙。”
-
193
眼里揉不下沙子
- 成語拼音:
- yǎn lǐ róu bù xià shā zǐ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對壞人壞事不能容忍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69回:“奶奶寬洪大量,我卻眼里揉不下沙子去。”
-
194
一盤散沙
- 成語拼音:
- yī pán sǎn shā
- 成語解釋:
- 一盤黏合不到一起的沙子。比喻力量分散;沒有組織起來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梁啟超《十種德性相反相成論》:“然終不免一盤散沙之誚者,則以無合群之德故也。”
-
195
一片散沙
- 成語拼音:
- yī piàn sàn shā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一盤散沙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孫中山《民族主義》第一講:“但是中國的人,只有家族和宗族的團體,沒有民族的精神,所以雖有四萬萬人結合成一個中國,實在是一片散沙。”
-
196
一時半霎
- 成語拼音:
- yī shí bàn shà
- 成語解釋:
- 猶一時半刻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·鄭光祖《倩女離魂》第二折:“我覷這萬水千山,都只在一時半霎。”
-
197
以殺去殺
- 成語拼音:
- yǐ shā qù shā
- 成語解釋:
- 用嚴峻的法律禁止人犯法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商鞅《商君書 畫策》:“以殺去殺,雖殺可也。以刑去刑,雖重刑可也。”
-
198
逾沙軼漠
- 成語拼音:
- yú shā yì mò
- 成語解釋:
- 穿越沙漠。謂經歷險遠的路途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·宋·顏延之《三月三日曲水詩序》:“棧山航海,逾沙軼漠之貢,府無虛月。”
-
199
以殺止殺
- 成語拼音:
- yǐ shā zhǐ shā
- 成語解釋:
- 用嚴峻的法律禁止人犯法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商君書 畫策》:“故以戰去戰,雖戰可也。以殺去殺,雖殺可也。”
-
200
揚砂走石
- 成語拼音:
- yáng shā zǒu shí
- 成語解釋:
- 砂土飛揚,小石翻滾。形容風力迅猛
- 成語出處:
- 《春秋緯》:“風從箕星,揚砂走石。”
* sha成語,sha的成語,帶sha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