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n的成語 (563個)
-
401
三浴三熏
- 成語拼音:
- sān yù sān xūn
- 成語解釋:
- 浴:沐浴。再三薰香、沐浴。表示以禮待人,對人尊重。也表示鄭重其事
- 成語出處:
- 唐·韓愈《答呂瞖山人書》:“方將坐足下,三浴而三熏之,聽仆之所為,少安無躁。”
-
402
散言碎語
- 成語拼音:
- sàn yán suì yǔ
- 成語解釋:
- 猶言閑言碎語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80回:“今被他一篇散言碎語帶去,卻又不是勞而無功?”
-
403
三言五語
- 成語拼音:
- sān yán wǔ yǔ
- 成語解釋:
- 三兩句話。形容言語十分簡短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37回:“那知一想,才覺長篇累牘,不合體裁,三言五語,包括不住,一時竟大為起難來。”
-
404
盛筵易散
- 成語拼音:
- shèng yán yì sàn
- 成語解釋:
- 盛:盛大;筵:酒席。再盛大的酒席容易散席。比喻良辰美事不會永久存在,總要消失
- 成語出處:
- 清·王嗣槐《滿庭芳》詞:“少年歡樂事,鸞笙鳳管,曲罷宵分。怪盛筵易散,青鬢難存。”
-
405
三災八難
- 成語拼音:
- sān zāi bā nàn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小孩生來多病。也形容經常遭遇不幸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61回:“況且自己又三災八難的,好容易懷了一個哥兒,到了六七個月還掉了。”
-
406
三占從二
- 成語拼音:
- sān zhān cóng èr
- 成語解釋:
- 三個人一同算卦,聽從其中兩個人的意見。比喻聽從多數人的意見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尚書 洪范》:“三人占,從二人之言。”
-
407
三足鼎立
- 成語拼音:
- sān zú dǐng lì
- 成語解釋:
- 鼎:古代烹煮的炊器;圓形;三足;兩耳。像三條腿的鼎那樣立著。比喻三方分立的局面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竇融傳》:“欲三分鼎,連衡合從,也宜以時定。”
-
408
三折股為良醫
- 成語拼音:
- sān zhé gǔ wéi liáng yī
- 成語解釋:
- 股:大腿。幾次折斷大腿,就能懂得醫治斷臂的方法。后比喻對某事閱歷多,富有經驗,自能造詣精深
- 成語出處:
- 唐·歐陽詹《送洪孺卿赴舉序》:“三折股為良醫。予五升詞揚,四遭渏摭,是以竊知乎之則。”
-
409
三折肱為良醫
- 成語拼音:
- sān zhé gōng wéi liáng yī
- 成語解釋:
- 幾次斷臂,就能懂得醫治斷臂的方法。后比喻對某事閱歷多,富有經驗,自能造詣精深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定公十三年》:“三折肱知為良醫。”
-
410
三貞九烈
- 成語拼音:
- sān zhēn jiǔ liè
- 成語解釋:
- 貞:貞操;烈:節烈。封建社會用來贊譽婦女的貞烈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·無名氏《合同文字》第三折:“他元來是九烈三貞賢達婦,兀的個老人家尚然道出嫁從夫。”
-
411
三災六難
- 成語拼音:
- sān zāi liù nán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三災八難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馬烽《呂梁英雄傳》第24回:“誰家也有三災六難哩!互相幫助嘛!”
-
412
三征七辟
- 成語拼音:
- sān zhēng qī bì
- 成語解釋:
- 三、七:泛指多次;征、辟:征召,薦舉。指朝廷多次征名為官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·王褒傳》:“于是隱居教授,三征七辟,皆不就。”
-
413
三折其肱
- 成語拼音:
- sān zhé qí gōng
- 成語解釋:
- 肱:手臂。幾次斷臂,就能懂得醫治斷臂的方法。后比喻對某事閱歷多,自能造詣精深
- 成語出處:
- 春秋·魯·左丘明《左傳·定公十三年》:“三折肱知為良醫。”
-
414
三只手
- 成語拼音:
- sān zhī shǒu
- 成語解釋:
- 扒手,小偷
- 成語出處:
- 路遙《平凡的世界》第四卷第38章:“廟會期間上布施的人不斷頭,得有個人來監視‘三只手’。”
-
415
三戰三北
- 成語拼音:
- sān zhān sān běi
- 成語解釋:
- 北:敗逃。打三仗,敗三次。形容屢戰屢敗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國語·吳語》:“吳師大北。越之左軍右軍,乃遂涉而從之,又大敗天沒。又郊敗之。三戰三北,乃至于吳。”
-
416
散陣投巢
- 成語拼音:
- sàn zhèn tóu cháo
- 成語解釋:
- 謂群鳥分散,各投窠巢。
- 成語出處:
- 聞一多《紅燭·李白之死》:“醉客散了,如同散陣投巢的烏鴉。”
-
417
三智五猜
- 成語拼音:
- sān zhì wǔ cāi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用盡心思,多方猜測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24回:“老娘也不消得三智五猜,只一智便猜個十分。”
-
418
三紙無驢
- 成語拼音:
- sān zhǐ wú lǘ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寫文章廢話連篇,不得要領。
- 成語出處:
- 北齊 顏之推《顏氏家訓 勉學》:“鄴下諺曰:‘博士買驢,書券三紙,未有驢字。’”
-
419
三貞五烈
- 成語拼音:
- sān zhēn wǔ liè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三貞九烈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夏衍《上海屋檐下》第一幕:“你要他三貞五烈,這不是太……”
-
420
三旨相公
- 成語拼音:
- sān zhǐ xiàng gōng
- 成語解釋:
- 用來諷刺庸祿低能的大官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宋史·王圭傳》:“以其上殿進呈,曰取圣旨;上可否訖,云領圣旨;退諭稟事者,曰已得圣旨也。”
* san成語,san的成語,帶san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