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san的成語 (563個)

    181

    七年之病,求三年之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ī nián zhī bìng,qiú sān nián zhī 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病久了才去尋找治這種病的干艾葉。比喻凡事要平時準備,事到臨頭再想辦法就來不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孟子·離婁上》:“今之欲王者,猶七年之病,求三年之艾也。”
    182

    求三拜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ú sān bài s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到處求人幫忙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100回:“媽媽和二哥哥也算不得不盡心的了;花了銀錢不算,自己還求三拜四的謀干。”
    183

    牽三扯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ān sān chě s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牽:牽連;扯:拉。牽扯其他的事情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73回:“罷,罷,罷。你不能拿了金鳳來,不必牽三扯四亂嚷。我也不要那鳳了。”
    184

    缺三短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uē sān duǎn s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物品殘缺不全
    成語出處:
    185

    欺三瞞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ī sān mán s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一再欺騙隱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卷七:“一聞之時,心頭火起,大罵尤辰無理,做這等欺三瞞四的媒人,說騙人家女兒。”
    186

    日出三竿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ì chū sān g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太陽升起來離地面已有三根竹竿那樣高。約為午前八、九點鐘。形容天已大亮,時間不早了。也形容人起床太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南齊書 天文志上》:“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,日出高三竿,朱色赤黃,日暈,虹抱珥直背。”
    187

    日高三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ì gāo sān zh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日上三竿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湯顯祖《南柯記·錄攝》:“日高三丈,還不見六房站班,可惡可惡!”
    188

    繞梁三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ào liáng sān r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繞梁:在房梁間繚繞飄蕩。(余音)環繞屋梁旋轉三天。形容美妙動聽的聲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 鄭 列御寇《列子 湯問》:“昔韓娥東之齊,匱糧,過雍門,鬻歌假食,既去而余音繞梁儷,三日不絕,左右以其人弗去。”
    189

    入木三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ù mù sān fē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本指書法筆力蒼勁有力。后比喻見解透徹;議論深刻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張懷瓘《書斷 王羲之》:“王羲之書祝版,工人削之,筆入木三分。”
    190

    如鳥獸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ú niǎo shòu s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像一群飛鳥走獸一樣逃散。形容潰敗逃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 班固《漢書 李陵傳》:“今無兵復戰,天明坐受縛矣!各鳥獸散,猶有得脫歸報天子者。”
    191

    讓三讓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àng sān ràng z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讓再讓三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康有為《大同書》辛部第四章:“且各曹長被舉之人,亦必須讓三讓再以副舉賢若夔龍之美事,及再三為大眾所推乃得受之,以弘讓德而鎮囂爭焉。”
    192

    日上三竿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ì shàng sān g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太陽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樣高。形容太陽升得很高,時間不早了。也形容人起床太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楊億《勸石集賢飲》詩:“日上三竿宿霧披,章臺走馬帽檐欹。”
    193

    人心渙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én xīn huàn s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渙散:散漫,松懈。思想不統一。形容人心不齊。亦作“人心渙漓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畢沅《續資治通鑒·元紀·順帝至正二十四》:“由是法度不行,人心渙散,遂至天下騷動。”
    194

    日已三竿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ì yǐ sān g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“日上三竿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王錂《春蕪記·探遺》:“你看日已三竿,且到佛殿前探望一回何如?”
    195

    讓再讓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àng zài ràng s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幾次三番地推讓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史可法《復多爾袞書》:“群臣勸進,今上悲不自勝,讓再讓三,僅允監國。”
    196

    事不過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bù guò s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同樣的事不宜連作三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二十七回:“常言道:‘事不過三。’我若不去,真是個下流無恥之徒。”
    197

    三杯和萬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ān bēi hé wàn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和:緩和。指飲酒可以解脫愁悶消除煩惱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武漢臣《生金閣》第三折:“可不道‘三杯和萬事,一醉解千愁。’”
    198

    三班六房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ān bān liù f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三班:指皂、壯、快班,均為差役;六房:指吏、戶、禮、兵、刑、工房,均為書辦胥吏。明、清時州縣衙門中吏役的總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回:“想這新年大節,老爺衙門里,三班六房,那一位不送帖子來?”
    199

    三步兩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ān bù liǎng ji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快速行走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周立波《民兵》:“她靸著鞋子,三步兩腳趕到側鋪的跟前。”
    200

    三百六十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ān bǎi liù shí h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舊時對各行各業的通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無名氏《白兔記 投軍》:“左右的,與我扯起招軍旗,叫街坊上民庶,三百六十行做買賣的,愿投軍者,旗下報名。”
    * san成語,san的成語,帶san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