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rou的成語 (219個)

    141

    觴酒豆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āng jiǔ dòu r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觴,古代盛酒器;豆,古代盛食器。因以“觴酒豆肉”泛指飲食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戴圣《禮記·坊記》:“觴酒豆肉,讓而受惡,民猶犯次。”
    142

    生肉枯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ēng ròu kū g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枯骨:白骨。使死者再生,枯骨長肉。形容施惠很深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·刑法志》:“至義暢于三代之際,遺風播于百世之后,生肉枯骨,惠侔造化。”
    143

    食肉寢皮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í ròu qǐn p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吃他們的肉;剝下他們的皮當褥子墊。形容對敵的深仇大恨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襄公二十一年》:“然二子者,譬于禽獸,臣食其肉而寢處其皮矣。”
    144

    生死骨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ēng sǐ gǔ r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使死人復生,白骨長肉。形容恩惠極深厚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顏真卿《謝戶部侍郎表》:“生死骨肉,受賜已深。”
    145

    生死肉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ēng sǐ ròu g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生、肉:用作動詞。使死人復生,白骨長肉。形容恩惠極大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茍使意如得改事君,所謂生死而肉骨也。”
    146

    三月不知肉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ān yuè bù zhī ròu w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三個月之內吃肉不覺得有味道。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記了其它事情。也借用來形容幾個月不吃肉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論語·述而》:“子在齊聞《韶》,三月不知肉味。”
    147

    吐剛茹柔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ǔ gāng rú r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柔:軟;剛:硬。吐出硬的,吃下軟的。比喻怕強欺軟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詩經 大雅 烝民》:“人亦有言,柔則茹之,剛則吐之。”
    148

    脫皮掉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uō pí diào r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賣命
    成語出處:
    崔巍《愛與恨》:“老頭子一輩為小梁莊群眾起早搭黑,脫皮掉肉奔波,哪天黑來不熬到雞兒叫。”
    149

    銅盤重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óng pán zhòng r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貴重的食器,豐盛的飯菜。引申指特殊恩寵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北齊書·楊愔傳》:“汝輩但如遵彥謹慎,自得竹林別室,銅盤重肉之食。”
    150

    恬言柔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án yán róu sh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言甜言蜜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杜牧《上池州李使君書》:“故有知之者,有怒之者,怒不附己者,怒不恬言柔舌道其盛美者,怒守直道而違己者。”
    151

    外剛內柔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ài gāng nèi r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外表剛強而內在柔弱。同“內柔外剛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吳曾《能改齋漫錄 議論》:“兵戈既起,將帥擅權,武吏功臣,過求姑息。邊蕃遠郡,得以驕矜,外剛內柔,上陵下替,此為屈辱又非多乎?”
    152

    頑皮賴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án pí lài r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頑皮賴骨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第五卷:“棚、扒、吊、拷,備受苦楚。這些頑皮賴肉只不肯招。”
    153

    挖肉補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ā ròu bǔ chu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只顧眼前,用有害的方法來救急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梁啟超《外債平議》:“就財政上以論,外債之宜借者,不過為茍安目前、挖肉補瘡之計。”
    154

    剜肉補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ān ròu bǔ chu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為生活所迫;賣掉還沒有收獲的新絲新谷;雖然度過眼前的困難;卻丟掉了以后的收入。比喻只顧眼前;用有害的方法來救急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聶夷中《傷田家》詩:“二月賣新絲,五月糶新谷。醫得眼前瘡,剜卻心頭肉。”
    155

    剜肉成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ān ròu chéng chu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本想割肉醫瘡,但被割之處反成新瘡。比喻行事只顧一面,結果與預想適得其反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崔與之《辭免除四川制置使札子》:“剜肉成瘡,有根本先撥之慮;張頤待哺,有樵蘇后爨之憂。”
    156

    溫柔敦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ēn róu dūn h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指態度溫和;樸實厚道。后也泛指待人溫和寬厚。溫柔:溫和柔順;敦:誠懇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戴圣《禮記 經解》:“入其國,其教不可知也,其為人也,溫柔敦厚,《詩》教也。”
    157

    委肉虎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ěi ròu hǔ x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委:拋棄;蹊:小路。把肉丟在餓虎經過的路上。比喻處境危險,災禍即將到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戰國策·燕策三》:“是以委肉當餓虎之蹊,禍必不振矣。”
    158

    外柔內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ài róu nèi g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柔:柔順。剛:剛強。外表柔順,內心卻很剛強。亦作“外柔中剛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·甘卓傳》:“卓外柔內剛,為政簡惠。”
    159

    剜肉生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ān ròu shēng chu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剜肉成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袁枚《隨園詩話》第一卷:“大抵宋人好矜博雅,又好穿鑿;故此種剜肉生瘡之說,不一而足。”
    160

    溫柔體貼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ēn róu tǐ tiē
    成語解釋:
    溫順關懷體貼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120回:“襲人才將心事說出,蔣玉菡也深為嘆息敬服,不敢勉強,并越發溫柔體貼,弄得個襲人真無死所了。”
    * rou成語,rou的成語,帶rou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