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n的成語 (563個)
-
501
一年被蛇咬,三年怕草索
- 成語拼音:
- yī nián bèi shé yǎo,sān nián pà cǎo suǒ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遭過一次挫折以后就變得膽小怕事。同“一年被蛇咬,十年怕井繩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一:“文若虛道:‘一年被蛇咬,三年怕草索。說到貨物,我就沒膽氣了。只是守了這些銀錢回去罷。’”
-
502
一年被蛇咬,三年怕草繩
- 成語拼音:
- yī nián bèi shé yǎo,sān nián pà jǐng shéng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過苦頭,以后一碰到類似的事情就害怕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一卷:“一年被蛇咬,三年怕草索,說到貨物,我就沒有膽氣了。”
-
503
一盤散沙
- 成語拼音:
- yī pán sǎn shā
- 成語解釋:
- 一盤黏合不到一起的沙子。比喻力量分散;沒有組織起來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梁啟超《十種德性相反相成論》:“然終不免一盤散沙之誚者,則以無合群之德故也。”
-
504
一片散沙
- 成語拼音:
- yī piàn sàn shā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一盤散沙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孫中山《民族主義》第一講:“但是中國的人,只有家族和宗族的團體,沒有民族的精神,所以雖有四萬萬人結合成一個中國,實在是一片散沙。”
-
505
一日不見,如隔三秋
- 成語拼音:
- yī rì bù jiàn,rú gé sān qiū
- 成語解釋:
- 一天不見,就好象過了三年。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 王風 采葛》:“彼采蕭兮,一日不見,如三秋兮。”
-
506
一日三復
- 成語拼音:
- yī rì sān fù
- 成語解釋:
- 謂在一天之內多次反復玩味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梁書·何遜傳》:“沈約亦愛其文,嘗謂遜曰:‘吾每讀卿詩,一日三復,猶不能已。’”
-
507
一日三覆
- 成語拼音:
- yī rì sān fù
- 成語解釋:
- 同“一日三復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孔子家語·弟子行》:“獨居思仁,公言仁義。其于詩也,則一日三覆,白圭之玷,是宮絳之行也。”按,《論語·先進》:“南容三復白圭,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。”《家語》本此。
-
508
一日三秋
- 成語拼音:
- yī rì sān qiū
- 成語解釋:
- 一天不見面;就像過了三年。比喻分別時間雖短;卻覺得很長。形容思念殷切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 梁 何遜《為衡山侯與婦書》:“路邇人遐,音塵寂絕,一日三秋,不足為喻。”
-
509
一日三歲
- 成語拼音:
- yī rì sān suì
- 成語解釋:
- 《詩·王風·采葛》:“彼采艾兮,一日不見,如三歲兮。”后以“一日三歲”形容對人思念殷切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·王風·采葛》:“彼采艾兮,一日不見,如三歲兮。”
-
510
一日三省
- 成語拼音:
- yī rì sān xǐng
- 成語解釋:
- 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孔子《論語 學而》:“曾子曰:'吾日三省吾身。'”
-
511
一日三月
- 成語拼音:
- yī rì sān yuè
- 成語解釋:
- 《詩·王風·采葛》:“彼采葛兮,一日不見,如三月兮。”后以“一日三月”形容對人思念殷切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·王風·采葛》:“彼采葛兮,一日不見,如三月兮。”
-
512
葉散冰離
- 成語拼音:
- yè sǎn bīng lí
- 成語解釋:
- 離:離散。樹葉飄散,冰雪消融。比喻原先聚于一處的人或物分散消失
- 成語出處:
- 《宋書·劉穆之王弘傳論》:“而祖宗之遺典,群公之舊章,莫不葉散冰離,掃地盡矣。”
-
513
雨散風流
- 成語拼音:
- yǔ sàn fēng liú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離散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方文《送錢而介歸攜李》詩:“余年二十游嘉禾,禾中好友良獨多……可憐一別十三載,雨散風流竟安在。”
-
514
云散風流
- 成語拼音:
- yún sàn fēng liú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事物四散消失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龔萼《答姜云標》:“乃云散風流,各為饑寒所迫,斂眉就食,俯首覓衣。”
-
515
云散高唐
- 成語拼音:
- yún sàn gāo táng
- 成語解釋:
- 高唐:戰國時楚國一臺觀,名高唐館,在云夢澤中。比喻夫婦恩情斷絕,歡樂成空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五回:“終久是云散高唐,水涸湘江。這是塵寰中消長數應當,何必枉悲傷?”
-
516
疑三惑四
- 成語拼音:
- yí sān huò sì
- 成語解釋:
- 懷疑這個懷疑那個。指人多疑
- 成語出處:
-
517
仰手接飛猱,俯身散馬蹄
- 成語拼音:
- yǎng shǒu jiē fēi náo,fǔ shēn sǎn mǎ tí
- 成語解釋:
- 接:迎面射;猱:猿類;馬蹄:一種箭靶的名稱。揚起手射中飛猿,俯下身射破箭靶。形容技藝高超
- 成語出處:
- 三國·魏·曹植《白馬篇》:“仰手接飛猱,俯身散馬蹄。狡捷過猿猴,勇剽若豹螭。”
-
518
一時三刻
- 成語拼音:
- yī shí sān kè
- 成語解釋:
- 同“一時半刻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李漁《凰求鳳·夥媒》:“機緣湊,把愁腸暫丟,便難成,也一時三刻展眉頭。”
-
519
一歲三遷
- 成語拼音:
- yī suì sān qiān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官職升得極快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南史 到儰傳》:“懷其舊德,至是一歲三遷。”
-
520
余聲三日
- 成語拼音:
- yú shēng sān rì
- 成語解釋:
- 語出《列子·湯問》:“(韓娥)鬻歌假食,既去,而余音繞梁欐,三日不絕。”后因以“余聲三日”形容樂聲余韻無窮,不絕于耳。
- 成語出處:
- 語出《列子·湯問》:“(韓娥)鬻歌假食,既去,而余音繞梁欐,三日不絕。”
* san成語,san的成語,帶san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