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n的成語 (563個)
-
421
三折之肱
- 成語拼音:
- sān zhé zhī gōng
- 成語解釋:
- 肱:胳膊。幾次斷臂,就能懂得醫治斷臂的方法。后比喻對某事閱歷多,富有經驗,自能造詣精深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69回:“今聞老爺大展三折之肱,治我一國之主,若主上病愈,老爺江山有分,我輩皆臣子也,禮當拜請。”
-
422
退避三舍
- 成語拼音:
- tuì bì sān shè
- 成語解釋:
- 后退九十里。比喻為避免沖突;向對方作出回避或讓步。舍:古時行軍;一舍為三十里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若以君之靈,得反晉國,晉楚治兵,遇于中原,其辟君三舍。”
-
423
蹄間三尋
- 成語拼音:
- tí jìàn sān xún
- 成語解釋:
- 指馬奔走時,前后蹄間一躍而過三尋。形容馬奔跑得快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戰國策 韓策一》:“秦馬之良,戎兵之眾,探前趹后,蹄間三尋者,不可稱數也。”
-
424
天女散花
- 成語拼音:
- tiān nǚ sàn huā
- 成語解釋:
- 《維摩詰經·觀眾生品》中記載;以天女散花度菩薩和弟子的道行。后比喻大雪紛飛或拋灑東西的景象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維摩經 觀眾生品》:“時維摩詰室有一天女,見諸大人聞所說說法,便現其身,即以天華散諸菩薩、大弟子上,華至諸菩薩即皆墮落,至大弟子便著不墮。一切弟子神力去華,不能令去。”
-
425
湯去三面
- 成語拼音:
- tāng qù sān miàn
- 成語解釋:
- 《史記·殷本紀》:“湯出,見野張網四面,祝曰:‘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網。’湯曰:‘嘻,盡之矣!’乃去其三面,祝曰:‘欲左,左。欲右,右。不用命,乃入吾網。’諸侯聞之,曰:‘湯德至矣,及禽獸。’”后因以“湯去三面”泛言普施仁德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史記·殷本紀》:“湯出,見野張網四面,祝曰:‘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網。’湯曰:‘嘻,盡之矣!’乃去其三面,祝曰:‘欲左,左。欲右,右。不用命,乃入吾網。’諸侯聞之,曰:‘湯德至矣,及禽獸。’”
-
426
推三挨四
- 成語拼音:
- tuī sān āi sì
- 成語解釋:
- 推:推諉。形容一再推諉拖延
- 成語出處:
- 茅盾《第一階段的故事》:“幾次叫你做個手腳,你總是推三挨四,還打官話。”
-
427
挑三撥四
- 成語拼音:
- tiāo sān bō sì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挑三豁四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周立波《山鄉巨變》下卷:“這家伙在挑三撥四,我去闖破她不呢?”
-
428
推三宕四
- 成語拼音:
- tuī sān dàng sì
- 成語解釋:
- 推:推諉;宕:拖延。形容一再推諉拖延
- 成語出處:
- 曾樸《孽海花》第五回:“原來倉樵欠了米店兩個月的米賬,沒錢還他,那店伙天天來討,總是推三宕四,那討賬人發了急,所以就吵了起來。”
-
429
挑三豁四
- 成語拼音:
- tiāo sān huō sì
- 成語解釋:
- 謂挑撥是非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緣傳》第57回:“我們這個攪家不良,挑三豁四,丈二長的舌頭,誰家著的他罷?”
-
430
挑三揀四
- 成語拼音:
- tiāo sān jiǎn sì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過分地挑剔。也指對工作或事物再三挑選。
- 成語出處:
- 徐特立《讓革命的紅旗世代相傳》:“他們一旦了解了過去的痛苦,就會懂得今天我們對工作挑三揀四是多么不對!”
-
431
挑三檢四
- 成語拼音:
- tiāo sān jiǎn sì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挑三揀四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金近《穿花裙的狼》:“你這孩子,沒有你弟弟乖,挑三檢四的。”
-
432
推三拉四
- 成語拼音:
- tuī sān lā sì
- 成語解釋:
- 推:推諉。找各種借口推托、阻撓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62回:“好生給姨太太捶腿。要茶要水,別推三拉四的。”
-
433
推三推四
- 成語拼音:
- tuī sān tuī sì
- 成語解釋:
- 同“推三阻四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馬烽《呂梁英雄傳》第27回:“你這家伙膽小怕死,還推三推四咧!你不敢去,我一個人也敢去!”
-
434
挑三窩四
- 成語拼音:
- tiǎo sān wō sì
- 成語解釋:
- 搬弄是非,挑拔離間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65回:“那平姑娘又是個正經人,從不會挑三窩四的。”
-
435
調三窩四
- 成語拼音:
- tiáo sān wō sì
- 成語解釋:
- 搬弄是非,挑拔離間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71回:“少不得意,不是背地里嚼舌根,就是調三窩四的。”
-
436
挑三嫌四
- 成語拼音:
- tiāo sān xián sì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挑三揀四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袁靜《新兒女英雄傳》第五回:“我為你黑間白日的操心,好容易找下這么個媳婦,你還挑三嫌四的。”
-
437
推三阻四
- 成語拼音:
- tuī sān zǔ sì
- 成語解釋:
- 找各種借口推托、阻撓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無名氏《鴛鴦被》第一折:“非是我推三、推三阻四;這事情應難、應難造次。”
-
438
退徙三舍
- 成語拼音:
- tuì xǐ sān shě
- 成語解釋:
- 舍:古時行軍,一舍為三十里。比喻退讓和回避,避免沖突
- 成語出處:
- 漢·王充《論衡·變虛篇》:“夫三惡言不能使熒惑守心,三善言安能使熒惑退徙三舍?”
-
439
天下無不散筵席
- 成語拼音:
- tiān xià wú bù sàn yán xí
- 成語解釋:
- 天下沒有不解散的聚會。指團聚是相對的,終究要分離的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35卷:“天下無有不散筵席,就合上一千年,少不得有個分開日子。”
-
440
投閑置散
- 成語拼音:
- tóu xián zhì sàn
- 成語解釋:
- 投、置:安放;閑、散:沒有事干。指安排在不重要的職位或沒有安排工作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韓愈《進學解》:“動而得謗,名亦隨之。投閑置散,乃分之宜。”
* san成語,san的成語,帶san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