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san的成語 (563個)

    161

    沒三沒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éi sān méi s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不三不四,行為不端正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31卷:“還有幾個沒三沒四幫閑的,專一在街上尋些空頭事過日子。”
    162

    埋三怨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án sān yuàn s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事事埋怨
    成語出處:
    周立波《山鄉巨變》下卷:“‘我堂客總是埋三怨四,’謝慶元講到這里,側耳聽聽帳子里已經起的均勻微細的鼾息。”
    163

    目無三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ù wú sān ch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不把法制放在眼里。形容違法亂紀,胡作非為。三尺,指法律。古代把法律寫在三尺長的竹簡上,故稱。古代把法律寫在三尺長的竹簡上,故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王士禎《居易錄續談》:“光天化日之下,豈容奸孽余黨,膽大潑天,目無三尺。”
    164

    鳥驚魚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ǎo jīng yú s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鳥散魚潰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舊唐書·契宓何力傳》:“賊非有城郭,逐水草以為生,若不襲其不虞,便恐鳥驚魚散。”
    165

    拿三搬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á sān bān s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不服從調派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62回:“倘或那件孔雀褂子襟再燒了窟窿,你去了,誰能以補呢?你倒別和我拿三搬四的。”
    166

    拿三撇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á sān piē s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成語出處:
    167

    鳥獸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ǎo shòu s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成群的人象鳥獸逃散一樣紛亂地散去(多形容敵人潰逃)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漢書·李陵傳》:“今無兵復戰,天明坐受縛矣;各鳥獸散,猶有得脫報天子者。”
    168

    鳥散魚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ǎo sàn yú ku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潰:潰散。象鳥驚飛,象魚潰散而逃。形容軍隊因受驚擾而亂紛紛地四下潰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南史 宋武帝紀》:“番禺之功,俘級萬數,左里之捷,鳥散魚潰。”
    169

    破家散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ò jiā sàn y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家庭敗落,喪失全部家產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陸九淵《與蘇宰書》:“一旦失職,凜凜有破家散業,流離死亡之憂也。”
    170

    拼命三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īn mìng sān l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梁山好漢石秀的綽號。比喻打仗勇敢不怕死或干事竭盡全力的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44回:“自小學得些槍棒在身,一生執意,路見不平,但要去相助,人都呼小弟作‘拼命三郎’。”
    171

    魄散魂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ò sàn hún fē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“魂飛魄散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無名氏《百花亭》第三折:“可正是船至江心補漏遲,只著我魄散魂飛。”明·徐霖《繡襦記》第三十出:“聽說罷心悲痛,駭得我魄散魂飛似癡。”
    172

    魄散魂飄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ò sàn hún piā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人臨死時神志昏迷、人事不省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》第七回:“雙手攥定了這根九環錫杖,謹照著他的腰眼骨兒,著實斷送他一下,把個孽畜打得一個星飛繚亂,魄散魂飄。”
    173

    魄散魂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ò sàn hún xiā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“魂飛魄散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張鳴善《普天樂·贈妓》:“口兒甜,龐兒俏……引的人魄散魂消。”
    174

    怕三怕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à sān pà s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這也怕,那也怕。比喻顧慮太多,不能做出決定
    成語出處:
    丁玲《太陽照在桑干河上》:“李昌叫你寫,就是說你行,叫你拿主張。你怕三怕四干什么。”
    175

    偏三向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iān sān xiàng s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偏向、袒護某方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馬烽《呂梁英雄傳》第30回:“這叫什么話?我們偏三向四啦?”
    176

    披頭散發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ī tóu sàn f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披:散開;一頭長發凌亂地披著。形容慌亂、狼狽或懶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22回:“那張三又挑唆閻婆去廳上披頭散發告道:‘宋江實是宋清隱藏在家,不令出官。’”
    177

    蓬頭散發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éng tóu sàn f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頭發披垂,非常散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百川《綠野仙蹤》第60回:“眾役將婆子打的蓬頭散發,和開路鬼一般。”
    178

    魄消魂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ò xiāo hún s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“魂飛魄散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32回:“襲人聽了這話,嚇得魄消魂散,只叫‘神天菩薩,坑死我了!’”
    179

    氣冠三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ì guàn sān j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三軍:軍隊的總稱。指勇敢或勇猛是全軍第一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高彪傳》:“呂尚七十,氣冠三軍,詩人作歌,如鷹如鴠。”
    180

    妻離子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ī lí zǐ s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妻子離異;子女流散。表示一家人被迫離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孟軻《孟子 梁惠王上》:“彼奪其民時,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。父母凍餓,兄弟妻子離散。”
    * san成語,san的成語,帶san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