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rou的成語 (219個)

    61

   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ài há mɑ xiǎng chī tiān é r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地面上爬著的癩蛤蟆想吃在天上飛翔的天鵝。比喻癡心妄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101回:“我直恁這般呆!癩蛤蟆怎想吃天鵝肉!”
    62

    癩蝦蟆想吃天鵝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ài xiā má xiǎng chī tiān é r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人沒有自知之明,一心想得到不能到手的東西。癡心妄想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11回:“平兒說道:‘癩蝦蟆想吃天鵝肉,沒人倫的混帳東西,起這樣念頭,叫他不得好死。’”
    63

    掠脂斡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üè zhī wò r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掠:掠奪,奪取;斡:旋轉。比喻極其殘酷地盤剝、搜刮
    成語出處:
    五代·貫休《酷吏詞》:“有叟有叟,暮投我宿,吁嘆自語,云太苛酷,如何如何,掠脂斡肉。”
    64

    磨揉遷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ó róu qiān g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遷革:變化。通過磨練引導使人的思想發生變化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歐陽修《吉州學記》:“予聞教學之法本于人性,磨揉遷革使趨于善。”
    65

    能剛能柔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éng gāng néng r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剛:剛強;柔:溫和。指可以溫和也可以強硬
    成語出處:
    老舍《駱駝祥子》:“能剛能柔才是本,她得瀎他一把兒。”
    66

    能柔能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éng róu néng g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柔:溫和;剛:剛強。指可以溫和也可以強硬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100回:“竊謂夫為將者,能去能就,能柔能剛;能進能退,能弱能強。”
    67

    內柔外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èi róu wai g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內心柔弱,外表剛強。亦作“外剛內柔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易經·否卦》:“內陰而外陽,內柔而外剛。”
    68

    皮開肉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í kāi ròu p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皮肉都裂開了。形容被打傷勢嚴重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51回:“四個嘍啰聽了,那敢怠慢,登時上來兩個,把大盜緊緊按住;那兩個舉起大板,打的皮開肉破,喊叫連聲。”
    69

    皮開肉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í kāi ròu zh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綻:裂開。皮肉都裂開。形容被毆打得傷勢極重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鄭廷玉《楚昭王疏者下船》:“打得皮開肉綻碎了骨頭。”
    70

    皮里抽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í lǐ chōu r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身體變瘦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關漢卿《謝天香》第四折:“你覷我皮里抽肉,你休問我可怎生骨巖巖臉兒黃瘦。”
    71

    皮破肉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í pò ròu l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傷勢很重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李季《王貴與李香香》第二部:“滿臉渾身血道道,皮破肉爛不忍瞧。”
    72

    皮肉之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í ròu zhī k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泛指身體所遭受的痛苦
    成語出處:
    路遙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五卷第20章:“河南人除過受了點皮肉之苦,屁也沒損失——他帶著預支的一個月高薪落荒而逃了。”
    73

    脾肉之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í ròu zhī t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脾:通“髀”,大腿。指痛惜光陰虛度,思欲有所作為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司馬彪《九州春秋》:“備住荊州數年,嘗于表坐起至廁,見髀里肉生,慨然流涕。”
    74

    皮松肉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í sōng ròu jǐ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漫不經心,寬泛而無關緊要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25回:“怎的又合他皮松肉緊的談了會子道學,又指東說西的打了會子悶葫蘆呢?”
    75

    皮傷肉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í shāng ròu zh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綻:裂開。皮肉都裂開了。形容被打傷勢嚴重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107回:“只一石子飛來,正中面門,皮傷肉綻,鮮血迸流,翻身落馬。”
    76

    皮笑肉不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í xiào ròu bù xi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極其不自然地裝出一副笑臉。形容虛偽或心懷惡意的樣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巴金《秋》十九:“王氏看見陳姨太的粉臉上皮笑肉不笑的神情,知道陳姨太在挖苦她。”
    77

    寢皮食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ǐn pí shí r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①《左傳·襄公二十一年》:“然二子者譬于禽獸,臣食其肉而寢處其皮矣。”后以“寢皮食肉”形容仇恨之深。②借指勇武的行為或精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左傳·襄公二十一年》:“然二子者譬于禽獸,臣食其肉而寢處其皮矣。”
    78

    親如骨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īn rú gǔ r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關系密切如一家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江耀輝《紅軍鞋》:“我們每個人的心里都十分難過,舍不得離開那里的親如骨肉的人民群眾。”
    79

    情深骨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íng shēn gǔ r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骨肉:比喻至親。形容朋友之間的情誼比親人還要深厚。亦作“情逾骨肉”、“情愈骨肉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周書·于謹傳》:“夙蒙丞相殊眷,情深骨肉。今日之事,必以死爭之。”
    80

    起死人而肉白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ǐ sǐ rén ér ròu bái g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把死人救活,使白骨再長出肉來。比喻給人以再造之恩。也比喻言詞委婉動聽,將死的也說活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國語 吳語》:“君王之于越也,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。”
    * rou成語,rou的成語,帶rou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